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深入生活了

现在的苏联人均电视机的占有量比起美国来说要少很多。

1951年,美国已经做到了平均每两户家庭拥有一台电视。

而到了1960年,美国做到了每十户家庭平均拥有九台电视的占有量。

相比较来说,苏联在这方面要落后许多。51年,苏联人均电视占有量是每四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到了1960年也就勉强到每二点五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的覆盖量。

相比于电视机的保有量来说,苏联电视台那少得可怜的节目更是让人对买电视这件事提不起兴趣。

苏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每天之提供三到四个小时的节目播放时间。

而且这其中有差不多一半的时间用来播放各种新闻和资讯。

能够用来播放娱乐节目的时段少的可怜。

而且苏联的娱乐节目本身不能说泛善可陈吧,但也能算得上是味同嚼蜡了。

所以别怪苏联人民群众对李锐送过来的各种电影和节目痴迷了。

因为大家实在是没得看啊!这种情况下,当真理报告诉大家今天晚上会播放《碧潼战俘营2》的信息。

自然是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议啊。

因为之前苏联人民第一次看《碧潼战俘营1》的时候,他们就被这种新颖的拍摄方式给吸引住了。

现在这年头还没有出现过这种真人秀的概念呢。

大家看着确实是很新鲜。

苏联电视部门查了查上次播放时的收视率,《碧潼战俘营1》在苏联的首播收视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三十。

重播的收视率也维持在百分之二十左右。

而当《碧潼战俘营2》时隔半个月再次播出的时候,首播当晚,苏联的电视部门都惊了。

因为开播仅仅十分钟,收视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七十五!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收视率,完全是因为这个真人秀的第一集在之前半个月内在苏联群众内的口碑发酵。

对于苏联人民来说现在看娱乐节目少。

而且能看这种英美吃瘪的娱乐节目就更少了!

不仅好玩有趣,还能看着英国佬和美国佬互相群殴,这可是太有意思了。

今天下班后,尤金早早的回家,一点时间都没有耽搁。

回到家后就问妻子:“孩子们都回来了吗?”

“回来了,怎么?”妻子看着尤金一副很兴奋的样子,她有些好奇:“怎么了吗?”

“走,我们去食堂吃个饭,然后去我爸家看电视吧。今天晚上《碧潼战俘营2》播出了。把孩子们一起带上。”尤金兴奋的说到。

两个多小时的真人秀节目对他来说简直就像是庆祝新年一样兴奋。

尤金的妻子也眼前一亮:“哇喔,这还有续集吗?上次结束在英国战俘和美国战俘群殴的情节。我还以为就这么结束了呢。”

“没有,没有。你没看到它的标题里有个“1”吗?有“1”就有“2”啊。快把孩子们带去吃饭吧,吃完饭我们就去看电视。”

尤金兴奋的招呼着妻子。

尤金有一对儿女,儿女双全,算是人生赢家了。

他们一家人去了尤金尤妻子菲欧娜上班的百货商店的食堂吃饭。

百货商店的食堂要比尤金标准件厂的食堂好多了。

虽然价格会贵一点,但是这儿的香肠和奶酪量更大一点,而且吃起来好像也更好吃一点。

吃完饭后,尤金和妻子一人骑着一辆自行车,每人带着一个孩子朝着尤金父母家去。

尤金的爸爸是钢琴厂的高工,生活条件要比尤金好多了。尤金只是个青工,有时候家里想要改善伙食和生活条件只能去蹭自己老爸的。

尤金一家刚到父母家外,还没敲门呢,门就打开了。

尤金的爸爸站在门内说到:“我看了真理报的节目安排表,猜你们晚上就要来。进来吧。”

老爷子笑呵呵的把尤金一家让了进来,孙子孙女更是热情的跑过去和爷爷奶奶亲了一口。

因为他们每次来,爷爷奶奶都会拿好东西来招待他们。这次也一样,因为猜到孙子和孙女会来,爷爷奶奶早就准备了山海关汽水,还有大地牌花生糖,甚至还有一包很不好买的中国产薯片。

这是莫斯科现在最流行的零食。两个小朋友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大人们笑呵呵的看着他们。

“中国人在吃的方面真的太厉害了。我们的工厂生产的零食虽然质量不错,但是口味真的差太远了。”

尤金的老爸看着孙子孙女吃着零食,忍不住感叹一句。

小孙女撕开薯片,递到爷爷嘴边:“爷爷吃。”

小孙子也有样学样,拿着一片薯片递到奶奶嘴边:“奶奶吃。”

爷爷奶奶高兴的吃着小家伙们借花献佛的薯片。

尤金也忍不住说到:“是啊,我现在每次想要买中国的副食品都很难。菲欧娜还是在百货商店上班的,还经常抢不到。”

菲欧娜也颇为无奈:“没办法,中国的零食太火爆了。每一次到店前就被预订光了。全都是各种大型国有企业或者机关军队买下来作为福利发放。尤金,你们厂里为什么没有发这样的福利?”

尤金被老婆问的一愣,然后说到:“也不是没发,夏天的格瓦斯不是挺多的嘛。”

菲欧娜有些嫌弃:“格瓦斯我原来喝着感觉还行,但是喝了山海关汽水之后,还是觉得山海关汽水好喝。

格瓦斯真的太酸了,而且面包味道太重。山海关的橘子味和葡萄味汽水更符合我的胃口。”

“哦,对了爸爸。”菲欧娜看向尤金的爸爸说到:“我给你抢了一件梅花牌的休闲夹克衫。我看宣传图册挺好看的,过两天就到货了,我给你带过来。

还有妈,长江牌出了一个系列的淑女裙,明天宣传图册就到了。我拿过来给你看看,看你喜欢那条,我帮你抢。下个月就能到货。”

尤金有些吃味:“你怎么就给爸妈买,你怎么不给我买件夹克。就给我买了套灰不溜秋的工装。”

菲欧娜忍不住白了尤金一眼:“尤金,爸爸是厂里的高工,妈妈是中学的音乐老师。爸爸会和厂领导开会,还经常出差。

他们的工作都需要体面的衣服。你现在还是一个璇工,你要穿那么高档的梅花夹克干什么?”

“有这个时间,你不如好好的学学技术,想办法先当上你们厂里的小组长。你当上小组长,我就给你买。”

菲欧娜这话说得尤金父母一致认可。

现在中国的梅花、长江、巨人三个品牌已经在苏联打开了市场。

凭借着优良的做工和时髦的设计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也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让中国有钱去支撑新疆今年的棉花种植,以及化工厂对化学纺织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