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两岸猿声啼不住

美国,阿拉斯加。

即便是九月份,阿拉斯加也不算是一个多好的季节。因为这个地方很靠近北极了。

即便是在历史上七十年后,阿拉斯加在全美国都不算是一个多么适合人居住的地方。更不用说本时空的五十年代了。

地广人稀都算是说的客气的了。

除了一两个城市还勉强算是热闹繁华之外,现在的阿拉斯加简直是不毛之地。生活在这里的人每天的乐趣就是和阿拉斯加犬一起龇牙。

城里要是能新开个酒吧或者脱衣舞俱乐部的话,那消息能从从阿拉斯加的东边传到西边。

"就是这么个见鬼的,无聊透顶的地方,居然要浪费老子的大好青春,真他妈的是狗娘养的,真他妈的操蛋的生活。”

去年刚刚从麻省理工毕业的布卢曼骂骂咧咧的在城里(镇上)唯一的超市(大型杂货店) 购买物资。

这个人口才一万人左右的小城别说和自己的老家纽约相比了,就连自己念书时候的麻省理工都没法比啊。麻省理工大学周围都比这个破地方更繁华和热闹。

至少麻省理工大学周边总是有足够的酒吧、咖啡厅、书店、电影院的。这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是超小号的。城里唯一的电影院播放的还是一两年前纽约。上映过的电影。这里的一切都严重滞后。

甚至连美国的电视台都收不到几个。但是自己堂堂麻省理工的高材生却来这里工作了。

没办法,因为自己要支付助学贷款。麻省理工的学费不便宜,自己又没有拿到全奖,光是支付学费都够家里喝一壶的。

所以还没毕业自己就早早的和政府部门签订了就业协议。因为只有政府部门可以先预支一部分薪水给自己,让自己从压得喘不过气的贷款压力下缓过来。

不然自己那普通家庭的收入就要被榨干了。刚拿到这个政府职位的时候,布卢曼是充满感激的。

但是当他得知自己的工作是在阿拉斯加某处观测站,并且至少要在这里工作七年之后,所有的感激都烟消云散了。只剩下怨愤了。

因为他工作的观测站是一个比这个叫不上名字的小镇还要偏远的地方。

需要开车两个小时才能抵达这个小镇。而自 己所在的观测站加上自己在内,一共只有三个人。

而每个星期,才有一次来小镇采购物资的权力。其他时候都必须要在观测站待着。

按照上面大人物的话说:我们正处于战争状态,你们要随时瞪大眼睛看着对面(苏联)的动静!

看着什么?有必要吗?自己三人所在的观测站最多只能检查一下 苏联是不是进行核试验了。毕竟数万吨、数十万吨、甚至百万吨的爆炸直接爆发,是可以通过仪器检测到的。

这种规模的能量爆发在全球都很少见,还是很好检查到的。

但是这有什么意义?我们在检查站就算是查到了他们核试验了,还能怎么样?你去军方去阻止吗?

毫无意义。

这是布卢曼对自己工作的评价。

就像是每个星期从小镇采购的花生酱一样无聊。

但是谁叫这就是生活呢。真糟糕。

布卢曼开着车回到自己所在的观察站,自己的两个同事,一个秃顶,一个光头。他们已经在这工作十年了。

真可怕,要是自己工作十年是不是也会这样?想到这里布卢曼就打了个抖。

“花生酱到了吗?我的面包已经没有花生酱可以沾了!“秃头同事看见布卢曼开车回来后,就忍不住高喊一声。

“到了。你真的不腻吗?都吃了十年花生酱三明治了。"布卢曼把花生酱拿出来。

秃头同事却道:“不腻。到了我这个年纪你就会知道,花生酱三明治就是世间美味。这世上所有的一尘不变都是。上帝的馈赠。"

布卢曼悄悄翻了个白眼。

“可惜不好弄到苏联产的喜悦罐头。上次市 集里有过几罐,味道可真好啊。比我们产的罐头强多了。"光头同事在检查物资的时候发现只有美国罐头,他有些失望:“要是有鱼子酱也好啊。”

“别想了。"布卢曼觉得自己的两个同事是已经完全没有精气神了。

任由他们制作花生酱三明治和罐头肉三明治,布卢曼去看了眼仪器。

有一段能量峰值的打印。

“这有能量波峰,你们不收一下吗?”布卢曼拿起打印纸问道。

”差我们吗?反正苏联老是核试验,记不记没什么必要。而且你看看这能量波峰,最多十万吨当量。不值一提。"秃头同事啃着花生酱三明治道。

正在吃罐头肉的同事也是如此。布卢曼原本也打算随便记一下了事。但是他还是稍微扫了一眼资料。

仅仅看了一眼,他就觉得不对劲。

“等等这个爆炸不太像是从苏联方向传过来的,和我们之前测得的每一次数据都有些差异,和之前不太吻合。”

相比于在这里呆着已经成为老油条的两名同事来说,布鲁曼还稍微有那么一点点上进心,毕竟他可真的不想余下的6年时间还待在这个鬼地方。

他巴不得有什么机会能让他摆脱阿拉斯加这个苦寒之地呢?

但是相较于他的认真,他的另外两名同事则显得不以为然。

“苏联那么大,也许他们找了新的核试验场呢,这谁能说得准?”那名秃头的同事如此说道,并且还有些言之凿凿的意思。

"毕竟苏联在同一个地点已经实验很多次了,或许他们需要新的地形数据来测试核爆炸在不同环境下会产生的不同伤害。”

布鲁曼翻了个白眼,完全不想理这一个同事,这家伙已经彻底油滑了,这辈子大概都要待在阿拉斯加这个苦寒之地了。

自己可不想和他一样,30多岁的时候,掉了一半头发,每天靠吃花生三明治来度日。

白了眼两个漠不关心的同事,布鲁曼认真的查找起了资料。

经过他非常缜密的计算,他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

“等会儿,这个实验场如果根据数据来测算的话,它不可能位于苏联境内。”

布鲁曼如此说着,同时将检测室内的世界地图给摊开,他仔细辨别经纬度之后。粗略的估算了一下数据。

“等等核爆的地方应该在中国! "布鲁曼惊声尖叫了起来。

有数据来推测核爆的大概位置,这并没有什么难的。只要有观测仪器,大致上都可以做到。只不过推算出来的距离不怎么精准罢了。也许会距离核爆中心有几十几百公里的偏差。

这种推算一直要到后世超级计算机普及之后,才会变得更为精准。但是即便是用人力去计算。布鲁曼也觉得自己肯定没有算错。毕竟中国和苏联还是差的有点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