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地狱之门被打开
《黑太阳》系列一直没有公开上映。
因为李锐并不想一次就把手上的好牌全都打出去。
合适的好牌要在合适的时候打出去才能有最好的效果。
就像是现在这样,有人跳出来叫血腥暴力。
但如果不搞清楚影视文艺作品中的血腥暴力场景是为何而存在的,只是单纯的批判血腥暴力本身,那么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因为血腥暴力本身就是这个组成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人类消灭了战争吗?还是人类消灭的歧视?
亦或者是人类消灭了贫富差距还是疾病呢?
只要这些还存在,那血腥与暴力就是人类社会组成的一个部分。
人需要正确认识到血腥和暴力,而不是故意的无视。这就像是后世的性教育一样,问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是如何得知性的?
一般都是回答上网看黄片才知道。
所以后世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就怀孕堕胎的新闻,有时候真的不能全部都归罪于后世少年少女自己的堕落,更多的是成年人自己非要蒙着双眼假装看不见。
一刀切不可取,不管是在行政上还是在文艺作品的管理上。
只有为了暴力而暴力的作品才不可取。
而《黑太阳》是为了暴力而暴力吗?显然不是,李锐倒是想要看看谁会在这电影上跳出来说三道四。
如果有人跳出来,那就是最好的。因为不需要李锐自己动手,这个年代的人就会将它们撕碎。
《黑太阳》的上映可以说没有什么征兆,之前也没有做什么大张旗鼓的宣传。
但是就凭借着“全彩电影”的噱头,就可以吸引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不少市民前去观看了。
因为这年头全彩电影可是个稀罕物。
就连这个时期的美国也不是所有电影都能使用全彩拍摄和全彩上映的。
所以当电影院门口的海报贴出来之后,很多喜欢看电影,也留意电影的人纷纷在传这件事。
这年头的上海你要说大,那也确实大。
但是和后世那个大的离谱的上海相比,现在的上海还不算大。至少现在的上海,普通人骑自行车也能相对轻松的环城一周。
后世的上海,别说自行车了,你就算是开汽车骑摩托环城一周都会觉得有些累。
现在的大上海有些小,而杭州和南京就更小了。
这年头的杭州和南京的主城区就连拉黄包车的车夫都能靠着脚底板拉着客人跑个对穿。
城市相对较小,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就相对较快了。
仅仅是各大影院的海报贴出去才一天的时间,长三角几个主要大城市的民众都知道这个电影了。
尤其是在南京,街头上的市民议论纷纷。
一群正准备去南京电子管厂上班的工人们聚在一起讨论着。
“诶,你们知道几个电影院要放新电影的消息吗?”
“知道,知道。全彩的。不过放的那个电影叫啥拉着……哦!对了!叫《黑太阳:南京大屠杀》!”
“我是外地来的,南京大屠杀是怎么一回事啊?”
“你别问我啊,我也不知道。我是盐城来的啊。”几个工人之间相互问了一圈才发现,自己这群工友中居然没有南京本地的,大家面面相觑。
一直到去到工厂,午休的时候车间里谈这件事,有一个三十多岁的组长是南京本地人。
大家伙忍不住问他这件事。
往日里这名王组长是个开朗幽默喜欢和工友们开玩笑的人,而在听到南京大屠杀几个字的时候,他忽然一愣。
似乎是有什么东西从他的身体中涌出来一般,霎时间他已经满目含泪,双眼通红了。
“组长,怎么了?”“没事吧,组长!”工友们关切的问道,王组长低头垂泪,双手连摆。
“没事,没事。南京大屠杀……大屠杀……”王组长深深的呼吸了几次后才缓过来说道:“拍电影了吗?好啊!好啊!大家去看,全组人都去。我请客!这个月我不过了!”
外地的工友们面面相觑。
他们并不清楚王组长为什么如此激动。
而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南京其他地方。
人们纷纷奔走相告。南京的几所大学里有学生会组织学生们一起去看。
“之前和北大、清华的高中同学们有书信往来,得知这部《黑太阳》已经在清北上映过,而且他们强烈推荐这部电影。我想把我们学生会的同学们组织起来一起去看看。”
南京某大学里的学生会长如是说。
在上海和杭州这些大城市,人们也纷纷奔走相告这部电影。倒不是因为南京大屠杀,更多的是因为这是第一部在中国公开上映的全彩电影。
这个噱头太足了,至于南京大屠杀?
只有那些对这方面有所了解的人才知道当时南京发生了什么。
更多的人只把它当成南京保卫战了。很多人以为这是一部和《大决战》一样的战争片。
之前《大决战》系列太成功了,许多观众看完之后都热血沸腾。尤其是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更热血更容易被调动情绪。
就像是在上海二中几个高一学生,他们家境相对优越,有零花钱可以自己去买票看电影。
但是今天他们买票却失败了。
大光明的售票员冷着脸指着售票窗口处的牌子道:“十六岁以下禁止观看,你们几个小屁孩,脸上连根毛都没长,走开走开。”
售票员不耐烦的驱赶着几名高中生。
“没买到啊。”“真烦。”
“我知道大光明有个后窗,可以偷偷翻进里面的厕所哦,只要不被发现就好了。”
“好啊!到时候我们躲在最后一排,躲着检票的就好了!”几个高中生就这么愉快的做了决定。
虽然没有太多的投入宣传,但是电影上映的第一天,几个大城市的电影院已经把票卖完了。
与此同时,上影厂里的一批高层干部包括所谓的名导名演们也被李光复请去了电影院观看这部《黑太阳:南京大屠杀》。
对于这样的邀请,有些人不以为然,但大家还都是去了。
有一些导演和制片人们则在暗地里发牢骚。
在等待电影开始的时候这群人里在互相讨论。
“李部长请我们看电影,怕不是那么简单哦。”
“呵呵,电影厂改制,他是想要给我们下马威啊。”“没有我们,他一年能拍几部电影?”
“要我说,这位李部长不是显自己能耐吗?我们就不如顺着他的心意。他看我们不顺眼,那我们就不做了。停工便是,我倒是想看看最后到底是谁下不来台。”
一群人如此讨论着,因为他们始终觉得电影是一个技术门槛很高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