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北洋遗勇

这次老蒋在美国佬的请求下,准备出动大约九万人的兵力进入朝鲜,为美国佬增加一些有生力量。

没办法,老美是真的要撑不住了。再不去,他们要真的被推下海了。第三次战役,志愿军已经前出三七线,美国佬的防线危若累卵。

不过这个时候,彭德怀却先停下了脚步。原因有很多,可以摆在明面上的说的一个大原因,就是因为后勒跟不上。

志愿军打到现在,前进了这么远。后勤已经快要接近极限了。李锐带着网吧回到五十年代,提供了很多东西给新中国,算是给志原军开了一个巨天的挂。

但是这个挂并不算是全能的,就像是可以用技术资料换取苏股的外汇和军事设备,比如坦克什么的。

但与此同时,不管是买了苏联的坦克,还是自己研究的107火箭,亦或者买了苏联的40火和更多防空高炮等等。

这些虽然带来了志愿军战斗力的增强,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后勤压力的增加。

虽然说站前已经对后勒做了很多加强了,但是车辆可以买,可是卡车兵是没有办法那么快培养出来的,还有掌握专业技能的工兵不过这都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在之前老美的撤退中,为了阻击志愿军,他们是尽可能的把所有的道路、桥梁、铁轨都炸毁了。

碰到这种事情,彭德怀也没法。路烂了人可以走过去,但是运载着辎重的车辆可没法过去。

尤其是朝鲜北部多山,铁道是重要的物资运送通道沃克和李奇微两人和麦克阿瑟打仗最大的不同就是两人都更加谨慎,他们撤退前是能炸的铁道就炸了,能炸的涵洞也炸了现在工兵正在加班加点的抢修这些运输通道。

不仅仅是要抢修通道,现在还要抢修机场。在历史上之中,志愿军只能打出一个米格走廊。

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朝鲜没有一个机场合适用。(还有后勤压力,政治问题,防空问题等等)现在这个时空中,志愿军有条件在朝鲜境内设置一个机场了。

哪怕驻扎的飞行员数量少,但是只要能快速机动,那就是好的。因为打过三八线后,志愿军明显发现从国内来的空军支援变得无力起来。

毕竟从中国出发,飞跃半个朝鲜半岛赶过来支援,比美军那种直接从近海航空舰上起飞的飞机要跑的路程远的多。

航空母舰太方便了,它可以运载着飞机四处机动。对于海军基本为零的中国人来说,美国海军就是无敌的存在。

他们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

中国沿海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门户大开。

所以现在很多沿海地区都开始大量训练民兵。

尤其是话合登陆的地区以及适合大型船舶停靠的深水港地区,那就更是布防的重点区域了中国海军司令萧劲光现在就像个光杆司令一样。

威海。萧劲光看着碧波万顷的蔚蓝色大海,他的心潮澎湃。自从新中国建立后,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就下决心要组建一个大国海军。

但是组建海军那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啊。

都说百年海军,这话真的不是一句玩笑。你看志愿军空军练习了一年多,再靠模拟舱的训练,就能在朝鲜半岛上空和美国空军去厮杀了。

因为志愿军的飞机可以从苏联买,备件可以从苏联买,就连地勤都可以让苏联专家手把手教。

苏联一年可以生产几百架飞机卖到中国来给大家用。

但是海军行吗?苏联一年才能生产多少现代战舰啊。维护一条战舰的消耗太可怕了。

吨位越大,需求越高。

就算是苏联现在送个四条退役的巡洋舰外加配合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来,中国都开不动,养不起。

现在海军已经在组建了,但是海军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船。

现在很多海军单位还在陆地上训练呢。

甚至有非常会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解解放军第一代海军士兵创造性的发明了将迫击炮搬上几十吨吨位的打渔船。

然后兴奋的告诉萧劲光:我们有自己的炮船了!萧劲光去参观后当真是哭笑不得。

但是他还是表扬了这么做的士兵,因为这一船官兵,为了练好在木质小船上利用迫击炮集中目标,可是下了血功的。

想想吧,在一条五十吨的木板船上,战士们组成两到三个迫击炮班组,在摇晃的海面上对着一两公里外的目标进行迫击炮攻击。

船上其他战士则苦练跳帮战术。练习飞索抓钩,小船如何跳大船等等。

所有人都下了大功夫的。萧劲光无法说战士们不对,因为要说不对,那也是自己这个中国海军司令不对。

自己没有办法给战士们弄来海船,就海军手上一些老旧到不行的船,现在都是宝贝。

尤其是当劲光最近听到了消息,在台湾的地下工作人员传回来了信息,说是台湾那边已经有国军十乓登上了美国佬的船,要参加朝鲜战争了。

不说其他中央军委的领导是怎么想的,反正萧劲光是气的不行。一是生气老蒋的助纣为虐,二是生气自己作为一名海军司令,明知道人家的路线,都不能半路而击。

根据情报人员传回来的信息可知,老蒋运兵的船就是普通的客船和货船,美国佬甚至懒得派护航的舰队。

就让老蒋的几万人就这么光秃秃没有防护的从台湾一路前往釜山。

别人的感受不好说,但是萧劲光觉得这是赤裸裸的在打自己的脸。

“中国现在还没有像样的海军啊。"身穿便装便的萧劲光低声叹息一句。站在他身边的参谋大许说道:“司令,英国人不是说要把我们定的船交货过来嘛。一共七千吨的排水量呢,到时候我们也算能有点底子的。”

萧劲光听到这话摇摇头:“一共才七千吨排水量,几条几百吨的扫雷舰,几条护卫舰,两条驱逐舰。这就是我们全部的家底了。

这还要英国人的货切实到才行。"“就这还是人家用剩下的老货。买回来我们还要想办法搞配套,还要学怎么修船,怎么维护,怎么开。

就这么几条船,能出海作战都要几年时间。"萧劲光说的没错,海军的训练太要时间了。

“我们还是要有自己的造船厂,要自己生产战舰才行。靠人不如靠己。"参谋大许点点头道:"司今说的不错,听说北京那边的李部长是个能人,他出了好多主意,从老大哥那里弄了不少钱和技术支援,司令,你说你要不要那李部长帮咱海军也从老大哥那里弄点好东西回来?"萧劲光:“你以为老大哥的东西是那么好要的?海军这东西不是那么容易要到的。"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一名身穿便装的战士跑了过来说道:“司令,参谋找到船去刘公岛了。"萧劲光和大许停下了聊天。萧劲光道:"走,去刘公岛看看。"今天萧劲光来威海是为了公务,但是他特地抽了半天时间,准备去刘公岛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