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连挤奶女工都知道了(第3/7页)

【亲爱的李锐。美国发动了。】

李锐也回了一个非常短的信。

【就是现在,开战吧!】

……

英国,伦敦,米勒主编的大房子。

清晨醒来的米勒主编才刚刚坐到餐桌旁准备享用他丰盛的英国早餐。

他的管家就过来在他耳边耳语了一阵,米勒微微皱眉后点头说道:“让他进来吧。”

过了不久,在管家的指引下,他的助理用着一个推车推着一堆电子产品进来。

看见米勒皱眉,他急忙解释道:“主编,我是个无线电爱好者,喜欢摆弄无线电,用天线收听其他国家甚至全世界的无线电什么的……算了这不是重点。”

助理突然自我打断自己的介绍。

他用一种难以形容的粗暴语气说道:“主编,你必须要听听我听到了什么!”

助理摆弄着他那套复杂的设备,并且在米勒大房子的房顶架上了一个非常夸张的天线。

然后助理开机,在滋滋的电流声和各种杂音之下,米勒竖起耳朵仔细听。

他勉强听到了一些声音。

【滋……滋……英国蓝孔雀……美国绿光计划……准备在欧洲……埋设核地雷……以下是具体埋设……滋……地点与北约……滋……庇护所……滋……】

后面再说些什么米勒已经听不见了,他也不在乎了。

他眼睛瞪的如铜铃,满眼不可置信。

然后他突然转过身来,疯狂摇晃助理的身体:“你这是收听了哪国的电台?”

“东德的。”助理被摇晃的脑子都快散了:“从今天凌晨开始,他们就把信号开到了最大。用多国语言进行广播了。主编,我们的新闻……”

米勒一愣,然后喟然的躺在沙发里:“完了……”

第0章 番外——张重阳的梦

番外不代表本书作者任何观点与剧情走向。

本章作者,书友:CitricAcid

张重阳出生的时候是被捂着嘴的。

老巴巴死死地捂着他和姆妈的嘴,姆妈涨红的脸上挂满了鼻涕眼泪。

“别声太大,晓得不!让日本鬼子听到哒,会来杀人的!”老巴巴低声道,与狠戾的语气不同的是她那悲切的神情。

日本鬼子就在附近不远的地方,隔壁的翠竹当初就是生仔动静太大引来了鬼子,鬼子嬉笑着把脸色惨白的她拖走,再也没回来。

张重阳是在洞庭湖畔长大的。

他们村子只是蜗居一隅,湖的对面是鬼子们驻扎的地方。规模并不大。

张重阳与伙伴常常跑到湖边摸鱼和摘菱角吃,站起来能看见湖面上灰黑色跳跃的江猪。然后发现了江猪的那岸的日本鬼子会哇啦乱叫着去捕捉江猪捞回去吃。看得他很恼火。

张重阳童年里看见的不只是日本鬼子捞江猪吃,还有他们的飞机有时候会飞过头顶。张重阳第一次见会瞧个稀奇,但他姆妈可不这么想,瞧见他不怕死地站路中央看飞机都会一边骂他一边骂日本鬼子,再一边把他拽走。

村里的大人时常说起哪哪哪的地方打起了仗,蒋鬼子又搞什么道道儿,长沙那边被该死的鬼子丢了细菌弹,毛爹爹搞的游击战非常厉害。张重阳虽然没有亲眼见过该死的小日本对他们村轰炸屠杀——甚至有一回瞎跑撞到一个戴眼镜的鬼子,那个鬼子只是怪笑着给了他一块糖就走了——但这不影响他对日本鬼子的仇恨和对抗战胜利的祈望。可他年纪太小了,从小也没东西吃,干干巴巴的,也不能去参军,他还要帮着照顾他的姆妈和大妈妈以及小妈妈,去地里干活和担水。

他的嗲儿当年在打仗的时候带着姆妈和老巴巴逃难,路上把最后一口干掉的馍馍给了姆妈和老巴巴,自己有伤在身,最后饿死了。姆妈自己裹了小脚,逃难的时候磨烂了,没钱看不起大夫买不起药,按土方子拿灰糊一糊最后反正是不流血也不臭了,却也没法干重活,便在老巴巴老掉后带着小张重阳改嫁给大爹爹。大爹爹自己还有两个小老婆,也不嫌弃这娘俩,一样把他养大了,只是本就不富裕的泥腿子家更加雪上加霜,大爹爹为了养活一家子参了军,这份恩情张重阳没齿难忘。

张重阳就这么干巴巴地慢慢长大了。

共产党解放了新中国,红色铺满神州大地,而毛爹爹就是那最耀眼的红星,是所有湖南人的骄傲,也是张重阳的心里的信仰(虽然毛爹不让搞个人崇拜,但百姓不这么想)。

一日,他牵着狗儿从山上打完兔子回来,姆妈对他说,现在国家在株洲招工!你快些去,当个工人!张重阳想了想,当工人可了不起,而且能吃饱饭,还有工资,每个月能有十几块钱,去!姆妈和妈妈那边就让村里帮衬着多照顾,还有自己的那些堂弟妹表弟妹也都大了懂事了,交代安排好,张重阳便出发了。

……

在牛车上晃荡晃荡时,不知是晃晕还是迷糊睡着,张重阳做了个梦。

他梦见自己去到了做工的地方,学了一门手艺,师父曾经当过一阵子兵能识字,带他做工的同时也教他识字和更多的学问。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在即,师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重新入伍,张重阳没能入伍。但也应召坐上了前往辽宁工厂作为有点文化的技术工人的火车。

他梦见自己在工厂里三班倒,战友们将后勤产出视为工人们的战场,不时有人在精神恍惚时被机器弄伤;他梦见美国佬的狗日飞机往国内丢炸弹,大家不再喝凉生水;他梦见前线捷报虽多,但战死疆场的同胞们更多,他们如火如荼生产出来的物资却因美国佬把能过人的平原都犁了一遍,堆在车站像山一样高却运不出去;他梦见全国百姓仿佛回到抗日时,纵然是全球第一大国的漫天炮火和暴雨般的弹药倾斜,前线将士们依然前仆后继为国捐躯。然而死于寒冷饥饿等后勤原因的更多;他梦见自己下班同工友讨论起战士们一群群饿死冻死在异乡的山窝窝里,哭得不能自己……

战争结束后,他去了工厂当技术工,甚至当上了个小车间主任。出差到湖南时,遇见了安排下乡的湖南医学院(后湘雅)知青李淑兰。李淑兰的爷爷在批斗中被拉出去给了花生米,李家在县城里的地很早都没了。

张重阳回到湖南了。那个年代很穷,国内多地还爆发了饥荒,女儿们吃红薯和绿豆汤,脸都吃绿了。他工作之余,会去山上打兔子补贴家用。李淑兰原先还会去教语文,后面不肯再出去,专心在家,唱着诗词给孩子们听。

张重阳养了三位老人,自己的妻子,四个女儿。改革开放后,都有中专大专学历的孩子们去了广东中山,他有了自己第一个孙子;千禧年又有了孙女和小孙子,他去到广东,看到了欣欣向荣的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