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觉醒年代
自从和毛主席在故宫谈话过后,李锐就觉得自己的心态需要放平了。自己有着后世年轻人普遍的通病。
那就是着急,一个东西想要就恨不得今天下单明天就马上到,连多一刻钟的等待都不愿意。
这造成的后果就是自己这一代人几乎都失去了一种名叫耐心的东西。
自己确实操之过急了,有的事情需要慢慢来。治大国如烹小鲜,如毛主席所说自己有网咖这样的外挂帮助,我们的事业已经比另一个时空不知道抢了多少倍。
因为有网咖带来的技术支撑和对已经发生过事情的掌握,毛主席已经可以从容布局。
如他所言,他的年级已经不小了。
从前的他没有自己这样穿越者的帮助,有的事情他不得不以一种激进的方式去做。
放手一搏,好坏难说。他想要留下些希望的种子。而现在他不需要那么急切了。
很多事情他可以更加从容,前提是李锐要尽快成熟起来。他身上有许多更繁重的责任。
有的事情是不需要明说也不能明说的。
一旦李锐开始转换思路,跳出原有的思考时,他就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他找来了陆光达:“老陆,那个刘团长是不是觉得我们这边报的技术自持之类的费用太贵了?”
“嗯。”陆光达点点头:“我们“钢铁苍穹”系列和二十个技术包其中有很多项目是需要我们自己这边的人去调试的。或者是要对苏联人进行培训的。”
“网吧找的很多技术其实是以美国那边的发展方向为前置条件的。很难说苏联那边能玩得转。
本来就是领先于他们的技术,又不一定是他们的技术延伸。我个人认为如果没有我们帮着他们可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适应这些东西。”
陆光达说的言简意赅,简单来说就是这里面有些科技树就不是苏联下一步的发展,苏联指不定漏点了其中的某些分支甚至是关键。
以苏联人的能力把这些分支和关键重新点上倒是不难。
但是估计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不会少的。
李锐听罢点点头:“既然这样,刘团长觉得贵,那就按照他的意思来。”
“嗯?!”陆光达惊道:“小李,这不合算啊。我们要是把这些都砍了,那就少了几亿卢布,苏联人在砍砍价,别说二十五亿了,怕是二十亿都拿不到!”
“老陆,我的意思是刘团长不是嫌贵吗?你就把所有相关技术向的支持全部砍掉!”
李锐眯着眼睛说:“只给对方书,不要给他们提供解释、说明和相关的技术支持。我们这边也砍掉技工培训,专家培训,奔赴苏联的调试等等,这些全都砍个精光。”
“老陆,这样做能省多少钱?”
“如果按照我们的报价来计算的话,全砍掉的话,报价少了差不多五亿。但是小李,这五亿才是这技术的超额利润部分……”
李锐制止了陆光达的话,他说道:“全砍掉,把这部分直接消减的预算报给那位刘团长。”
“这……苏联人要是发现问题的话……”李锐挥挥手:“装备可以分批卖,难道技术不行吗?钱不都砍掉了吗。他们要是同意这个条件就用这个条件给他们。”
“但是苏联人自己未必能解决里面的那些问题,我们是知道了答案所以才解决的啊。”
陆光达还是有些担心:“要是苏联人问起来……”
“那你就说是刘团长提议的。当时代表团是不是全都听到了刘团长的提议了?”李锐笑着说。
陆光达点点头:“是,但是……”
“那就没问题的,苏联人要是问,你就说是刘团长认为苏联科学技术发达,用不着我们这些技术支持,徒增苏联的成本,给苏联增加不必要的开销。记住,是刘团长让你这么做的就好了。”
李锐说道这里,陆光达就算是再傻他也明白过来是什么意思了。
“这……好吗?”陆光达虽然有些疑虑,但是却没有否定李锐的做法。
因为在基地这么久了,陆光达也是接触了很多后世的历史知识,他可是知道某些人卖起国来那可是按废铁价一样弄。
刘团长的妻子是苏联人,说实话陆光达自己也有点怀疑他是不是有问题。
即便是没有问题,这种过于精苏,对自己国家技术毫无自信的人,陆光达也是瞧不上眼的。
之前你要说中国的技术差也就算了,现在自己等人弄得明明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东西,你还在说差。
那就是你的问题的。李锐站起来踱步道:“没什么好和不好的。我害苏联人了吗?没有吧,如果苏联人和刘团长所说的一样技术精湛,不需要我们的技术支援呢?苏联人可是省了好几亿呢,他们赚大发了。”
陆光达觉得哪里不对劲,他微微一皱眉道:“万一苏联人搞不定呢?”
李锐笑了:“那自然是再来找我们就好了。我们做事还是很公道的,到时候再收他们个五亿不就好了。我们可不做什么临时加价的事情。”
“当然了,我们也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的问题。1950年五亿卢布在中国的购买力和两年后卢布在中国的购买力是不一样的。我们也不涨价,只要保持今天的卢布购买力的价值就好了。”
“至于刘团长嘛,其实他来回都是赚得不是吗?如果苏联人技术搞得好,不用我们,他就是帮老大哥省了一笔钱。
如果苏联人没搞好,他又帮我们赚了一笔钱,你说他这不是甘蔗蘸蜂蜜,两头都是甜嘛。好事都让他一个人给沾完了呢。”
李锐说的很有道理,但是陆光达隐约的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
但是具体什么地方不对他说不上来。
只是他觉得这世上哪来的便宜两头占的好事?
刘团长要是有这能耐,他还当什么一个小团长啊,他早就进中央了。作为一名技术专家,陆光达在政治上的弯弯绕磨炼的还不够多。
但是他相信李锐这么做是有用意的。而且他之前还和毛主席谈过,想必李锐也是明白了什么。
于是陆光达点点头:“明白了,既然这样我就把所有的技术支持项目全部砍掉了?”
“砍吧,砍吧。”李锐毫不在意。
增加项目和做技术支持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但是砍掉项目去掉技术支持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于是被中断的代表团商谈又重启了,这一次中国人给了苏联一个非常合适的价格,直接把总价降了五亿卢布。
李锐给陆光达定下的底价是二十二亿卢布,不能低于这个价格。这次谈判,刘团长似乎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