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法国的英雄

1951年冬天的欧洲显得格外寒冷。

这种寒冷不仅仅是显示在气温上的,更是一种出于人心上的。

自从把北约在欧洲埋设核弹的计划给揭破之后,欧洲人就觉得很冷了,那种全身发寒的冷。

冷战嘛,不冷怎么叫冷战呢。

五一年接近年末的这一波舆论攻势算是打翻了原本就不算特别团结的北约军事联盟那本就不是很团结的心气。

如果不是迫于苏联的威胁,说不定北约可以直接解体了。

虽然说包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国民众叫嚣着让政府退出北约组织,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等等。

但是很显然,政府的政客们和老百姓想的东西很多时候是不一样的。

他们要考虑政治形式,个人得失,利益交换等等。所以北约集团想要这么轻易的解体是不可能的。

但是原本就是因为苏联的压力而强行聚在一起的北约集团,这一次不免内部出现裂缝。

尤其是法国方面,戴高乐份子超乎寻常的积极。现任总统樊尚已经表现出他的力不从心了,而下一任法国总统很有可能是戴高乐。

因为戴高乐虽然说是和北约集团站在同一战线,但实际上他更多的是个大法国主义者。他一直坚持法国走独立自主的道路,而不是成为谁的依附。

美国集团不可信,苏联集团也不可信,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他们的宣传词,统统都不可信。只有法国人自己才是最可信的。

这是戴高乐的坚持,他的这套说辞自然不会是北约集团和法国内部一些利益集团所喜欢的,但是年轻人就吃他这套。

所以很有可能的是戴高乐或许会比历史上中更早的登上法国总统宝座。

目前丘吉尔已经在伦敦宣誓就职了。如果戴高乐再次上台,同时苏联的斯大林还没去世,新中国主席正处于年富力强。世界政坛忽然之间就有一种风云变幻的感觉。

唯一有些拉胯的就是美国总统了,杜鲁门已经拉了。不管他的继位者是麦克阿瑟还是原本历史上的艾森豪威尔,他们比起这场牌局之前的美国牌手罗斯福都差了很多很多。

不过这些上层建筑的风云变幻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相隔太远了。他们实在是很那去了解这些。

他们更关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

法国,巴黎。

一辆黑色的警察缓缓的驶过街道,街道两旁都是夹道等待的人群。

等待在这的人有学生,有普通的工人,也有一些店主。他们不是在等待什么大人物,也不是早就已经被巴黎市民送上断头台的法皇。

而是在等待一名来自马赛的学生,这一次巴黎市民很安静。

因为巴黎市政府和法国政府都发声,希望市民克制。而且不要再次在大街上抗满国旗让警察充满压力。巴黎警察只是在完成他们的基本工作任务罢了。

所以这一次市民们没有抗着法国国旗上街。但是确有聪明人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裁剪了很多象征法国国旗的红白蓝三色纸。然后将其旋转一圈制作成红白蓝三色相间的胸花。这个代表着法国国旗的三色胸花在巴黎市民之间飞快的流传开来。

他们把胸花别在胸口,代表着法国与他们同在,法国就在他们的胸口。这一日法国的天空下着洋洋洒洒的细雨。但是细雨之中,别着三色胸花的巴黎市民却成群结队的站在通往法国最高法院道路的两侧。

他们在迎接一位法国英雄的到来。

马赛港一声爆炸,炸烂了一座兵工厂,也炸响了法国民众对北约集团的不满之声。

当押解着赛宾等人的警车缓缓驶入这条街道时,街道两旁传来了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

“赛宾!伊赛!茹尔纳!”

人群在呼喊他们的名字,他们正是在马赛炸了兵工厂的六名学生。

马塞方面显然不打算处理,也不好处理他们。所以马赛直接把他们给塞到巴黎来了。原本巴黎也不想处理的。但是马赛市长太鸡贼了,动作太快了。

还没等巴黎那边有反应,就把流程办完了。现在巴黎是不接都不行了。

只不过处理他们是个烫手的事情。兵工厂被炸不算小事,但很显然赛宾他们得到了法国国民的支持。

大家都觉得他们炸的对,就要炸。不仅要炸,法国还要脱北(北约)。

处理这次案件的法官莱纳德也是觉得麻烦,这次事情处理不好他会很难看。尤其是当他看见警车开过的地方,周围楼上有法国市民在窗口洒下代表法国颜色的红白蓝三色纸,莱纳德就觉得更麻烦了。

因为很显然,民众是把他们当成英雄来看待的。尤其是当这六名学生走出警车的时候,周围的市民们疯狂的向他们撒代表着法国的三色花。

再加上马赛方面几所学校的教授联合起来写信保护这些学生,他们甚至还发动了自己的力量。

所以今天的这场判决注定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当冗长的流程走过,举证、辩护、听证、在检举、在辩护……最后陪审团讨论。

在漫长的搞了一个下午之后,最后莱纳德法官宣布赛宾等人炸毁兵工厂赔偿一万法郎。当即就有听审的法国商人表示愿意帮他们支付这一笔赔偿。

于是在赔偿了一万法郎之后,赛宾等人便被无罪释放了。非常儿戏,但是又能如何呢?

当赛宾等六人走出法院的时候,巴黎市民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许多欧洲报纸都把他们昂首阔步走出法院,漫天洒下红白蓝三色胸花的画面记录了下来。

赛宾的内心是激动的,因为他觉得这是一场胜利。不是他的胜利而是一场属于法国的胜利。

“恭喜你们出来了!”一名男子上来和众人握手:“我就知道你们不会有事。走,这些天你们肯定没吃什么好东西,我带你们好好吃一顿。我们巴黎的同学可是很想见见你们呢!”

来的人是赛宾的师兄,目前在巴黎大学进修之中。当初巴黎这边最快声援马赛爆炸事件的就是他师兄带人组织起来的。

六人一路上和那些关心他们的巴黎市民问好,一直到他们上了师兄弄来的汽车,还有很多市民在和他们挥手示意呢。

六人都非常感动。

而师兄给他们接风洗尘的地方并不是什么大酒店高级餐厅什么的。虽然那样看上去很庄重,但是年轻人有的时候未必喜欢这些东西。

很多时候年轻人更喜欢热闹更喜欢和志同道合有共同话题的伙伴在一起肆意玩闹。这就是年轻人喜欢派对的原因。

而赛宾的师兄和他的同学们在巴黎包了一个酒吧,作为给赛宾接风洗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