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真的喝不过
中国和苏联的代表团在北平饭店展开了会谈。
这里是北平最高级的饭店,也是具有相当的历史地位。
中国许多的重要外事接待都在这进行。
中国代表团这里,由外事、商贸等部门组织。
不过主要成员却是由陆光达带领的科学家们搞起来的。
因为“防1型”火控系统已经在李锐的指导思想下被夏培肃和华罗庚拆的七零八落了。
在高中低配和适应各种不同作战环境的思想指导下,夏培肃和华罗庚搞出了七八个不同的变种。
因为是准备卖给苏联人的东西,所有在成本上的控制就完全不像供应给中国军队那样。
要严密计算成本和产出的性价比。中国军队最好是一个装备包打全场,而给苏联嘛那就可以仔细分类了。
按照李锐的说法,就叫做:深入细分市场,抓住客户痛点。落实客户需求,对需求点进行精准打击。
反正他说话是一套一套的,而且销售话术听起来特别有道理。反正一众科学家是被他给说服了。
不过被拆开成不同型号的,普通的商务部人员是不可能搞得清楚这么复杂的东西的,所以破晓基地必须派人亲自来谈。
而且有鉴于现如今中国的外事部门和商务部门在商业谈判上都过于谨慎和小心,很容易把人参卖出萝卜价。
所以这套系统的背后定价权还是由李锐来操刀的。
因为李锐这人定价确实是够狠的。就像是之前二十个技术做的技术包,苏联人很心动。
但是五亿卢布刚好卡在苏联人的痒处,他们踮踮脚就可以够到的地方。
不过苏联人想还价,李锐想着把火控和技术包一起打包卖了,一口价就不还价了。
这事李锐让陆光达去帮着盯着。因为更李锐在一起的时间长了,陆光达也学了些李锐身上的东西。
所谓近朱者赤嘛。同时陆光达还要为苏联人详细分析和推销每一种型号的火控系统。
在友好而亲切的气氛中,中苏谈判开始了。
首先是陆光达为苏联方面详细介绍了不同种类的火控系统。
这种外销型火控,被李锐命名为“钢铁苍穹系列”。
国内叫“防空1型”这是为了简单易懂,外销版本叫“钢铁苍穹”是为了高大上好卖。
果不其然,在陆光达开始介绍的时候,那边苏联代表团就叫停了他。
巴基斯基忍不住问道:“等会陆博士,你刚刚介绍这套系统叫什么?”
“钢铁苍穹。”陆光达是个精通五国语言的大才,他以俄语介绍到:“顾名思义,有了它,我们的天空将有如拥有了一个钢铁壁垒。”
这话说得,反正做生意嘛,怎么高大上怎么来呗。
中国人在外贸领域的落后可不是几年,而是好几十年!
一直到2010年还有很多企业都没玩明白外贸怎么玩。
而在这个时代,许多中国人更是有一种自卑心理。尤其是有一些留苏派,总觉得中国不如苏联。
我们的东西好像苏联都有,我们卖这么贵他们会不会不要啊?比如说中国这边代表团的团长,某位姓刘的同志就有这样的顾虑。
他就觉得中国的东西卖的太贵了,苏联人怎么会要呢。人家苏联什么没有啊,我们还是见好就收吧。
当然,他心理的想法自然是不会再嘴上表达出来。
他总是一脸正气的表示一定完成中央的任务。
但是在实际谈判中有他这样的心态,难免就会矮人一截。
而到后世如他一样的人也是海了去了。
不过现在还没到刘团长发挥的时候,陆光达正在详细的为苏联方面的代表团介绍着“钢铁苍穹”防空火控系列。
为了方便他的演示,还搞来了幻灯机。基地那边还把PPT做成了幻灯片。
伴随着陆光达的讲解,幻灯片也在不断变幻。
““钢铁苍穹”系列是我们致力打造的一款大国防空系列……”
“从高到低不同搭配,最低配甚至可以与防空连进行火力联动。与最基础的雷达车一起使用……”
“构筑野战机场,为野战机场提供快速而可靠的防空体系……”
“在薄弱但是重要的位置,如桥梁、水坝、主要公路节点和车站都可快速建立有效防空体系……”
“电缆进行传递操控,兼容苏制各种高炮与高射机枪。我们提供完整的改装方案……”
“随拆随用,一台柴油发电机便可供电……”
“大型设备可以组成局域网。多平台联动,形成区域防空。如在莫斯科成立大型防空区。甚至可以推进到东柏林,直接对欧洲起飞的飞机进行计算……”
陆光达念着这些东西有些紧张,虽然他之前已经排练过很多次了。
但是这些词毕竟不是他写的,而是李锐写的。看似平平无奇的推销介绍,实际上每一句都搔到苏联的痒处。
在夏培肃等人看起来毫无性价比的小型防空系统。
但是对于苏联人来说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战术价值。
那些小型系统更容易隐藏,以方便躲过大战,可以在经历大战后快速组建其防空体系。
听着陆光达的介绍,苏联人是相当的心动。在陆光达介绍完后,谈判暂时休息二十分钟。
因为陆光达讲了两个小时,需要让大家活动一下,上个卫生间。也要让苏联代表团消化一下。
在休息的时候,巴基斯基将军和代表团的众人解释了一下这条系统的强悍之处。
它完成了许多复杂的计算,使用模拟绘图或坐标报告都可以快速帮高炮部队定位。
还可以协同空军作战,能获得敌人准确方位和轨迹等等。
原本雷达采集到数据后许多东西是需要人手工算的,很多数据并不复杂,但是计算量极大。
人算的速度实在是不够快,而现在飞机却是越来越快了。
人手算已经要跟不上现代防空的需求了。
尤其是喷气式飞机,比老式螺旋桨飞机快多了。
计算机进入防空体系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只不过是看美国人先搞出来还是苏联人先搞出来。
而现在来看,应该是美国人先搞出来了。这是个坏消息。但是好消息是中国人把它给弄过来了,那么苏联在这方面就不会落后于美国了。
所以苏联需要彻底拿下这个技术。不过还是那个问题,中国人的报价太高了。
因为中国并没有选择直接渡让技术,而是采用捆绑销售的模式。需要苏联采购到一定数量后,他们才把完整的技术和工艺渡让过来。
而根据巴基斯基自己的估算,中国人报出来的采购数量,差不多能把苏联需求的防空火控缺口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