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前震怒

广东自古以来都不算是一个产粮大省,就算是湛江水稻研究中心开设在这里,广东也不大可能成为中国的产粮大省。

因为广东的地块实在是一般,丘陵太多,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

研究中心设立在这里完全就是看中这里的气候。

国家还规划了以后要把水稻研究中心往海南放一个。

现在没搞过去是因为现在的海南基础条件太差太差了。

海南夏天是会热死人的。这个热死是物理意义上的热死,就像是东北说外面能冻死人也是物理意义上的冻死,而不是形容词。

本地人稍微好点,毕竟这么多年下来习惯了,身体有了一定的调节能力。

如果是北方人骤然去海南过夏天,而且还没有空调和电扇的情况下,一年能热死多少个?想都不敢想!

在湛江这个地方一个夏天就很多人热到中暑虚脱了。

袁隆平就虚脱呕吐了两次。虽然说广东不是产粮大省吧,但是生产经济性水果却是不错。

因为地理和气候合适。历史上也是如此,广东生产的香蕉、荔枝、菠萝、山竹等等热带水果也是畅销全国各地。

原本这些经济性水果在解决人们温饱之前都不会大面积种植。

毕竟人都吃不饱饭了,你种这么多水果顶什么事啊?但是本时空不一样,徐闻菠萝馋的苏联人那叫一个流哈喇子啊。

中苏贸易之中,菠萝罐头创汇可是很厉害的。就比如说前不久的莫斯科政变吧。

很多小兵是莫名其妙的被拉去的。事后得到风声,很多基层士兵和士官都心怀忐忑,害怕自己也要被拉去种土豆了。

当然,斯大林不会惩罚这些啥都不知道的小人物。

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避免他们被有心人再次煽动起来。

斯大林特别下令国家储备部门给他们下发了一批菠萝罐头。

吃到菠萝罐头的那一刻,大家的心里都平静了。瞧,食物的作用有时候就是那么强大。

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这永远是第一位的。

一碗羊汤就能灭亡一个国家的故事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所以斯大林即便是感觉到了现在苏联对中国在轻工业和副食品上有些过度依赖了。

但是他也没有办法。苏联在影响中国的同时也在慢慢被中国影响。

就算是莫洛托夫去了西伯利亚主持中苏贸易也改变不了这一结果。

斯大林也没有勇气斩断这一切。他要是真的斩了,他或许就没办法再当人民口中的伟大领袖了。

甚至于在政变之后,斯大林为了安抚社会上的情绪,一连颁布了好几项举措。

包括向市场上投入了更多的酒、汽水、糖果、罐头等等。

这些东西能快速安抚社会上老百姓的情绪。

但是这些东西都是哪里来的呢?不问可知。无论谁主政,吃这件事都是不会变的。

就像是去年徐闻菠萝进入苏联市场后造成了海啸一般的反应。

为了满足国内的需求,苏联非常难得的一年内追加了三回预算,都是为了投资徐闻,让徐闻扩产。

菠萝罐头厂建设了,浓缩波萝汁厂建设了,菠萝糖厂建设了,菠萝点心厂也建设了。

新鲜菠萝的包装厂也建设了。

连带着带动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工厂一起建设。

依托菠萝,徐闻提早了几十年开始了它的发展之路。

原本默默无闻的徐闻一下子成为了周边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徐闻的菠萝产量开始爆发性提升。这里种植的可是四季菠萝啊,产能真的上去了是很可怕的。

目前国内对水果的需求不旺盛(没吃饱前大家顾不上这个,而且酸酸甜甜的菠萝一吃就更饿了)。

现在的徐闻有一个菠萝与热带水果研究中心,和湛江的水稻研究中心是兄弟单位。

里面很多工作人员都是同一个农校出来的。

两个单位算是互补吧,这边水稻好了就送一些大米过去,那边菠萝或者什么水果好了,就送一点水果过来。

当然菠萝是最多的。毕竟名字就叫菠萝与热带水果研究中心嘛。

袁隆平他们的学长姜磊每次都是负责运送菠萝的。

最开始袁隆平他们刚来湛江的时候姜磊送菠萝来,大家可高兴了。第一次吃菠萝,大家新鲜没吃过啊!

送来的都是田间熟的菠萝,不是那种青菠萝放熟的那种,这种自然熟成的菠萝甜度更高。

但是吧,好东西不能多吃,吃多了谁都遭不住。就像是现在这样,姜磊让司机师傅把车开到水稻中心的院子里……

然后把水稻中心里的那些师兄师弟师姐师妹都喊了出来。 “都是要熟的果子,可甜了!我算好了,差不多每人可以分到十八公斤!大家赶紧吃啊!”姜磊热情的招呼着。

但是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都垮着小脸。

没错,菠萝好吃,但是吃多了太难顶了。荔枝吃多了有荔枝病,菠萝吃多了也有菠萝病阿!

什么口腔溃疡,什么胃酸反胃都是家常便饭。

一名师姐看着黄澄澄的菠萝,她忍不住的说道:“小姜你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每次你们地里快熟的菠萝就全摘下来送我们这。反正烂在地里也是烂,还不如送我们这当人情。再从我们这拉走大米。这买卖合算啊。” “菠萝熟了放不了三五天,水稻熟了成稻谷了可以放三五年。你是稳赚不赔啊。”

姜磊挠头道:“呵呵,师姐,这话不能这么说。这是物种特性啊。菠萝就是只能放这么长时间。再说了,我拿地里熟的,它不是甜吗?” “呵!那你咋不拉你们工厂生产的菠萝点心过来。那个能放一年,还更甜呢!”另一名学长打趣道。 “这工厂我说了不算啊!”

姜磊摊手到:“我要是工厂说了算,那必须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每人十八公斤点心!” “得了吧,那些点心还要出口赚外汇呢。一公斤点心能换几十公斤化肥回来啊!几十公斤化肥能肥多少田,养活多少人啊。”

袁隆平没有和姜磊打趣,而是找来了麻袋,招呼众人把菠萝都给装起来。 “不过你别说,菠萝这东西还是可以的。我们中心的厨师好学,最近上面发了一本简易西餐的教学指南。我们厨师倒是学会了一些菜。里面就有用菠萝的。” “哦?这感情好。”

姜磊眼睛一亮,因为徐闻那边一直有几名苏联技术员帮中国这边兴建工厂,调试食品流水线什么的。

从北寒带来差不多热带的地方,这几个苏联人都要热吐了。刚来就想撂挑子回去,因为太他妈热了,晚上睡觉都是一身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