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与北(下)

在南洋有华人自己办的报纸。销售对象就是南洋本地的华人。

南洋的华人报纸除了报道本地新闻之外,还很热衷于报道中国的新闻。

就像是上海流行什么歌曲,南洋的报纸就会报道什么样的歌曲。中国流行什么电影、小说,南洋也会报道。

所以在南洋本地华人当中,那些在中国有名气的电影明星、歌手、大作家,在南洋也是有相当名望的。

南洋华人报纸除了这些之外,自然也会报道关于中国的时政新闻。抗日战争时期,南洋华人报纸几乎每天都在更新战报。

不过当时南洋报纸拿到的数据基本是蒋介石提供的。

而国民党提供的情报和数据简直就和开玩笑一样。

如果国民党的数据可信的话,那么按照国民党的数据来计算。在1940年下半年,国军累计消灭的日本兵数量已经足以让日本亡国灭种了。

所以关注抗日战争的南洋华人们也是看的一愣一愣的。

国军战报一个又一个的大捷,结果领土是一块又一块的丢,死的中国人更是与日俱增。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更是如此。国民党已经开始彻底的吹牛皮不上税,如果真的采纳国民党的情报。

那么按照他们的数据,他们消灭的解放军足以环绕地球三圈。

所以南洋华人和媒体评论员基本上已经养成一个习惯了。

那就是中国报道出来的新闻,如果是好事,那么就先砍掉一半然后除以十,这样大概就是真实情况。

如果是坏事,那就是先加一倍然后在乘以十,这样也大概是真实情况了。

而南洋华人对中国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

所以当南洋报纸上的评论员就美国大兵压境后可能会发生的各种问题都做推测后,如黄少爷一般的人会很生气。

南洋报纸的评论员分析了美军抵达鸭绿江后的几种动向。

第一,美军直接消灭朝鲜,然后韩国统一朝鲜半岛。

美军直接在鸭绿江边上建造军事基地,压迫中国东北。

让中国现在唯一个具有成规模工业化的地区陷入无休止的战备状态。

美军可以什么都不用动,就驻军在那儿就可以拖垮新中国的工业。

第二,美军消灭朝鲜后呼应蒋介石的请求,一南一北两面夹击。中国再度陷入战乱,最好的状态也就是划江而治。

第三,美军直接攻击中国东北,不以占领为目的,而是以尽可能的破坏和抢掠为主。

废掉苏联在远东最大的一个盟友国等等。

在南洋报纸的评论分析中,完全没有一条是关于中国反击美国,并且反击成功的。

这不能怪南洋的报纸,把现在的中国和美国放在同一个战线上,没有人会买中国赢的。

唱片里的《中国人》唱着中华民族的魂,催人激昂向上。

但是现实中的中国却在美国的威胁下几乎可能陷入国破家亡的境地。

说不定还会落到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的境地中。

这种令人为之难受的割裂感催的黄少爷只觉得一股子气闷。

他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生气。

实际上二十多岁的他从来没过去过中国。

但是他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却从小教育他,他是一个中国人。他的祖籍是广东汕头。

他从小在家里要说白话学国语,学习汉字。要背诵李白、杜甫的诗句,要学习中国的历史。

这一切在大马这个地方显得是那么没有必要。

小的时候黄少爷完全不懂学习这些有什么用,他们是生活在大马,不是生活在中国。

他不知道做这些事情的意义是什么,记住自己是中国人又怎样呢?后来等到他大一点,大约十二岁的时候,他年幼时最崇拜的两个堂哥和其他从槟城出发的三百名南洋子弟前往中国。

他们要去跨洋渡海,为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祖国而战。黄少爷只觉得他们是一群蠢货,他在两个堂哥出发前将他们的行李藏了起来,希望这样他们就不能走了。

可以继续陪着自己一起玩耍。但是就算是没有行李,堂哥还是走了,和其他几百南洋子弟一样走了。

而他们只是第一批,陆续的第二批、第三批。

一批批的南洋子弟背着行李踏上前往中国的客船。

年幼的黄少爷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的爷爷告诉他,因为华人的根子在中国,只有中国强大了,他们这些在外国的华人才能好好的生活。

黄少爷并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一直到马来也被日本人入侵了,黄少爷才明白什么叫做家与国。

爷爷和奶奶死在日本人的屠刀下,家里经营了几十年的木材厂被日本人毁了。

他还记的小时候爷爷教他历史时候说,日本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

日本文化开智要从唐朝的遣唐使开始说起。

那个时候黄少爷东躲西藏,莫名的时候总是会想。

要是中国还和唐朝时一样强盛就好了。

那样小日本肯定不敢在南洋欺负和屠杀华人。

那是幼小的他第一次明白祖国强大意味着什么。

后来日本人走了,堂哥和其他南洋子弟他们也回来了。去的时候各个都是昂藏七尺男儿,回来的时候只有一尺见方的小盒。

那一日槟城全城带孝,家家裹白布,户户办丧事。唐人街内哭声震天。

再后来,蒋介石居然主动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放弃日本对中国进行赔偿。

并且放弃战胜国对日本驻军。

南洋报纸报道这些的时候已经是少年人的黄少爷气的撕报纸。

自己最亲近的两个堂哥死了,爷爷奶奶也死了,槟城那么多华人都死了。

南洋华人捐了那么多钱去抗战,你倒是大方,胜利果实说不要就不要。

我们一家人,我们南洋华人的血就白流了?!黄少爷气的两天没有吃饭,甚至国共战争时期,黄少爷巴不得蒋介石被一枪打死才痛快。

后来解放军获得了全国政权,长江上跑紫石英号的故事流传到南洋,让很多和黄少爷一样的年轻华人奋力鼓掌。

多少年了,没有听过中国提气的消息了。

再后来新中国开始搞各种文化攻势了,南洋的报纸开始摘抄各种内地的新闻报纸内容传回来。

新办的《朝闻》已经在南洋有仿印了。虽然是盗版,虽然比中国版本落后一两个月,但是依旧成为了南洋年轻人最喜欢的一份报纸。

还有《漫画新世代》,虽然南洋仿印的质量和狗屎一样,经常是画面模糊的一塌糊涂甚至连文字都不清楚。

但是依旧在很多年轻人中开始传阅。而中苏电影论战等消息传到南洋,南洋很多华人一样都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