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英国人最擅长的(第2/4页)

“一次性损失三个师,前线很多士兵都吓坏了。他们需要休息,不然根本无法重新凝聚战斗力。" 马歇尔将军这么说,杜鲁门也毫无办法。

因为他更相信马歇尔将军在军事上的判断。

实际上美军的损失惨重吗?对于美国人来讲,当然算得上是惨重。但实际上志愿军的损失也相当的大。

为了吃掉美国的这三个师的兵力。

志愿军很多部队在穿插抵达预定作战目标后是不得不依靠自己手中仅有的轻武器和107火箭弹以及迫击炮与美国军队进行正面硬杠。一个山头的争夺往往是白天在美国人手里,晚上志愿军发动夜战再将其夺回。

有的时候一个高地的易手一日夜间会变换5一6次。为了逃命,美国人可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以黄草岭一线为例。美军一日之间发动连级以上的进攻次数超过30次。

志愿军的很多团营一级的建制被彻底打残。

以水门桥狙击美军25师的志愿军第58师为例。

为了阻止美军第2师和第3师南下与第25师会合。

志愿军第58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为美军第25师已经彻底疯了。

因为当时沃克下了死命令,要求美军第二十五时不计代价地将第2师和第3师。

造成的结果就是每天第25师都以远超标准的方式对志愿军阵地进行了狂轰滥炸。

虽然没有达到上甘岭阵地上那范弗里特弹药量的可怕标准,但也相去不远。

等到第1次战役结束时,志愿军第五十八师最后存活的战士连同伤兵一起,仅仅只能凑出两个团。

整个师的兵力几乎被打光了。

阵地的争夺几乎是1米1米的在争夺。

一个班打完了,另一个班上。很多时候上去了就不可能再回来了。战士们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但是很多人都义无反顾的上去了。

这便是战斗意志上的巨大差距。

因为志愿军战士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为谁而战。

而美军士兵仅仅只是为了自己那一点薪水战斗。

为了钱谁又会真的豁出命去呢?所以马歇尔将军所说的士兵们没有了战斗力没有了战斗欲望,这也确实是如此。

对他们来说,战争是用来赚钱的,而赚钱是为了享受的。如果命都没有了,要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义呢?

美军没有了战斗力,必须退到清川江以南进行修整。

志愿军必须要消化自己一阶段战役所取得的巨大战果。

所以美军现阶段对外的宣传,对内的宣传全部都以含糊其辞为主。

但是这种宣传手段只能够瞒住那些什么都不知道的中低层人士。

对于真正的高层来说毫无意义。

就像是在英国的温斯顿丘吉尔已经得知了美国在朝鲜的巨大溃败。

当时正在抽雪茄的温斯顿猛地把雪茄丢了出去,在自己豪华的波斯地毯上烫出了一个洞。

要知道他可是非常喜欢这条昂贵的波斯地毯的。

之前有工人因为在清洗地毯时没有洗得很干净,还被他责骂过一顿。

而现在雪茄烟把地毯烧出了一个大洞,他都已经毫不在乎了,他只是不可置信的看着前来报信的人反复询问:“你说的是真的,美国人在朝鲜一口气损失了三个半师的兵力?”

丘吉尔不可置信。

而来报信的人非常认真的点头:“确实如此,我们在前线的军官有传回消息。”

“虽然美国封锁了相应的消息,但是我们的军官还是把消息给传回来了,他们从前线溃败的美军士兵口里知道这个消息时也震惊不已。”

美国人虽然正在封锁消息,但是毕竟英国也是参与了进攻行动的联合国军之一。

在沃克发动进攻江界的战役中,将联合国军的其他国家士兵安排在了靠后的位置。

让英国的士兵们躲过了一劫。在联合国军的士兵之中,出兵最多的除了美国以外就是英国了。

英美一家这话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

反正英国军官想尽办法打听到了前线溃败的真相,并且通过种种渠道传到了国内。

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丘吉尔连忙召开了一场沙龙。

他的沙龙基本上没有什么现任官员参加。

他也不邀请现任官员。但是这群看上去行动迟缓,满头白发看起来一副苍老老头模样的人组建的沙龙,却能够实实在在的左右英国政局。

丘吉尔的沙龙其影响力并不逊色于英国的国家议会。

因为这一群看上去退休了远离了政治中心的人,其实一个个都是贵族世家的掌门人。

“各位消息就是这么一个消息,美国人在朝鲜没有取得巨大的胜利,反而遭受了巨大的失败。

丘吉尔将得到的消息毫不吝啬的告诉给了在场的各位。

这群老贵族们脸上的表情不一而足,有震惊,有不可置信,甚至还有人有一丝害怕。

因为就连中国人都能够吃掉三个半美国步兵师的话。

那么中国人的大哥,苏联人现在该强悍到什么地步啊?东欧和西欧可是在陆地上接壤的。

以中国人为战斗力参照标准的话,那苏联人的战斗力岂不是要再翻上个三倍四倍甚至五倍?那苏联人的战斗力岂不是可以几个月平推整个欧洲?有退休的一员惊呼道:“上帝啊,这一定是搞错了什么吧。中国人的战斗力有可能这么强吗?”

一名退休的内政大臣拍着大腿喊道:“肯定什么地方出错了,一定是苏联人化妆成中国人的样子进行进攻的!一名须发皆白,穿着英国绿色的条纹衬衫。

看上去就一副贵族派头的老爷子慢条斯理的说道:“你们急什么?贵族风度在哪里?”

“马格尔尼爵士,现在可不是讲贵族风范的时候。二战过后,我们英国元气大伤。欧洲重建计划不得不由美国人来主导。”

“为此我们甚至放弃了在全世界各处的殖民地和许多既得利益。如果我要把话说清楚讲直白。在座的各位,每一家产业都有损失吧!我们英国的总体工业生产力下降了,对吧!”

“我们做出了巨大的让步。是因为我们自觉地无力在和美国人竞争世界霸主地位。希望通过适当的让步,让他保护目前正在虚弱的英国。免得斯大林的红军直逼英吉利海峡!”

有的人完全坐不住了,这段话几乎以怒吼的方式喊了出来,毫无贵族风范可言。

但是这么赤裸裸的话说出来之后,在场不少人内心都是点头的。

说一千道一万英国人让出世界范围内的权力,可不是因为美国有多么的具有魅力。" 说到底是二战把英国打残了,英国人的工业实力和军事实力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他们需要一个强大的保护者让欧洲免于陷入红军攻势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