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同售价(第2/2页)

六百九十九美元,需要一个纽约有一份正式工作的工人工作四个月才能买得起。

这毫无疑问就是一种奢侈品了。

石家庄市长和701的厂长都为这个定价而咋舌。

实际上在李锐定下这个价格的时候,他也遭受了中央的质疑。

就连总理都跑过来问:“会不会定价太高了?699美金,这已经超出这个世界一般人的消费实力了。”

李锐却道:“总理,这一点不用担心。如果真的销量不好,了不起降价便是了。这可是超越这个时代的高精尖产品,这个不算贵了。以后我们还会推出带录音功能和外采功能的机型。到时候也许要卖到过千美元。” “这种东西有技术壁垒的。不管是生产磁头里面的七十多道复杂工艺,还是随身听里复杂的机械结构,亦或者是耳机里面的震膜技术,这里面的技术壁垒就算是美国也不可能轻易打破。” “就算是他们要仿制,也需要最少五到十年的时间,并且要投入天价的资金进行研发。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他们还没仿制成功前赚超额利润。

等他们仿制成功开始量产后我们售价直接腰斩,逼迫他们的企业失去生产的利润。甚至让他们投入的研发费用都赚不回来。”李锐的目标很明确。

垄断时期的超额利润必须要吃到嘴里。

等到随身听市场开始群雄逐鹿之后便直接腰斩价格,让欧美厂商无利可图,随后便是着手推进更先进的CD系统。

而至于这个随身听会不会有人买?李锐并不担心。

就在战俘营奥运会完全结束之后,包括大学生运动会结束之后。

中方代表向四国大学生和所有前来战俘营报道的新闻媒体代表送上了一份礼品。

礼品很简单,就是一个便携式收音机和随身听外加五盒音乐磁带的礼盒套装。

当刚拿到礼品的时候,大家还有些懵逼,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的。

而当中国代表告诉这群人这两样东西的用途之后,所有人都轰动了。

什么?这和巴掌一样大的东西是便携式收音机?

这个和巴掌一样大的东西能播放录音磁带收听音乐?

大学生也好,媒体代表也好,他们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而当苏联大学生代表安德烈迫不及待的打开礼盒,取出随身听戴上耳机,并且插入一卷红色乐队的磁带启动机器后。

他的瞳孔开始地震,一种颠覆了他二十多年人生概念的音乐传播模式和机器在此刻悄然立于世间。

而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伴随着大学生和媒体的回国……一场关于中国收音机和随身听的地震将波及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