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帮帮他们
战俘营里要搞工分制度,让战俘们用他们的工作来赚取工分,再用工分来兑换物资。
这个东西是管教们讨论得出的。
因为战俘们既然可以工作,那么工作就是有报酬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都没克扣,只是把工作产生的价值转换成了那些学员的伙食待遇。
作为新中国打算向世界宣传的一个窗口,那么碧潼战俘营自然也不会克扣。
不仅不会克扣,甚至就连准备给战俘们可以兑换的商品都非常丰富。
第一,战俘们用劳动创造了价值,那么按照列宁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不该贪得无厌的剥削劳动者剩余价值。
第二,既然是展示窗口,那么从这个方面也可以向欧洲观众展示在一众不做人的国家里,新中国是有多么的做人。
第三,展示嘛,那么必然少不了带货了!
之前就说过嘛,欧洲那边都是特供版,和中国自己放到电影院给老百姓看的不一样。欧洲特供版加了很多带货的桥段。
简而言之就是三个目的:带货,带货,还是他妈的带货!
所以这一波给战俘营用工分兑换各种商品。可不仅仅是简单的提升福利减少他们闹事的问题。其中还包含着内在的政治宣传和经济目的。
尤其是当镜头在那些商品上一个个仔细扫过,打上各种特写后显得特别的诱人。
因为给兑换的商品可不仅仅全是各种小零食,还有一些看上去明显更好的东西。
虽然说战俘营是给战俘提供基本的衣物和棉袄之类生活物资。但是很显然毛线围巾这种东西不会列入供应保障。也不会有彩色的棉袜这种一看就很骚气的玩意儿。
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商品。甚至包括了在德国现在已经开始风靡的卡牌游戏卡组都有了。
不过售价也并不便宜。按照战俘们的工分来计算。他们要买够四十张的卡片组成卡组,大概需要他们一个星期的工分才可以。
还有其他的各种桌面游戏都可以兑换。
让他们休息的时候玩玩游戏,省得天天打架了。
所以在展示完这些琳琅满目的可兑换商品后,在荧幕前的赛宾等人都忍不住发出惊叹。
“这真的是战俘营吗?”
“战俘工作还给钱啊,这哪里是战俘营啊。”
“对啊,战俘营不就应该是干活干到死吗?”
“所以,相比于很多自诩为文明的欧洲国家。我反而在这个贫穷的新中国身上看见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文明!”
“对啊,而且他们甚至还会组织电影放映给战俘们看。说真的,他们不像是一个战俘营。除了自由受限,还要做一些劳动力的工作之外。我倒是觉得他们这里更像是一个集体活动的夏令营?”
“不不不,更准确的说。这应该是战俘版的集体农庄或者集体农场。”
年轻人是一个还会区分是非对错的群体,等年级更大一点,或者说是在各种利益交换中沉浮许久之后,很多人就只讲利益不讲对错了。
赛宾说道:“这样至少对我们的法国士兵是好的。他们不用忍受虐待,我看见那个皮耶尔和他们组织的乐队在战俘营里很受欢迎。管教们甚至还特别关照他们。”
法国人自然是关心法国人,对美国战俘在战俘营里吃瘪,他们是乐见其成的。法国战俘能有更好的待遇,也是他们所高兴的。
一起参与了爆炸案的双胞胎姐妹中一人开口说道:“其实吧,看他们在战俘营的日常。我甚至觉得他们的生活不错呢。”
是呢,现在节目上正在播出的都是战俘营的日常。真人观察秀节目嘛,也不能总是各种对立冲突。
节奏是要控制的,对立冲突之后会有一段相对缓和的情节来修正。
就像是采取工分制度之后,战俘们的劳动劳热情瞬间高涨。不管是开垦菜地,还是在临时车间里制造各种手工业产品,或者是糊纸壳,大家都很热情。
因为这些努力可以换成真实的工分。当赛宾等人看见第一个战俘真的用他的工分,从管教手上换了一根香烟抽的时候。
在酒吧里的一众法国学生都激动了。
“是真的啊!”
“他们真的把东西给战俘啊。”
尤其是当他们看见法国战俘在工作之后,从管教手里换取到了糖果之后。那些法国士兵们把大地牌糖果吃下去,然后脸上露出笑容。
这些法国士兵竖起大拇指对他们的管教说道:“真好吃!”
“嗯!好吃!”
一天的工作大约只有一百个工分,而一片代可可脂巧克力需要五十公分。只能换两片巧克力?这值不值?很难说,但是对那些战俘来说却是值得的。
因为他们脸上都挂着笑容。
甚至连银幕外的赛宾等人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因为现在放眼全世界,试问哪一个战俘营可以做到这样把战俘当人对待,而不是当成牛马奴隶?
仅仅是这一点就已经是天大的进步了。
甚至莫名的,看着那些法国老乡在万里之遥还能吃到巧克力。这群法国年轻人都有些动容了,有些情绪容易激动的女生甚至流泪了。
赛宾问女生为什么哭了。
女生回答道:“我为我们的战士感到欣慰又不值得。不值得是因为他们为了美国人在亚洲的利益不远万里去打了这一仗。”
“这一仗本来和他们无关,但是他们去了。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因为他们忠于法国。国家一声令下,几千士兵奔赴战场。去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亚洲人打一场不知道为什么的仗。”
“这群和我们一样大的青年,本该可以享受更好的人生。他们中很多人却枉死沙场,活着的也被抓起来当战俘。而他们效忠的法国却被美国人反复出卖,美国人根本就不是值得信赖的盟友。”
“而我欣慰于地球的那一边,那群我们素未蒙面的陌生中国人并不像美国人宣传的那么邪恶。相反,从这些战俘营的记录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是真正来自于文明世界的人。而不是自诩为文明的人!”
“他们可以这样的对待和他们作战后战败的敌人。哪一个国家能做到呢?他们是公正善良的。我实在是弄不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和他们成为敌人?为了美国吗?!”
这名法国女生的话落在众人心头,大家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是啊,为什么要和万里之遥的中国人打仗敌对?
女生继续道:“看看吧,我们的同胞在战俘营里甚至能欢快的歌唱。”
这还真不是假的。荧幕里战俘营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息。除了偶尔有美国人搞事情之外,整个战俘营更像是一个大型的集体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