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战争已经开始
(番外会更新,不过估计时间要到晚上十二点前吧。毕竟每天两更已经要了老命了。)
玛丽莲·梦露乘坐着飞机飞抵柏林的时候,她已经有些疲乏了。
在飞机上除了她之外,还有其他好莱坞大名鼎鼎的影星。比如奥黛丽?赫本,比如马龙·白兰度等等。
现在的好莱坞明星还不像历史上后世那么浮夸,有钱的巨星随便就可以买个私人飞机什么的。
第一现在飞机很贵,保养飞机更贵。第二现在好莱坞明星的收入也没有历史上后世那么高。
所以这一架从美国出发,由几大电影公司包机下来的大飞机就是这些好莱坞明星的跨国出行方式了。
当然,好莱坞向来是分三六九等的。如梦露、白兰度、赫本这一类的一线大腕有资格坐在飞机最好的头等舱里,每个人都有独立且可躺平睡觉的宽大座椅。
并且飞机上还有独立厨房为他们供应更好的饭菜。(注:五十年代安全意识还不高,飞机上可以使用明火煎牛排、煮意面、甚至有的航空公司推出过在飞机上的现烤披萨套餐。)
“瞧,机场上等着欢迎我们的人可真是不少啊。”快到柏林机场了,马龙·白兰度已经可以远眺到机场下面的欢迎人群了。
五十年代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时代,因为航空管理不严格以及机场管理不严格,甚至不止一次出现过在机场跑道尽头有大量人群接机的情况。
而这次也是一样,机场的跑道尽头已经有很多人举起横幅和立牌画像,在那里欢迎着这群好莱坞明星们。?
这个年头美国流行乐的影响力远不如美国电影在欧洲的影响力,这是比利·哈利(西柏林购物节上灰溜溜离开的流行乐手)完全享受不到的待遇。
虽然说现在很多欧洲影评人不待见美国电影,但是美国电影简单直接的叙事风格还是很能引起普通老百姓喜欢的。因为美国电影大多数都挺直接的。
要么黑帮干架,要么警察抓坏人,要么就是俊男美女谈恋爱。更或者是一边有黑帮干架、一边警察抓坏人,同时还有俊男美女谈恋爱。
反正是怎么热闹怎么来,普通人喜欢看就完了。
毕竟看文艺片的人虽然一直都有,但也一直都少。
“下面的人可真的不少。看起来我要好好打理一下我的发型,要好好注意我的形象。”马龙·白兰度开始给自己梳头。
奥黛丽在一旁说道:“马龙,你觉得这次你的电影会在欧洲受欢迎吗?欧洲影评人可是一直都不太喜欢你。”
马龙·白兰度带来的电影是他的新片《飞车党》。对于这部片子,他有着异乎寻常的信心。
“当然,我当然相信。这是一部激情四溢的电影。能让观众们感觉到我的热情,和不一样的震撼。”马龙·白兰度信心满满。
作为知名影星,马龙·白兰度在历史上的后世,最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的角色大概是《教父》中的唐?克里昂。
不少很喜欢他,但是他在这个年级可不怎么受欧洲影评人的欢迎。因为很多人评价他表演呆板,面容僵硬,只知道硬汉耍帅,演技没有深度。
简单来说就是他是个偶像派,而不是实力派。
全靠卖弄他这张脸和一身腱子肉来博取他人的欢心。
或者说马龙·白兰度、玛丽莲·梦露、奥黛丽·赫本三个坐在一起的好莱坞大明星,现在基本上都是被贴上这样的标签。
奥黛丽和梦露相对无话。一直到飞机停稳在柏林,一行人在机场跑道尽头就遇见了那些热情的影迷。
当然也少不了拿着闪光灯和相机的记者们。
梦露小姐,您能谈一谈你在新片中有什么突破性的表演吗?”看似温和的问题,实际上是想问梦露有没有脱的更多。
“赫本,赫本看这里。我们给你拍照!”记者们总喜欢追逐赫本拍照,因为她的静态比动态好看的多。
“白兰度!听说你的新片将是一个以犯罪为题材的电影,能谈谈吗?”马龙·白兰度也自然有记者提问。
原本是一片祥和的气氛,记者们问着问题,影迷们追星要签名。几个大明星和电影导演面带笑容。一切都是那么的岁月静好,一直到一个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打破了一切的平静。
“听说中国人正式向好莱坞电影宣战了,请问各位有打败中国电影的信心吗?”一个带着眼睛,身穿着英国常见猎装的中年男人拿着笔记本和钢笔问道。
他锐利的眼神扫过在场几名演员明星和他们的导演。
马龙·白兰度明显不悦,脸上的火气抑制不住。
奥黛丽?赫本皱起眉头。玛丽莲?梦露嘴角微笑,神情值得玩味。
而他们的导演则对男人露出了并不友善的眼神。而这个男人正是远道而来的贝尔主编。
独角兽日报是个小报嘛,自然是要学会抓热点。而报社里最会抓热点炒新闻的就是贝尔了。
《飞车党》的导演瞪了贝尔一眼,决定不理会贝尔。其他人似乎也是这样打算的。
而一见他们不理会自己,贝尔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堂而皇之的开始写作,并且大声念道:“刚刚落地的好莱坞大导演和明星们对自己的到来并没信心。他们甚至不敢正面回应对中国影片的态度。一种输不起的气氛正在蔓延……”?
伴随着贝尔的大声朗读,周围的很多媒体记者一拍脑袋,妙啊!这位仁兄是个妙人啊!要是只是单纯写某某明星下了飞机,这种新闻谁要看啊?
但是他这种就很好了,话题一下子就起来了。
毕竟电影之间的大放厥词又不涉及政治问题,应该是可以过审的。
于是很多原本打算写正常内容的记者们都开始奋笔疾书改写标题了。
这一下可不行啊,于是几个大明星的经纪人都示意明星们不要乱开口说话。而电影导演则必须要出面解释一下。
《飞车党》的导演说道:“你不要胡说八道,我们什么时候说过对中国电影输不起……”
他的话还没说完呢,那边贝尔又开始边写边念:“拉斯洛(飞车党导演)导演和其他人相比则显得信心十足,他表示输得起。”
“你不要断章取义,我的意思是我们还没比,不,我的意思是这是电影,不是擂台拳击!”
“拉斯洛导演以拳击的方式比喻中国电影的来势汹汹,但是很显然,他们并不打算站在同一个擂台。也许战胜空气更简单……”
飞车党的导演拉斯洛快要气炸了。小报太缺德了!他明明不是这个意思!
但是小报哪管这个啊,标题党就是要标题怎么耸人听闻怎么来啊。不然怎么博取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