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无题(第2/3页)

麦克阿瑟说的不无道理,因为志司的计划中先期的进攻其实就是小规模部队做的佯攻,牵制住美军和韩军的火力和注意力。

实际上志愿军的大部队正在悄悄绕后。

因为志愿军对美军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

优势是在于志愿军的单兵素质和作战意志。

劣势就是在于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即便是有李锐和网咖各种开挂,但是毕竟网咖力量有限,又不是一个省穿越过来,怎么可能在一年的时间内就让整个志愿军部队的武器和后勤脱胎换骨呢?

如果真的能,那就不是穿越,而是魔法了。

美国人不认为中国人会全面和美军开战。

但是现在的战果对美军来说很不利。原本已经要把人民军给推下海了,现在看起来五月份让孩子们全部回家的承诺有点难了。

麦克阿瑟有点恼火。他对杜鲁门说道:“总统阁下,也许您该质询一下斯大林,他究竟想要做什么。”

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激烈,但是传说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却有一条专线。

可以让苏联最高领导人和美国最高领导人直接通话。

在传说中,只要这个电话响了,那么不管该国领导人在做什么,他都必须要立刻推掉手上一切的事情,接起这个电话面对对方的领导人进行沟通。

这个传说故事到底有多少真多少假,不得而知。

但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有联系是必然的。

华盛顿方面发了一封外交信给莫斯科方面。

莫斯科方面也回了一封外交信件给华盛顿。

信件的大致内容是:我们苏联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不干涉他国内政,更不会武装干涉他国内政。

他们的问题由他们自己解决……如此云云。完全就是打太极,顺便嘲讽了一波美国。

这样模棱两可的回答让美国方面没有办法琢磨苏联的态度。

和苏联在远东直接搞武力对抗,虽然美国不怵,但是真的没必要。而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和苏联保持了一种默契。

那就是谁都不要再说了,在战场上决胜负吧。

不管来的是武装过后的朝鲜人民军还是中国解放军,在美国看来都是苏联的小弟。

不把他的小弟打疼了,苏联人大概不会好好说话。

于是国会迅速批了一个新的远东军火追加预案。

以加强朝鲜半岛美军的军事实力。他们要给志愿军来个大的。而在中国国内,为了配合志愿军在朝鲜半岛的行动。

《黑太阳》系列,《紫日》、《战争子午线》之类的电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上映。

要为志愿军创造舆论攻势,也要让不久前还在经历战争的中国老百姓知道朝鲜老百姓在经历什么。

抗美援朝的意义是什么,这都要说清楚。

免得后世又有一些跳梁小丑三不五时跳出来说:中国抗美援朝打的没意义,早就应该和美国建交做生意,早三十年搞改革开放不好吗,诸如此类的沙雕言论。

在这样一种气氛中,以黄江为首的第一批南洋子弟踏上了祖国的领土。

他们在香港下船,再由华润公司安排船从蛇口偷渡过罗湖。

然后在前往广州,再从广州前往北京。

这一路的旅程让很多第一次回中国的南洋子弟感到激动。

因为马来西亚虽然被称为大马,但其实真的不算大。

而且南洋各地基本都是热带气候国家。

不管是植被还是生存环境看上去都差不多。

当火车带着他们穿越温带进入华北大平原的时候,很多南洋子弟都趴在窗户外对着窗外大片的平原耕地发出了惊叹。

“哇啊!这地能这么平啊!一点山都看不见,也没有棕榈树、芭蕉树!地上那么多青色的草,这里是书上写的大草原吗?!”

有南洋子弟操着一口闽南腔的国语赞叹道。

随行的工作人员不得不为他解释道:“这可不是草。这是春季刚刚种下去的水稻或小麦。华北这里有人种小麦也有人种水稻。你们自己看田里有没有水,有水的就是水稻了。”

黄江拿着一份《朝闻》周刊津津有味的读着,里面刚好写道关于朝鲜的话题。

他抬起头问随行的工作人员:“大哥,我问你一下啊。朝鲜现在局势怎么样了?”

工作人员想了想:“不是很清楚啊,最近新闻里没怎么报道朝鲜的战报。但是有的时候随手会提一句,好像是说朝鲜战局稳定了。中国的东北大门暂时没危险之类的。”

“哦。”黄江有些失望。

在《朝闻》周刊里写着朝鲜对中国的重要性。那是进攻亚洲大陆的重要跳板。

自己和这群南洋小伙伴在路上有时候讨论就会说道朝鲜问题,这群南洋子弟对中国的感情很拧巴。

你说他们多亲近中国?这也不是非常多,他们对中国的感情全来自于祖辈的教导。

自己感受的其实并不多。

但是你要说他们不亲近中国?也不尽然,他们有很多亲戚朋友在抗战时为中国的独立自由牺牲了。

他们从感情上来讲是不希望自己的亲人朋友是白死的,只有中国强大了,才对得起自己那些亲人朋友的流血牺牲。

黄江这批年轻的南洋子弟大概是最后一批对中国还有感情和归属感的南洋子弟了。

等到他们下一辈,南洋华人中对中国有归属感的将会越来越少。

这批南洋子弟来到中国后第一个感觉就是中国真TM的大!

中国的大只有自己亲身体会后才有感觉。

那种你上了火车也要睡三天三夜才能从广州到北京的路程,体会过一次就能感觉到中国的大了。

如果有机会体会一把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火车,那么这种感觉将会更加强烈。

“黄江,你说我们这些人跑来中国,会不会也和我们的哥哥们一样被编入军队上战场啊?”

有南洋子弟略感担忧的说道。

“我是来报名教这里的技工怎么修机床组装机床的,要我进军队我可不干啊。”

别看黄江等人都算是少爷之类的。

但是他们这一辈南洋子弟中很多人是不脱产的,并不是那种甩手掌柜。

按照老一辈华商的说法就是,不吃苦不干活就不会体会赚钱的辛苦。

所以向黄江作为一个木材厂的少爷,自己其实也会开卡车修卡车,他在厂里也管着一支卡车队。

这算是他父亲对他的一种历练。来钱太轻松会不晓得珍惜,然后就很快败光了。

听闻同伴这样的担忧,黄江喃喃道:“不会吧。那个江老板给我们保证过的。”

“希望吧。”他的同伴嘟囔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