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带上妆好戏开场

今日晚上,中国商城显得格外的热闹。因为之前梅兰芳在柏林电台的宣传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作为东西对峙的重要堡垒,东西柏林在文化上的对攻一直是没有停过的。只不过在历史上之中,苏联在这方面可谓是一败涂地。

倒不是说苏联搞的古典乐、芭蕾舞、音乐剧不好。关键是在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静下心来去慢慢欣赏这些东西的。

而且欣赏这些东西是需要一定门槛的。这种门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跨过去的。

之后欧美开始流行摇滚乐,尤其是在历史上的时代里欧美在之后的二十年来横空出世了许多堪称流行巨星的人物。

不管是猫王、约翰?列侬、皇后乐队、迈克?杰克逊还是各大摇滚乐队等等。那种高质量且井喷式的爆发出了一大批流行巨星。这是前所未有的,在元时候的后世也是如此。这批人井喷式的爆发过后,欧美也陷入长久的沉浸。

甚至可以说,这批人沉寂之后,欧美在流行文化领域也陷入到了比烂的状况中。

冷战虽然残酷,但也当真是人类的一场催化剂,不仅仅带动了科技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新音乐新艺术的蓬勃发展。

历史上的苏联在这方面当真输的不冤。

如果说交响乐、芭蕾舞等需要一定门槛的艺术是欧美人精神上的高级牛排的话,那么流行乐摇滚乐就是普罗大众每天都需要吃的面包了。

牛排虽好,但也没有人天天吃,会腻味的。但是面包是所有欧美人都离不开的。

而梅兰芳带人做的几次快闪,演唱的都是不同的歌曲。这种新潮又流行的表演形式,立刻吸引了大多数老百姓的注意。

因为柏林的老百姓还没忘记上次中国商城开业的时候红色乐队唱响柏林时的景象。

之后红色乐队推出了他们的黑胶唱片,两张黑胶唱片一套,一共收入了十二首歌曲,在柏林都卖疯了。其实不仅仅是柏林,伴随着各国人们的交流,很多红色乐队的盗版唱片业流入到了西欧的市场。在这里不得不点名一下现在欧洲最大的地下文化商人拉姆和他的专业团队了。

而红色乐队在之后就没有在柏林出现过,这让很多喜欢听他们歌的柏林市民大为失望。

倒不是他们不表演了,而是上次在中国商城开业的表演上,红色乐队暴露出了很多缺点。当时藏在后台的文化干事录像了表演现场的录像,带回去给李锐看过。

李锐只能说魏靖兰和乐队的配合和表演都有问题。只不过他们占了一个“新鲜”,柏林的观众没有停过这种演唱的方式,所以他们的问题没被抓住。但是有问题不能不解决。

所以商城开业后,红色乐队就被李锐召回来了,让他们闭关修炼。练习唱功、乐器、舞台表演,每天练。也就是抽空录了一次黑胶唱片,其他时候基本都在练习。

晚个半年一年在出去表演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不是经纪公司,并不靠大明星去收割观众的韭菜。

甚至出于未来的考虑,李锐还派人去教红色乐队外语。

不过红色乐队倒是可以潜心在北京好好学习提升自己,等待下次出关的时候来凤鸣世界。

可柏林的老百姓们停过红色乐队的歌曲后,很多人都觉得欧美的流行乐有些无聊和寡淡了。现在欧美的摇滚还没成势,红色乐队的流行乐简直是降维打击。

而梅兰芳的一嗓子,又把柏林老百姓的兴致钩上来了。大家需要一些东西来解解渴。

尤其是梅兰芳在电台里还说了,在中国商城的时装秀上,他也会带着来全新的表演。

很多柏林老百姓就是为了听听那不一样的音乐他们都会来。

就像是威廉,他就来了。他给自己的闪电250加装了一个后座,这样方便他在有需要的时候带着老妈去菜市场买菜。

嗯,是老妈强烈要求的。

“这个摩托是个单座的,你买来有什么用!家里要你临时带个人你都带不了,真是的!”面对老妈在家里这样絮絮叨叨的念叨,威廉还能怎么办呢?找闪电4S店的人给自己加装一个后座吧。虽然这样一来摩托的样子没那么好看了。

但是至少老妈不念叨她了,虽然她嫌弃现在天气太冷了,不肯坐威廉的摩托摩去农夫集市买菜。

所以威廉虽然加装了一个后座,但是第一个坐他摩托车后座的不是老爹(因为老爹有汽车),不是老娘(老娘嫌冷),也不是老姐(老姐怀孕在姐夫家养胎中),而是厂里的同事。

伊娃松开扶着威廉的腰,从摩托的后座上下来,脱掉头盔散出一头如金丝般的秀发。

“会不会很冷?”威廉接过伊娃的头盔挂在车上,同时说道:“我妈就嫌弃这个天气坐摩托太冷了。和她说可以带她去买菜,她要么等我爸有空开车带她,要是我爸没空她情愿走路。”

伊娃笑到:“还好啊。你能想到请我来看时装表演就很不错了。”

威廉疑惑:“啊?我吗?”

伊娃不解的看着他:“怎么?”

威廉挠挠头:“没什么,快点走吧。等会儿怕人就多了。”

正在不远处,四名染厂女工也是伊娃的朋友们正手挽着手远远的看着威廉和伊娃两人进了中国商城。

“还好,看起来威廉也没有傻到头。”

“呵,看见我们的伊娃,就算是个傻男人也该精明点啦!”

“快走吧,快走吧。我们好不容易搞到的票可是不分前后排的位置,在不进去就只能坐在最后排了。”

“对对对!”

染厂四小天鹅迈着轻快的小碎步往里走。

这次的时装秀是在中国商城内举办的。商城内有一个小广场,如果按照中国人的说法的话,那就是个天井。不过这个天进有点大。

老欧洲的房子很多都有类似的设计,以四面合围的方式修建建筑,建筑中间在保留一大片空地,作为建筑内侧的采光和内花园。

今天这里已经被完全布置了起来,设计成了一个舞台。而沿着舞台外则设置了很多座位,并且考虑到让后面的观众也有比较好的观看体验,所以设置了阶梯座位。

并且在二楼和三楼朝着舞台的方向也设置了座位。这样一来,这场大秀可以一次性容纳一千多人。

这对于时装秀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现在这个年头欧洲早就有时装秀了。但是时装秀嘛,一般都是设计师啊,明星啊,或者是有钱大佬们内部看看的东西。

一场秀能设置两三百个座位已经是顶天了,很多时候甚至还没三百个位置呢。普通人根本没可能去现场看时装秀,最多就是在杂志或者是电视节目上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