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健康与财税问题与汉城陷落(第2/3页)

所以在给斯大林的回信中,毛主席实在是忍不住的絮絮叨叨的给斯大林写了很多东西。

希望他保重身体,多做健康检查,尽可能的戒烟限酒。

反正这种规劝的东西毛主席写给斯大林。

就算是斯大林不喜欢听,至少也不会让他生气。

毕竟另外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这种事,说出去其实也挺有面子的。

所以当毛主席的回函发到莫斯科的时候,外交人员没有将这封电报当成流程化的回函处理。

因为上面写满了中国国家毛主席对斯大林同志健康的关心,这封电报很快被送到了斯大林同志的案头。

实际上斯大林的私人医生早就多次规劝,希望斯大林至少能把酒给戒掉。

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喝酒对他的健康没有一点好处,更不用说冬天还去蒸桑拿了。

当斯大林同志拿到这份回函的时候,他都忍不住有些发愣。

他问着亲自前来送信的贝利亚:“这是毛发给我的?”

“对。看起来他对您的身体很关心。也许是如他所说,中国很多他的老战友都……”

贝利亚耸耸肩,不言自明。

“哈哈哈!”斯大林爽朗的大笑起来:“我的身体很健康,洗三温暖都可以。毛的好意我就心领了,我等会亲自给他回信,谢谢他对我的身体的关心。”

“但是他现在最应该的是把中国建设的更好。这样我们的盟友可以在东边替我们挡住美国的东方攻势,不至于让我们疲于应对。”

斯大林忍不住揉了揉眉头。

“至于毛的健康提议,我在想想吧。”斯大林倒是没有完全拒绝毛主席的提议。

即便他外表坚强如钢铁,但是他现在已经七十二岁了。岁月不饶人,斯大林已经明显有疲惫的感觉。

毛主席的信里是希望他能多活一些年,能见证社会主义的发展。即便斯大林确实写过《一国社会主义论》。

但是这就不代表他彻底放弃社会主义。

人都是复杂的。叫住贝利亚,让他等一会儿。斯大林伏案用钢笔快速的书写。

【首先,感谢毛同志你对我身体的关心。听见你戒烟的消息,这让我感到惊讶。我记得你那么喜欢抽烟。】

【我也很希望有朝一日能去你们这些同志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去看看。1950年你们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惊喜。中国的电影和歌曲在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在我们对欧洲的宣传有很好的作用。也扩充了苏联人民的精神生活。】【希望1951年,中国能继续为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中国生产的糖浆很棒,米高扬同志不止一次在我面前夸奖过了。赫鲁晓夫同志也在西伯利亚地区扩充淀粉厂。

希望在给你们提供更多土豆淀粉的情况下换回更多的糖。这是对我们两国都非常有利的事情。】

【最后,我会好好考虑你的健康提议。如果你都能戒烟的话,我或许可以尝试小小的克制一下……】

斯大林给毛主席回复的电报也很快的传回了北京。

毛主席收到电报后也只能点点头,只希望斯大林同志真的能戒烟限酒,多活几年来改变苏联政局吧……

不过两手准备都要做,斯大林同志如果没有和另一个时空一样突然去世,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如果他去世了,那就要做好后斯大林时代的准备了。赫鲁晓夫最好别搞大玉米政策了,同时也最好能把李森科这种学阀除掉。

还有最好别搞大翻案……一个不能和美国掰手腕的苏联,对现在的中国来说毫无益处。

毛主席想一想就觉得有些头疼。国内要处理的问题也是一大堆,张子善和刘青山的贪污案引出了一大批的人。

三反五反比另一个时空中提早了两年到来。

这当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仅仅是华北地区,查出来有问题的大小官员都多达百人。

这才刚建国啊,就有人开始想着坐江山了。当真是【老子打了半辈子仗,还不能享受享受?接着奏乐接着舞!】

这种思想在干部队伍中开始泛滥,很多人脑子里的封建主义思想开始萌芽。

不少人觉得天下安定了,就要娶漂亮媳妇生大胖小子,住豪宅吃牛排了。

这种思想的泛滥触目惊心,中央巡查组和纪检委的组建和常态化巡查已经势在必行了。

而且趁着现在地方势力还没有做大,毛主席已经和陈云等中央负责财经的官员们通了气。

大家要一致推动《财税改革方案》。在另一个时空中,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税其实有很大的问题。

一开始给地方很大的自主权,地方财税自己截流七成,三成上缴中央。

这个问题很严重,严重到了地方势力几乎形同割据。中央下来调查,那火龙烧仓,阴兵借道等各种操作层出不穷。

而之所以会出这些问题,说到底还是因为中央对治理这么大一个国家的经验严重不足。

在苏区可以搞经济三七开。给苏区地方七成,给他们放权,让他们盘活经济。

因为苏区地盘小,经济盘子更小。苏区才多大啊,有时候地方也就是管着一个县或者两个县的地方罢了。

不给他们放权,他们连工作都不好展开。而解放军速胜国民党,四年时间便秋风扫落叶一般扫除了过当军队,统一了中国。

这种速胜有好有坏,好处是减少了对国家的破坏。坏处是统一太快了,干部的培养完全跟不上。

中央,包括毛主席自己都没做好管理这么大国家的准备。

把苏区那一套搬到全中国来用是不行的。

毛主席是人不是神,他之前并没有彻底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是李锐的资料才让他猛然意识到,地方权力过大到中央都无法钳制的地步会有多可怕。

简单一个例子,在另一个时空搞大跃进和大炼钢铁时,中央和地方财税比已经到了夸张的二八开。

八成在地方,二成在中央。中央几乎拿地方一点办法都没有。所有中央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经济形势。

实际上就是地方食利阶级对中央政策的抵抗。

而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公司化几乎是一种难以违逆的大势。

还是以大炼钢铁为例,因为地方财税和中央财税在财政权力的分配不平衡,导致了错误明明是地方犯下的,但是骂名却必须要中央来背。

而且还必须是脑袋最大的那个人来背。

明明在那个时候,他的权力已经出不了北平了。毛主席看到这些资料的时候,即便是他经过大风大浪,有的时候都忍不住冷汗涔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