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2/4页)

“但是英国将军不一样,他的用处在更前面。"

彭德怀看着李锐:“怎么说?"

“嗨,彭德怀。我们现在是不是还有从英国买的船在英国人手上?以英国人搅屎棍的性格,他们能那么简单的给我们?”

李锐和彭德怀聊这个的时候,英国的战舰还没到香港,也还没有用战舰为要求来挟持志愿军呢。

但是这不妨碍李锐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英国人。

毕竟看看印度就知道英国有多会恶心人了。

麦克马洪线、印巴分治、强行种族混居等等。

英国人的大缺大德总是会让人眼前一黑的。

彭德怀捏了捏因为没有时间刮胡子而长出来的胡茬,他想了想:“道理好像也是这么个道理。七千吨战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萧劲光等米下锅呢。”

“刘亚楼这空军司令,现在手下也有几百架能飞的战机了。我听说萧劲光出海还要坐渔船。

这不合适,没有战舰我们也无法收复台湾。不指望英国人的战舰有多强,至少能当教练舰训练咱们的士兵掌握现代军舰的基本结构。"彭德怀想的很透彻:“英国人的军舰很快就会到,战士们早一天上船,我们距离建设强大的新中国海军就更进一步,你是认定了英国人一定会拿战舰做文章是吧?"

李锐点点头:“要么是战舰,要么是香港,现在英国人能拿捏我们的就这俩,而咱们可以拿捏英国的东西也不多,志愿军刚刚俘虏的几千英国战俘就是最大的依仗了。"

彭德怀道:“怎么个依仗法。"

李锐坏笑了一声,随后在彭德怀的耳边低语了一段话。

听完之后彭德怀两眼瞪直:"这合适吗?”

李锐道:"简直太合适了!"

"不好吧。"

"好的不得了。

彭德怀,这事儿就按我说的办吧。咱敞开天窗说亮话,能不能让英国人吃瘪就看这了。就算这事会死一些英国俘虏,但那也不是咱弄死的。”

彭德怀也不是一个妇人之仁的人,不然怎么带兵打仗。

所以略一思索便说道:"好,那就按你的意思办。这事儿只有你知我知,你别说出去,没人会知道是你出的主意。

彭德怀临走前重重的拍了拍李锐的启膀,然后对他坚起大拇指道:“从今往后,你要学会爱惜羽毛。下次这种事情,还有之前画那种不堪入目的画册(彭德怀觉得那种色色NTR太挑战底线了)这样的事情,你要让别人来做。"

“今天,你这想法就是我老彭的了。你不要自己跳出来犯傻就行。"说罢,彭德怀一挥手转身就走,都不给李锐继续说话的时间。

布罗迪耶脱掉了自己的军服,穿上了志原军给他们这些战俘们准备的灰色制服,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居然会成为阶下闪这让他非常沮丧。

更让他沮丧的是,他居然是被一群中国人给打败的。

这让一直瞧不起中国人的他非常难受,浑身上下就像是有虫子在爬一样。

唯一能取得一点欣慰的就是美国人输的比英国人还惨。

碧潼战俘营里,关着大约一千五百名英国战俘,四千多名美军战俘,还有一千多名其他国家的战俘。

自从来到战俘营后,布罗迪耶就担惊受怕。不仅仅是他,其他英国士兵都是担惊受怕的。

因为听说亚洲虐俘特别厉害,比欧美还可怕。比如传闻中凶残无比的日本人,他们虐俘一点都不比德国纳粹仁慈。

还有朝鲜人民军据说也是虐俘的好手,就是不知道中国人是不是也是如此。

不过这种担心受怕的日子持续的并不久。

因为中国人好像对虐俘没什么兴趣。他们来战俘营后,就是给他们编号,安排营房。

然后就是给他们分配战俘营管代,让他们在管代的指挥下进行一些基本的体力劳动。

比如说现在战俘营的营房很紧张,很多营房住了很多人。管代就带着他们去砍树,让他们自己锯木头搭木屋。

还有一些人被安排平整场地,听说是以后打算在碧潼战俘营修建一个球场,让他们可以跑步踢球什么的,这让很多战俘感到期待在中国人的战俘营里,每天都很累,有不少体力劳动。

但是大家没遭到虐待,体力工作也只是普通工厂工人的劳作量,算不上特别辛苦。

只是刚好把体力消耗完,省的他们打架闹事而已。原本一切都挺平静的,大家都很习惯这样的生活了。

但是平静的生活在英国佬用军舰恶心中国后被打破。

“英国士兵都听着啊,今天有重要的事情宣布。"战俘营里的一名叫做李夏的指导员拿着大喇叭在战俘营的操场上大喊着。

因为战俘营现在还没完全修建好,也没有合话这么多人一起吃饭的地方。

所以战俘营吃饭,都是让战俘们自己拿着餐具排队打餐后再操场空地上分片吃饭。

或者让他们自己回营房吃饭。

而这名叫做李夏的指导员其实是从曙光基地出来的一名摄影干事转过来的。

因为在基地里,李锐就发现了,这李夏脑子聪明,而目特别有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性格。

所以这次的任务把他给派来了,算是让他发挥自己的长处把。

李夏用学了一年的英语半生不熟的说到:“所有的英国士兵们听着啊,有一个很好地事情和你们宣布,我们国家和英国虽然没有建交,但是有沟通渠道所以呢,可以给你们寄信回国保平安。

这话一出,战俘营里的英国士兵瞬间就炸了。打仗打成这个样子。要说这些英国战士家里人不担心,那是不正堂的,他们也怕朝鲜大败的消息传回国,自己家里人拍惊受怕所谓烽火连三日,家书抵万金,这话放之四海而皆准,现在虽然是阶下囚,但好歹活着啊,而且人家也没虐待自己,自己必须要回家报信,不然的话,想想那个《乔治家事》的故事吧!就是因为乔治没有给家里人报平安,导致回家后老婆都嫁给自己兄弟了,自己可不能这样。

所以李夏这消息一放出来,英国士兵们立刻就疯了。

“需要和家里联系的,找你们组的管代,统计姓名,家乡籍贯,每个人只能报平安啊。

然后你们分组开会,讨论你们要传些什么信息回英国,内容有限啊,你们自己讨论,最后汇总。"李夏拿着大喇叭在操场上一边走一边喊。

很多英国士兵连饭都不想吃了,急忙找到同一个连排的战友去说这事儿,然后又推举布罗迪耶做代表,大家一起开会讨论应该传什么消息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