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给他们难忘的圣诞(第2/2页)

而这样的摇摆不定,让战俘家属们对政府的好感欠奉。

当马修带着礼物来到佩姬家时,已经有好几名其他战俘家属也来到了佩姬家里。

“谢谢你,佩姬。请帮我把这个转交给我的儿子吧。他最爱吃这个牌子的巧克力了。”马修驱车十个小时,带来的礼物是一盒精致的巧克力。

“就带这么点东西吗?”佩姬看着马修:“不多给你孩子带点?”

“不了佩姬,你要横渡大西洋,再从法国前往东德,在东德在坐飞机飞莫斯科在飞北京,最后还要坐火车抵达朝鲜。不能太麻烦你。”中年谢顶的马修有些惭愧:“我已经很不好意思了……”

“是啊,佩姬。我也想去,可是我那个该死的老板!”另一名中年男人愤愤的怒喝道:“他根本不给批假期,如果我走了,那么工作就没有了。而我家里还有妻子、母亲还有一个女儿要养。”

“她们全指着我这份工作给她们糊口,我不能失去这份工作。佩姬,这件毛衣是我妻子织的,这个手环是我女儿编的,请帮我送给我的孩子。”

“佩姬,这是一包糖果,还有一双手套和一条围巾。”

“还有我的,我听说他们在战俘营要干活。这双工靴帮我带给孩子吧。”

佩姬把大家伙的礼物收起来,装了一个箱子。

“还有吗?比如给孩子的信。我一起给你们转交。”

这自然是有的,佩姬也把这些一收好。

当她把一切都安置妥当,准备出发时马修说道:“佩姬,我开车送你去吧。”

“马修,你已经开了十个小时的车了?”佩姬看着马修疲惫的眼神。

马修挥挥手:“那你让我在你沙发里睡两个小时,我送你去吧。你坐长途车去港口太不方便了。这是我们唯一能为你做的了。”

佩姬看看众人,然后点点头:“嗯!”

……

马修的车带着佩姬来到港口,佩姬通过验票口拽着沉重的行李好不容易登上大西洋轮渡。

三等票,位于轮船的最下层。这里没有房间,是一水的大通铺,也没有能窗户,纯靠两个换气设备给里面换气。

浓烈的烟味呛的佩姬直咳嗽。

昏黄的灯泡发出并不怎么明亮的灯光,在三等舱里连光都是奢侈的。

找到自己的床铺,佩姬花了点时间整理行李。

在她旁边,一个六十多岁的大叔突然开口道:“你是去朝鲜吗?”

“嗯?”

“我也是去朝鲜,看我的孙子。我叫麦克。”

“佩姬。”

“嘿,你们也是去朝鲜的?我也是,我去看望我的兄弟。我叫佩恩。”

“真巧,我也是呢!”

大西洋轮渡的三等舱内,不断的有人报出名字,佩姬都没有想过居然有这么多人准备去朝鲜看望家属,更没想道大家都挤在三等舱内。

……

法国。

皮耶尔的父亲准备代表全家前往朝鲜看望皮耶尔。他已经登上了前往德国的班车。

……

东德。

东柏林银行内,大堂经理正在告知前来办理贷款人群各种注意事项。项……

苏联境内,五架运输机被装上临时的座椅,准备作为临时客机使用。

……

而在中国,曙光厂内。

李锐坐在炭炉旁边,一边烤花生吃,一边用钢笔在一个笔记本上写字。

冯石坐在炭炉的另一边,他一边烤火一边笑道:“李主任,你这在元旦节前送我的这个大礼我可是很高兴啊。”

冯石所说的大礼,自然是李锐搞的这一出战俘营探亲事件。这一波恶心人的水平甚至更甚于之前的核弹计划。

但是很显然,李锐对于战俘营探亲事件的规划还没结束。

他头都没抬的说道:“老冯这才哪到哪啊。我知道你对没能参加抗美援朝是有些遗憾的。你也一直牵挂前线战事。”

“你这次去新疆怕是没有一两年甚至两三年是完不成任务的。为了让你更安心一点,我觉得在你走之前,让你彻底放心下来。”

冯石从火塘上抓了一把花生,他笑眯眯的把花生拨开,甚至还把红皮搓掉然后在递给李锐。

“那我听听李主任还有啥大招,让我彻底安心在新疆工作的。”

李锐也不客气的接过冯石剥开的花生。他说道:“放心,你这把花生不白剥。老冯,你是了解我的,打仗我不行。但是搞文宣,你们不行。”

“这样,我准备在朝鲜搞一波文艺汇演。”

“给我们战士的?”

“不不不,给美国佬的。”

“嗯?为什么?”

李锐笑了:“老冯,你可知什么四面楚歌的典故?1951年的圣诞节,我会让美国人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