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斩开个朗朗乾坤(第2/2页)

联想起母亲的遭遇,和在北京那几日李部长对自己的许多教导,张集越发的觉得如孙福集乡和周遭这种腐朽的事务还是一同丢进焚化厂的好。

这也越发的坚定了他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要扫除封建余毒的任务,就从自家开始。

不过张集的演技确实是很好,虽然心里再多愤恨,但是表面上的他却依旧能面不改色的笑着。

面对着前来迎接的族伯、族叔什么的,他也能微笑面对。

这群人看着张集身后带来了四块牌匾并不是传说中的三块。

四块牌匾都用红布盖着,显得特别隆重,这群人脸都要笑化开了。这以后,张家氏族不得在乡里横着走?到时候怕是县里都要给面子!张集从这群人的笑容里就能知道他们的想法。

但是这次注定不能让他们如愿了。

在人群里张集找到了自己的外公张全茂,爷孙相认才是真正的情感流露。

张集眼角的泪水抑制不住。他恭恭敬敬的对张全茂跪下:“外公!孙儿没让你蒙羞。我带着荣誉回来了"张全茂也是泪如雨下,他搀扶起张集后说:"好外孙,好外孙。

你只要活着回来就好,活着回来就好啊!"张氏族长在旁笑呵呵的问道:"张集啊,这些牌匾什么时候挂起来啊。"张集哈哈一笑:"就现在吧。"“好好好”张氏一族人喜笑颜开。

他们在前面带路,去往张氏祠堂。可是在三岔路口,张集直接左拐。张氏族长连忙跑了过来:"张集错了错了,祠堂在那边。"张集挥挥手:“没错,祠堂在那边,而我家在这边!"这一句话呛的张氏一族人脸色有些难看。张集也懒得管他,带着队伍前往自家。

祠堂?呵呵,李部长说了,以后全国的祠堂全都要改成老年活动中心,这东西就让它随风散了吧。

张桂芝和金梅在家中期待着张集的到来。

但是乡里的规矩是有大事的时候女人不能出门。

所以她们只能在家等着。"我怎么听着感觉这吹吹打打的声音越来越近呢?张集是回来了吗?"金梅有些坐立不安张桂芝道:“娘,祠堂在那边呢。应该不是。"“不对,你听。"这个时候张桂芝也听到吹吹打打的声音。两人连忙推开门,只见张集的已经带着队伍来到了自家门前了。

“娘!外婆!张集回来了!”张集对着金梅和张桂芝一人磕了一个响头。

当他抬起头时,地上已经被他的泪水打湿了一片。“我的孙儿啊!"“小集,回来了就好啊!”,?) 母女两人抱着张集就哭成了一片。

外人会关心你在外面立下多少功劳,创出多少事业。

而真正的家人只会关心你有没有吃苦,在外面有没有受委屈。能不能好好回家,至于其他的一切都是附带的罢了。

张家豆腐店从来都没有这么热闹过,感觉全乡,甚至是十里八村的人都来了。

当第一块红布被揭开,彭德怀写的“保国卫民”牌匾被挂上墙壁,乡里的人都发出了赞叹。

第二块红布被揭开,周总理写的“功臣之家”牌匾被挂在“保国卫民”牌匾更上面一点。

张氏一族的人都觉得面上有光。孙福集乡的乡民也觉得光荣。

当毛主席写的“国家柱石”牌匾被揭开,现场轰动了。“了不起啊!张集,你现在是国家柱石了!"“乖乖,国家柱石是不是上柱国的意思?”“张集你当将军了?”张集笑笑不语,让人把这块牌匾挂在更高一点的地方。

现在张氏一族的人,尤其是张族长红光满面。

现在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最后一块牌匾上。

刚刚张集的操作所有人都看到了,越到后面的牌匾分量就越重。这已经是国家柱石了,下面还有什么?大家已经不敢想象了。

“这块牌匾我自己来上吧。”张集接过牌匾,自己爬上楼梯把它悬挂在最高处,高于“国家柱石”。

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这块牌匾,张氏族长更是忍不住道:“张集族孙,快把红布掀开吧,让我们看看这块牌匾写的啥啊!啥还能比“国家柱石”更厉害啊?!”“对啊,张集快点把红布掀了。”

“掀了!”张集站在楼梯上对着所有人呵呵笑道:“好,那你们看清楚了。”

红布掀开,四个烫金大字刻在靛蓝色的牌匾上。

“英雄母亲”一赠张桂芝女士一毛润之。时空在这一刻仿佛按下暂停键。

桂芝刹那间被泪水模糊了双眼。

而孙福集乡的所有人在这一刻仿佛统一挨了一记清脆的耳光。

啪——!又响又痛。站在楼梯上的张集把所有人的神情看在眼中。

他现在只有一个信念:我要化身为剑,给这世道斩开一个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