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密谋(第2/2页)
“叫什么男女自由恋爱。什么父母之言未必要听。什么愚孝不是孝。呵,在我看来都是些狗屁不通的玩意儿!” “对对对,张兄说的是。这些所谓的新学,大逆不道啊。原本我想写几篇文章驳斥,可惜相熟的报纸和杂志都被《曙光》《朝闻》挤兑的破产倒闭了。”另一名留着山羊胡的中年人无奈的说道。 “其实像李兄这样,想把女儿嫁出去攀附战斗英雄的高枝是没有错的。可惜人家不吃这一套啊。一点脸面都不给你留啊。”
山羊胡男子说话有些刻薄。李有才脸色一凝,但随即放松,呵呵笑了起来:“齐兄说笑了。人生在世,不为自身谋也当为子孙谋。”
“各位不妨看看,如今这新中国,我们还有为子孙谋的机会吗?不瞒各位说,我的火柴厂是公私合营,按照政府指定的驷马分宗原则,1954年年底是我最后一次领取分红。领完之后,这火柴厂就算是政府赎买过去了。我李家就一点产业都没有 了。”
“想必各位都是如此吧。土改的时候咱们田地被收了,公私合营咱们的产业也被收了。这政府是不给我们活路啊。咱们当年可都是支持新中国政府的啊,他们这是过河拆桥啊。我们难道不要自己想出路?”李有才如此说着,说的信誓旦旦,而目说的也不算是假话。
因为在民国时期,蒋介石统治时除了他的基本盘浙江财团赚了个盆满钵满之外,其他地方的商人和地主就很难说了。千古第一人的蒋介石可是以残酷封建的手段统治旗下百姓、地主、商人等等阶级。百姓就不必说了,他的苛责甚至能将地主和资本家阶级都被逼着投共。李有才等人就是当年在民国时期被逼着投共的。因为不投共,不让新中国政府上台,他们这些乡间小地主小资本家能被蒋介石活生生吸血吸到死。民国地方官员之贪婪于基层治理之混乱,纵观中国建立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至今两千多年来所罕见。
对于李有才这些人来说,他们知道投共之后他们日子不会好过,但是没办法,民国时他们更不好过,甚至会死。当时他们投共了,站在他们的角度不过是想着先喘口气,然后再说。新中国建立了,和他们一样的地主也好、资本家也好,他们自觉自己也算是有从龙之功。这共产党也要讲人情吧,怎么着也要对自己这些从龙功臣网开一面吧。结果没想到,一视同仁啊!其实这也是他们自己瞎想罢了,政策在一开始就讲的很清楚了,只是他们对自己抱有不符合实际的期待罢了。原本就告诉他们会发生什么事情了,也告诉他们新中国要消灭剥削阶级,他们可以参与劳动,以劳动换取收入。甚至考虑到他们主动公私合营工厂,可以在工厂里给他们安排一个闲职,领一份足够他们生活的养老金。在新中国政府看来,做到如此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不然还能怎样呢?但是在这群人看来,这怎么行?!我们是从龙之功啊!不说大封天下,你们怎么敢把我们的产业一起分给那些泥腿子呢?他们自然不服气。
“我李有才今年四十有三了。已经是不惑之年,到了我这个年纪已经不图自己有什么了。只求后世子孙之福。我家还略有薄财。我死之前至少不用为生活担心,但是我的子孙呢。各位怕是和我一样啊。” “齐兄刚刚笑话我要攀高枝,不错,我是攀,没什么不可说的。人生在世难道不要巧会钻营吗?” “难道各位不知道咱们区的区长,那个新换来的张集是什么人吗?”李有才看着众人问道,他眼神扫过之处,所有人都面有难看之色。张集大义杀父可是上了报纸,做了正面宣传的。 “就是那个弑父逆子,这种不孝之人居然能担任区长之位,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那个儒雅的张兄怒而拍桌。
“不错,正是他。这新政府既不重人伦,更不重忠孝。在这新朝,我等若还是和从前一样一盘散沙,岂不是新政府的羔羊嗷嗷待宰。” “我等若不为同盟,这天下还有我等立足之地吗?”
在场的各族族老们都面露思考之色。如果李有才让他们造反,那他们自然是不敢的。但是互保同盟,他们却觉得是要的。市里不说了,至少要保住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利益吧。
“新一年,下面很多村子要开始选村干部了。上面的事情我们没办法了,下面我们要努努力了。”李有才这话说的很明白了。但是那个刚刚笑他的山羊胡齐林却犹豫道:“这村长、村支书都要党员才可以担任啊。我们的子弟里未必有合适的人选。” “呵,年轻的,读过书的人都向着城里涌。乡下哪有那么多人才啊。政府说是要求村长村之书是党员,但是我了解了,很多地方只有村支书是党员,村长都不是党员。大一些的村子不光有村长村之书,下面的会计、文书难道就不用了?”李有才淡淡道。
“当年共产党可以农村包围城市,现在天下打下来了,很多人迫不及待的进城享福了。这农村不就空出来了?我们要为自己留一条退路。” “村民小组、村民民兵难道就不是力量了?一家一姓蛰伏几十年自然是难,但是咱们要是同心合力互相扶持。我就不信这无情的政府能长久,等天下有变,我们起于乡野振臂一呼,不说改朝换代,但是博一个上位怕是不难了。”
李有才这话说的众人纷纷点头,儒雅的张兄率先站起来:“李兄说得好,算我一个!” “我也来!” “还有我!”山羊胡子的齐林算计最深,他最后一个站起,然后狠狠的说道:“这事儿听李兄的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