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章 听、看

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过年!在大年三十除夕这一日,中国将会在一瞬间进入一个停摆的状态。

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所有中国人今天只会做一件事。那就是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过年的方法。

穷有穷过,富有富过。

就算是杨白劳也知道给喜儿扯两尺红头绳。

1951年的中国新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注定是难忘的。北平的胡同里,张祥家的五个大小子从前天起就被父母差遣着做各种事情了。

比如说天还不亮就要起床去排队买鱼肉。

张祥家的收入水平是比较可以的,所以过年的时候家里的肉食是肯定不能少的。

不过这年头想要在春节前买到肉食品,那就要提前排队。因为产量是有限的,你要是去晚了,估计只能买到写边角料了。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今年白羽鸡场的养殖规模开始扩张了。

自从上海的青霉素厂开始大量生产抗生素药物后。

大规模推广养殖白羽鸡的最后一个难题被克服了。

明年仅仅是华北地区就将在不同城市的郊区农村兴建超过两百家白羽鸡养殖场。

这将极大的缓解肉食供应的压力。不过那都是后话,反正现在不仅仅是北平,很多城市的市民都在排队买年货。

这事儿光靠张祥夫妻两人是不行的,全家老少都要动员起来。

十岁的孩子也要去水产市场上帮妈妈排队,等妈妈从干货市场上买东西回来后可以直接买鱼。

也因为国内春节到了的原因,哈尔滨食品一厂在两个月前在1950年十二月的时候就考虑过食品供给问题。

目前哈尔滨食品厂是全中国唯一个有能力大规模生产糖(技术,包括来自苏联的无尽土豆)的食品厂。

所以从中央到地方都希望哈尔滨食品厂能生产更多的糖,在满足军队需求的同时尽可能满足过年时期老百姓的需求。

哈尔滨食品一厂实际上在开始拥有生物制糖法制糖的能力后,全厂就是开足马力努力生产。

哈尔滨市政府专门为食品厂批了许多资金。

让食品厂的糖化车间能修建的更快更好。

赶在1951年2月6日前,哈尔滨第一食品厂已经向全社会投入两千五百吨糖浆。

这些糖被运送到长春糖果厂和沈阳糖果厂,然后再被销往全国。两千五百吨的数量不算多,货铺完东北地区,最多铺到华北地区就没了。

但是这两千五百吨糖浆的集中供应,却缓解了新中国过年期间老百姓对于糖果的渴望。

许多人发现今年的糖果比往年好买了许多(实际上依旧很不好买,需要排很长很长的队伍)。

张祥一家忙活了两天,一家七口人累得和狗似的,好不容易把年货置办齐。

家里的几个小孩盯着妈妈买来的糖,口水都快流成海了。那花花绿绿的糖果包装纸,咋就那么好看呢?

“不许吃啊,过年才能吃。我数了,一共七十个糖果。谁敢偷吃,我抽烂谁屁股!”

桂花非常凶狠的威胁着这群小兔崽子。

因为要是不这么威胁,自己买的这两斤半糖果,他们一下午能嚯嚯光。

而胡同内已经开始有年味了。家家户户开始贴春联,有的人家挂起了红灯笼。

北京城内人们见面也开始先说吉祥话。

相比于北京城内的年味,大庆油田那边就没那么好了。快过年了,旁边市里支援来了不少物资。

但是石油工人们的条件依旧不是很好,条件就这样。还有一天就要过年了,倒是没上班。

不过矿上懂电路,有点技术的工人都集合了起来。“对对对,大家伙把这个架上。刘师傅,你把你那条线接上电试试。”

“大家伙听我指挥,把这个竖起来啊!1一2一3一起!”在汪技工的指挥下,大庆油田的第一个广播接收信号站被建立了起来。

汪技工带着矿上懂电路的师傅们把广播站给调试完毕。

忙完这一切,他苦笑的摇摇头。“过年怕是赶不回去了。汪技工,留下来和我们过年呗。市里支援了我们猪肉、面粉,我看着还有一些高粱酒。除夕咱们包饺子吃!”

王进喜许是看出的汪技工的想法,他拍了拍汪技工的肩膀:“有啥事,等吃饱喝足了在想呗。”

汪技工无奈:“这冰天雪地的,本来和老婆说好了过年先下乡给我丈母娘拜年的。这说了一年了,我这……哎……”

“嗨,我当啥事呢。这样,我着急矿上识字的兄弟们给你写一封表扬信,大伙一起签字,你拿回去给你媳妇看。我就不信了,我们几百上千号人给你求情都没用。总不能生你气,不让你上床吧。”

汪技工没说话,王进喜惊愕的挠了挠下巴的胡茬:“还真的不让上床啊。汪技工,你别急啊。我去找兄弟们给你写表扬信啊,不会让你吃亏的!”

而在香港,马来西亚的橡胶商人章莱盛和其他一行南洋地区的华人商人在华润公司的邀请下,来到香港。

章莱盛看着香港,心中有些感慨。

“这里到底是中国?还是英国呢?”同行的一门南洋商人笑了笑:“无所谓中国还是英国来。你还想怎样?”章莱盛没有说话,那名同行者继续说:“你还想怎样?我们南洋子弟多少死在中国啊。他们死一批,我们送一批。那都是我们的血脉子弟啊!

我唯一的亲侄子也死在那儿啊!我们捐了那么多钱……算了,不提了。这个国家烂透了。”

通行的商人似乎不愿意在这话题上继续聊下去:“以后做生意可以,其他的面谈。章兄,不要想太多。你我两家多少子弟血洒沙场,他们是英雄,我给他们在大马立碑供奉。但是我们和故乡的情分也两清了。”

章莱盛苦笑一声,没再说什么。

“是啊,做生意可以。但是其他的……算了吧。”

“不过来香港了,我们去找找好的酒楼饮茶啦。”“好啊。”时间并不会为谁而停下脚步。

就像是它从来不会因为不忍世间的悲惨而加速一样。

1951年2月6日。农历春节。中国人的时间在这一刻自动放缓。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中国人陷入到一种奇妙的时刻。今日就算是孩子在皮,家长也不会打骂孩子,最多秋后算账。

有人笑着说:“新春快乐。”

也有人拱手道:“恭喜发财。”

还有人说:“年年兴旺。”

大庆油田的的工棚里,工人们聚在一起开始热气腾腾的包起了饺子。

上海的妇女教养所里,曾经的失足妇女们开始热络的互相帮助,要一起完成一顿年夜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