第一百六十五章 新装备与打下来了(第3/4页)
冯石听了李锐的话后点点头:“说的有道理。军事和经济都要发展,不能只顾着军事而丢了民生。也不能只顾着民生而丢了军事,两者相辅相成。那小李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李锐看着挂满白雪的松树,他说道:“有,但是需要向中央打报告。”
“嗯?什么想法?”
“以技术换装备。陆光达已经带人在整理了。我们整理一批未来五到十年内就会出现或者是会被替换。
但是对现如今来说却属于先进生产力的技术提供给苏联。希望能从苏联换一批装备。”李锐不是很有把握。
因为苏联人对技术你说不重视吧,他也重视。每个科研机构都有指标。
你说他重视吧,他有不重视。
很多科研机构只是单纯的完成科研指标,根本没有把技术投入生产。造成了技术和生产的脱节。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苏联六十年代末之后开始到八十年代,苏联总是引进所谓的欧美先进生产力。
然后他们查一查才发现,这些技术早就是苏联生产出来的。
然后被欧美以极低的价格买走了相关技术。
然后在产业化后反而以更高的价格卖给苏联。
这样的事情苏联已经干过很多次了。
所以李锐是真的害怕苏联人不把自己这边整理出来的技术不当回事啊。
想想也是憋屈,自己这边提供先进技术给苏联,还怕他们不要。
不过现在的苏联不管怎么说也是世界二极之一,有自己的骄傲。要是不要自己这边提供的技术,那也属于正常。
毕竟谁还没有点小骄傲呢。
现如今人民军与寒冷的天气在朝鲜半岛严重的拖延了美军的进度。
他们圣诞节也没能拿下水原,更不用说推到汉城一线。作战目标明显失败了,但是美军上下却不觉得这有什么。
不过是个朝鲜罢了,也就是早几天收拾和晚几天收拾的事情。
现在打不下去主要还是天气太冷。所有人都认为,拖延住他们进攻步伐的是寒冷的天气,而不是其他的东西。
结果美军在水原外过了他们的圣诞节。
据说美国弄来了很多火鸡,即便没有火鸡也要弄个活鸡杀来替代一下。
这一下整个韩国鸡飞狗跳。别看入朝联军就几十万人,但是他们这一个来月却已经差不多要吃光韩国的所有活着的猪牛鸡了。
韩国百姓的生活已经不能以困苦来形容了。
为了让前线的美军大爷们吃饱吃好,李承晚对治下的百姓展开了竭泽而渔式的征粮。
同一时间的日本也没有好多少。
因为韩国的粮食不足以支撑联军的消耗,日本必须要为联军提供后勤补给。
以吴医生所在潜伏的七豆渔村为例,村子里捕的鱼越来越多,但是能吃到的鱼却越来越少。
因为那些鱼都被作为税收给征走了。特别是在前几天,村子里的渔船出海捕到了几百条冬狮鱼(又名油甘鱼)这是一种高档鱼,尤其是冬季的时候吃特别肥美。
而且快到过年了,这种鱼的价格又会涨一波。本来村子想靠着把这波鱼都卖了,然后大家伙儿过一个肥年。
但是这鱼还没来得及卖呢,闻见腥味的地方官就来了。他们以支援美军前线作战为借口,以市场价二分之一的价格强行收购这波冬狮鱼。
渔民们自然不愿意,然后就爆发了强烈的冲突。最后警察都赶来弹压了。
结局就是渔村这里三十多人受伤,冬狮鱼还是被以二分之一市场价的价格地价强行收购。
所有人心里都憋着一口闷气,在快要过年的时候遇见这种事,大家心里都不爽。
还要吴医生一边给他们治疗伤势,一边安慰他们。
不过地方官的作恶却反而给吴医生等混入日本的同志以机会,吴医生能更好的传播红色思想了。
美军在前线大吃大喝,代价是韩国和日本百姓要遭殃。不过日韩早已习惯压迫百姓了,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大家的情绪都在积累。与此同时,美军终于在十二月二十九日拿下了水原到襄阳一带的战线。
比原定计划足足晚了五天。因为他们要过圣诞节。下面的士兵打完以后又不动了。
只想等着开春再说。也因为美军没有玩命追击的想法,这也让不少从水原撤退下来的人民军退回了汉城。
而入朝卫生兵和人民军组成的游击队也在后方给美军造成了不小的骚扰。
后方游击队的准则就是不求杀伤多少敌人,只求恶心他们,疲惫他们。
在这种作战意图下,美军只觉得非常恶心。
他们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在后方进行扫荡。
时间一直到十二月二十九日。
距离敲响1951年的钟声依旧不远了。
在莫斯科,一场关于使用技术换装备的谈判正在进行。
破晓基地从各种技术中遴选出了二十多种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就会被苏联,或者是美国发明的新技术。
以及未来十年内将会被替换,但是在这十年内还极右价值的技术。
其中包括近炸引信的全套技术以及电子管小型化的思路等等。
这些东西藏着捂着也就是这三五年,一部分技术三五年内中国都未必有能力开发。
还不如直接拿出来换钱换装备。而那些十年后将会出现替换的,如电子管的一些相关技术和思路等等,你留着也没有太大用。
因为在电路上的发展有李锐开了先知挂,大家都知道以后肯定是要走集成电路的方向。
也不存在有关于电子管还是集成电路之争。
所以很多电子管的技术是可以拿出来给苏联的。
其实这一个技术包里有很多技术对现在的苏联来说也算是一记肾上腺素。
提供的技术与中国未来要发展的技术并不重叠,比如说苏联很想要的制糖技术和维生素技术之类的中国就不会给。
主要提供的都是一些重工尤其是军工的一些技术,这些可以提升一部分苏联的实力。
尤其是让苏联对欧洲形成更强的压迫力。
同时也是现在斯大林同志最看重的东西。
斯大林不止一次的和米高扬说过,如果中国可以为苏联提供稳定的轻工业和农业加工品的话。
那么苏联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手去发展重工业,对美国及其盟友发动致命打击。
在斯大林的规划中,中国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最好定位就是轻工业和农产品提供国。
甚至在中国向苏联提供糖浆后,苏联方面让赫鲁晓夫亲自询问中国的相关负责人。
“你们能不能为我们提供足够多的水果罐头?我们苏联冬天太长了,如果有水果罐头就好了。最好是热带水果罐头,比如说菠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