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这就是阳谋(第2/3页)
这让很多电视机前的观众看的直骂娘,特别是欧洲人。法国南部某个小酒馆内,正在收看这从东德传来的电视信号。
虽然因为传播距离很远了,造成信号时断时续,声音也不是很清晰,画面有时候还会跳雪花点。
但是一个酒吧的大几十号人却都非常专心的看着画面。
一名正在喝酒的中年男人骂了一声:“狗屎的美国佬!”
另一名年级更大点的老者则是说到:“美国佬一直是狗屎,我们早就知道,你不需要强调。”
酒保则是擦着杯子说:“看起来中国人搞得战俘营其实不错。没有虐待我们的士兵。反而是那个美国人很让人讨厌。”
他们都想美国佬得到报应,而战俘营的管教们也开了一个会。
就是为了这群美国军官的。
会议上,战俘营的指导员李夏提出一个建议:“既然美国佬那么喜欢搞阶级制度,不想搞平等化。那我们就满足他们吧。”
于是乎,战俘营把邓肯之流的美军军官全部集中到了一个宿舍之中。
你们去搞阶级压迫吧!都是中校,你们去互相压迫吧!这个决定一出,法国这家酒吧里的客人们一个个笑出猪叫声。
而电视画面里,邓肯和其他十七个美国中校面面相觑。
“你什么职务?”“中校啊,你呢?”“我也是中校啊!”“那我们谁去打饭?”
“谁给我洗衣服啊?”他们想去找其他组的士兵战俘,但是却被其他组的管教给拦下。
“你们先学会平等和干活再说。”在战俘营管教的小妙招之下,这群美国军官不得不开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而之后画面切换,皮耶尔和同伴们搞战俘乐队。
还有管教们对战俘们宣布英国战俘可以发电报等等,这些都记录在了画面中。
尤其是当英国战俘第一次接到电报的时候,背景音乐那种敲锣打鼓的喜庆氛围,把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感染了。
而美军不能发电报的原因,也在电视里说明了,是管教们直接对美军士兵说得。
“因为美国现在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还坚持认为台湾的中华民国为正统。目前中美之间已经没有正规沟通的渠道,所以你们无法发电报。”这个理由非常有道理。
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完全理解。联合国军只有英国士兵能发电报,那是因为英国在1950年承认了新中国合法地位。
虽然没建交,但是两国是可以正常沟通的。其他国家的士兵也不能发电报,都是通过英国士兵转发的。
英国士兵拒绝帮美国士兵发报,是因为美国佬太不是人了。战俘营里,他们可是把美国佬怎么卖队友等等都说出来了。
再加上李锐神之一手的剪辑,所有看这记录片的人。尤其是英法等其他联军国家的人,更会对美国气到不行。
所以当美国佬挑事,并且开展了第一次战俘营全武行,迷你版第三次世界大战后。
英法民众更是气的气血上涌。尤其是挑事的那个邓肯,一开始大家就不喜欢他。
而当这部纪录片随着东德的广播信号在欧洲大陆上开始传播。
很多英法国民对美国对朝鲜战争的态度开始一百八十度的调转。
尤其是战俘家属互助会的家属们,更是闹了起来,甚至要搞游行反战。
而就在英法头疼的时候,中国方面又开始给他们火上浇油。
“出于人道目的,我方愿意将冲突中受伤的士兵交还给贵国。”
“同时,我方也非常有诚意的愿意将所有战俘遣返。只要贵国签订永久性退出朝鲜战争协议,并且公开签署保证书,不向朝鲜战争中的美军一方提供任何援助。我们将送还贵国所有战俘。”
这一份非公开的信件送到唐宁街时,克莱门特首相看完就想要骂娘。
“中国人这是什么意思?他们在挑拨离间吗?”首相发怒的时候,他的幕僚安抚道:“首相,事情还没到最坏的时刻。请您冷静,接下来还有大选演讲,注意您的仪容。”
“现在国内的反战情绪很高,如果让我们的国民看到这封信件,怕是会逼迫着我们同意。
但很显然,如果这个时候不跟随美国的脚步,对我们也将是巨大的损失。没有美国的重建欧洲计划,我们能走多远?”
“其实中国人的这一切都是算计。让战俘发电报,让这种节目播出,他们可都没有问过我们的意见。
而现在他们发了这样一封非公开信,而不是故意发公开信过来,说明事情可能有的谈。”
克莱门特深呼吸了一口气,强压下不快道:“那你觉得这是什么意思?中国人想谈什么?”
幕僚想了想道:“怕中国人现在只想谈一件事,那就是在香港的军舰。”中国北京。
破晓基地内,李锐难得的偷得浮生半日闲,今天下午基地休息。
他搬了把椅子坐在操场边上看大家伙打排球。
基地里的文体节目安排的也不少。
有组织班组之间的篮球赛、排球赛什么的。
现在就是一场女排比赛。
看着年轻充满活力的女生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闪闪发光的模样,本身就挺让人赏心悦目的。
李锐靠在椅子上,一边喝着可乐一边看着排球赛。
陆光达走了过来,调笑道:“嘿,我们李大主任还真悠闲。”
“老陆,活是干不完的。要懂得适当给自己找放松。”李锐慢悠悠道。
“你放松就是看姑娘们打排球啊。”
“对啊,看美好的东西能让人身心愉悦,连寿命都会增长一点。看她们打一个小时排球,我觉得我人生都增长了一个小时。”
李锐吸溜溜的又来了一大口可乐。
陆光达道:“你说你搞得这么麻烦,英国人真的能把在香港的军舰乖乖交过来吗?”
李锐头也不回的说到:“当然能。”
陆光达问:“为什么?”
李锐笑道:“因为英国人最喜欢折中了。你要开一扇窗,他们不同意。但是你要是把他们的门拆了,他们就又同意拆窗了。”
陆光达觉得不对:“等等,这不是鲁迅先生说中国人的吗?”
李锐摆摆手:“不要在意这些细节。鲁迅先生只不过是见过的外国人少罢了。实际上他写的那些文章,讽刺的那些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弱点简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你真以为美国佬和英国佬就强无敌?”
“不过是没人可以刚好拿捏到他们命运的后颈肉而已。现在咱就捏一捏,看看英国人是能死硬到底,还是折中一波。”
“他们要折中,我们拿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