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居者有其屋

飞入堂前燕的自然不仅仅是一个奶粉,一份点心。虽然这些东西对于功德林的学员来说已经够震撼了。

很多东西都是这样,看一千分报纸,看一百次电视节目,都不如自己实地亲身的体验一次。

现在他们就亲身体会到了。对于这些功德林将军来说,看着乡村能有小学,能有女孩子在学校上课,学校里还能发营养点心,哪怕一周只有两次,对他们来说也足够震撼了。

其惊讶的程度不亚于看见新中国修建的铁道、大桥、高楼、工厂。甚至犹有过之。

这些功德林学员们年轻的时候和其他所有年轻人一样,喜欢各种宏大叙事的磅礴故事。

喜欢听那开天辟地的传闻。在黄埔军校或者是在其他大学里,他们高谈阔论的是什么什么思想,什么什么哲学什么忠君爱国。他日我若为将该当如何如何。

可是宦海沉浮,时光交错。青春不在,见惯了俗世沧桑之后,很多人其实都明白了。相对于各种让人心潮澎湃的宏大叙事与磅礴故事,真正让人感到真实感的只有一粥一饭一针一线。

大多数老百姓既听不懂也不关心宏大叙事,他们关心的就是身边的生活。因为只有当他们能吃饱穿暖了,他们有空闲的时间了,他们才可以抬头看看。

视线离开他们工作的土地,看一眼这个世界的辽阔。他们才可以停下来思考,思考更多深刻的问题。

老百姓其实不需要耳提面命的教训的,只要给他们一个和谐向上环境,在让他们有时间停下来抬头看看这个世界。他们能迸发出超出想象的能力。

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但是多少年了,却没有多少政权可以做得到。或者说他们并不想要这么做。

元时空后世,日本非常推崇的德川家康管理法,其核心便是:不要让农民吃饱,但也不要让农民饿死。

而这样的管理哲学被无数人奉为圭臬。同时代的中国清朝也是如此,假如清朝时期一个人一年需要十五两银子才能活下去。

那么清政府就要让老百姓的收入控制在十三两银子。要留下二两银子的差额让老百姓埋头苦干,想尽办法把这二两银子赚到。

让他们头低低的,看不到外面,更没时间思考。这种管理哲学他们驾轻就熟。

但是现在,以毛主席为首的第一代政府领导者们显然不想再延续中国封建统治几千年形成的权术哲学和管理哲学。

他们希望老百姓都把头抬起来,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人类发展到了这个年代,在把头低下已经没有未来了。需要抬起来,仰望星空。

在经过今年刚刚修通,比元时空早了整整五年的南京长江大桥时,功德林的学员们神游天外。

因为这段时间以来他们见过的看过的东西太多了,已经要他们好好消化了。

也确实如此,在元时空之中,他们就被组织了一场秋游。那时候他们对新中国取得的成绩就已经是很佩服了。

更何况在这个时空之中,新中国在李锐带来的网咖帮助下,新中国真的是开了三倍速的发展。

还是那句话,有时候技术上的一点进步,落到实际产业上就是路越台阶式的疯狂发展。

更何况网咖带来的很多东西不止是一点进步。

单论网咖带来的技术资料就很珍贵了。更何况李锐还能从后世购买实际物品来本时空。

很多玩意儿最难的就是0到1,李锐算是开了捷径,直接给了1。

有了1之后剩下的2、3、4就没那么难了。

所以现在的新中国真的是按照网咖里面专家们设计的一样,开始小步快跑的前进着。

就像是这南京长江大桥一样,这是如今的中国修建的最大桥梁了。

功德林的学员们看着桥梁,忍不住心生感慨。

民国几十年了,真的有做出什么很了不起的事情吗?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仔细想,好像真没有什么特别杰出值得骄傲的事情。如果非要说的话,詹天佑修火车铁道大概能算是一件。

但是那个荣耀是属于詹天佑的。而不是属于民国政府了。

经济,民生,医疗,国力军事。仔细想想,民国好像被新中国全方面吊打了。

这多少让这群功德林的学员有一些难受。

没错,他们仗确实是打输了,而且他们也确实承认新中国做的比民国做得好。

但是新中国才成立几年啊,怎么就做到这么多事情呢?他们实在是难以理解。就像是他们到达南京的时候,看见南京周边开始修建一栋栋高矮错落的房子。

这下完全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很神奇,房子这种东西对中国人就是莫名其妙的吸引力。

尤其是那些修建的非常漂亮的用来居住的房子。

几千年来中国人最大的终极梦想大概就是: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

古词有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里修建的都是干部楼吗?”有人发声问道。

因为这些楼宇修建的看起来还颇为漂亮。

说来元时空后世的人或许都不大相信。那就是在50年代的时候中国建筑设计师急缺。缺到什么程度?

缺到很多地方想要修建单元楼,都不知道该怎么建。

但凡原时空中有人住过那些新建于50年代至70年代的老房子老宿舍(未改造版)。基本上都会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起很多设计在使用上简直是有反人类和反直觉的。

把厕所直接修在厨房旁边,或者是厕所门正对着卧室门,这些都算是小意思。

有的房屋在一开始设计时根本就没有做好下水管道的设计。几平是天天堵年年堵。

还有的则是在房屋设计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好整个小区所在位置的排水。导致一至夏天暴雨时节,整片小区全部内涝。

这些堪称智障的设计。在全中国不知有多少。前前后后修修补补,改改拆拆。在这方面实在交了太多的学费了。

所以在这方面网咖给出了自己的技术解决方案。并且由经过培训的施工队伍,建筑设计师以及相关的专家,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团队。

不允许某些部门脑子一热一拍脑门,随便建了个楼出来。然后各种问题,虚耗国家财产。

就像是功德林学员们现在所看见的南京团结小区。就在他们以为这是马列党给干部们专门修建的干部楼时,王英光笑道:“这还真不是。这是南京的改善性住房与保障性住房的集合小区。面对的对象是工人群体。”

功德林的学员们面面相觑,当大巴车停下的时候,他们几乎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