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无题
老罗办公室里,老罗看着哭哭啼啼的李玉,他也在头疼呢。
刚刚罗厚才把家里的烂事都和他说了。
对此,老罗只能在心里表示,这事情一点都不出乎预料。毕竟,在广东这个地方类似的事情不能说屡见不鲜,只能说是时有发生。
这地方宗族势力厉害啊。
最擅长的就是把宗族和他人捆绑起来。
广东这个地方当年抗日的时候也是出了不少英雄的,比如东江纵队的那批人,还有刘黑仔这样在后世颇为有名的游击队成员。
不过老罗有时候在想,幸亏刘黑仔死的早……要是他不死在解放战争中,那么战争结束以他的功绩必然是要晋升成一地大员的。
到时候他刘家各种牛鬼蛇神都来了,到时候刘黑仔对待他们还能不能和他对待日本人一样下手无情就很难说了。
不要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老罗的人武部就是处理退役退伍战士、指挥员在地方转业工作的重要部门。
他已经处理过多起类似的事情了。 “没有想到李有才这么心急啊。这事儿他这是打算生米煮成熟饭了。” “他做的还真隐秘,事前我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就知道你们镇上有大户可能会找你联姻。
原想着他们怎么着也要等你到家了,然后再和你面谈吧。等你知道这些事儿了之后,我打算找你谈话的。这李有才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啊。”
老罗心有余悸的挠了挠头。
在这之前他确实没有得到消息,就听说罗厚才在当地成了香饽饽,上门说亲的人踏破门槛了。
原本想着就等着他和那些人接触后,组织上再找他谈话呢。谁能想到这李有才剑走偏锋,来了个白虹贯日一招直取心尖。
怕也是自己之前多次找那些本地出现的优秀青年(退伍、退役、或现役探亲士兵指挥员)谈话,搅黄了很多他们觉得不错的婚事,现在他们也开始提防了。 “罗部长,你给我交代一个实底。李有才到底有没有问题?”罗厚才看着老罗。
老罗看了看罗厚才,又看了看正在抹眼泪的李玉,随后说道:“这个嘛,我也不清楚。我不是分管这片的。但是罗厚才,你也应该知道李有才家庭成分不好对吧。” 49年建国前后,中央政府就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土改与成分划分。
成分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土改的进行。
次要目的就是在政治审查中特别注意。
李有才被定的成分是资本家而不是地主,因为他在汕头有一个火柴厂。
火柴厂明显比他乡下的那些田地有价值多了。
建国后他积极配合公私合营,从明面上来说,李有才虽然是资本家,但是挑不出一点问题来。
老罗这个身份的人是不能在人面前讲市井闲话的。
所以他只能用官腔把这些东西说出来。 “他要真那么问心无愧,他这么急把他女儿嫁过来干啥?”
罗厚才不傻,毕竟指导 员李延年和他说的东西他都记得呢。大族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联姻了,而每一次的联姻都是带有目的的。
老罗对此只能嘿嘿两声,不好说,至少当着这个女子的面不好说。 “老罗,你得管。我回来的时候说好的,你说有什么苦难都帮我。” “这李玉我是不能娶的。我才第一次见她。但是我现在也不能把她丢回李家,李家怕是……总之你得帮我!”罗厚才欲言又止。
老罗知道他没说的部分是什么。这些向下落后的老封建们,最擅长的一件事就是逼死一个女人,竖起一个贞节牌坊。然后站在贞节牌坊的道德制高点上对人进行批判。
说句不好听的话,把李玉献祭成一座贞节牌坊可能对李有才的价值更大。
哪怕现在新中国没有贞节牌坊了,但是那些人心里的那座贞节牌坊却是拆不掉的。
老罗也头疼呢,这李玉怎么处理。 “厚才哥,你就让我跟你吧。求你了。直在抹眼泪的李玉突然抓着罗厚才的衣角。” “松开,松开!男女授受不亲啊。你松开。”
李玉现在几乎是要抱上来了,罗厚才不敢使大力挣脱开。
就他的力气,李玉这细胳膊细腿的搞不好就伤了。而且对方是女的,罗厚才也不好抓着发力啊。 “老罗,你帮帮我啊!”老罗能怎么办呢?
只能赶紧去喊两个女文员来帮忙啊。大家都在头疼该怎么处理李玉呢。
被喊来的女文员中一人认出了她。 “欸!你不是和我家小竹一起念高小的李玉吗?小竹还念叨,你这学期怎么没去上课呢,你怎么在这?这寻死觅活的是怎么回事啊?!”
(注:建国初期,很多人十岁甚至十二岁才开始念小学也正常,小学念完就十七八岁者比比皆是)李玉抬头一看,是个自己熟悉的人,她再也坚持不住,抱住那个女文员大哭道: “大竹姐,大竹姐,你帮我找纳兰老师,让她救救我。我还想读书上课……” ……
镇上,李有才家。李有才这名字取得是土气了一点,但是人却不土气。
如果按照中国古代的士绅标准来衡量,他不仅仅不是乡下的土地主,甚至颇有些文人风范。
就像是现在他在书房练字,一手苍劲的飞白写的龙飞凤舞。写的正是主席的诗词《长征》。
当写到【万水千山只等闲】时,他的儿子李飞敲门进来。 “爹,那罗厚才不识抬举。大闹了现场,李玉怕是会被赶出来。” “哦。”
李有才淡定拿的哦了一声,仿佛这事儿没有发生一样,他自顾自的说道去,“从柜上支些钱。” “爹,现在支钱干嘛?” “快过年了,咱们乡亲还有些人穷的过年怕是肉都吃不上。去肉联厂联系一些,割些肉回来,每家能分个三两半斤也够他们感恩戴德了。” “爹,我们现在家里日子时一年不如一年了,就靠厂里那些分红了。你还要把钱给外人花……”
李飞的话说了一半,他说不下去了,因为李有才瞪着眼睛看着他。
身高一米七五,在此时广东地区算得上时高大的李飞瞬间怂了。 “我叫你去,哪有那么多废话。钱没了可以再赚。咱们家的立家之本只要不丢,就永远可以东山再起!”
李有才一指书房上挂的匾额,上写着:乐善好施。李飞撇撇嘴,但是不敢说什么,他出门去办事了。
李玉的事情自然有李有才的考虑,自己是不用管了。李有才还在书房继续练书法,就在《长征》要写完时,李飞又进来了。 “你一天到晚就没别的什么事了吗?”
李有才有些隐隐的怒气。
李飞连忙道:“爹,不是我打扰您练字。是李玉那个小学的校长纳兰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