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内
“先生们,现在在我手上的是钱学森曾经在美国工作,学习、拜访过的地方,还有这些地方曾经和他接触过的人和物。”
在非美调查委员会的大会上,作为非美手上最锋利的刀,同时也是美国司法部长的赫克托尔手上拿着一大摞的文件。
不要惊讶于他手上那厚厚一摞文件的厚度,其实那里面没有写任何详细的东西,不过是一些索引页的标号罢了。那些索引页里的每一个标号对应着他身后一个小推车上满满当当的一个文件夹。
非美委员会,大概是美国现阶段最匪夷所思的组织。其由最保守最资本的成员组成。其成分很复杂,但是其代表的势力和背后的资本却很简单明了:一群恐惧共产主义给他们套上绞绳的家伙。
这一帮人该怎么形容呢?
如果按照后世人的理解,或许可以套用后世某次美国大型听证调查会里,那些五六十岁的议员们质问着某家国外APP公司:“你的APP是不是能链接我家的WIFI?你获得我的允许了吗?”
“APP需要链接WIFI才能使用……”
“不行!你的APP不能链接WIFI,也不能用我的网络流量!”
“……那无法运行。”
“那不是我关心的事情。我怀疑你们链接我的WIFI和流量会盗取我的个人、资料!”
“我们的服务器在美国。”
“别扯其他的,我要你的APP不能用WIFI和流量,还要能正常使用。不然就涉嫌窃取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是对我们国家安全的威胁。”
“……”
大概便是如此吧。
现在的非美委员会里都是一群如此的“贵族”。而且他们比后世的那些家伙们还要顽固,甚至说他们“有病”都算是轻的。
作为后世的局外人或许很难理解他们这种有病的心态,但是如果带入他们现在的身份就可以理解了。
一方面他们想要保持自己收入和体面的生活,一边又害怕愈演愈烈的国际共产运动。
一方面是荣华富贵,一方面是无情的绞刑架。
对他们来说真的是只有两个极端,没有中间值的选项。这种情况下,他们不疯狂才是怪事。
而对于这些人来说,赫克托尔现在亮出来的东西正是他们需要的。
因为最近几年新中国发展的太快了。他们在新中国的探子(台湾国党遗留在内地的暗桩)发回来的各种情报都让他们感觉到不舒服。
新中国在生产好厉害的医药啦!
又生产了好先进的影音系统啦!
接着又生产了好棒棒的服装、汽车,甚至开始出现第一家咖啡机工厂,帮东欧国家生产咖啡机啦!
妈的,这世界怎么了?你们中国人知道什么叫咖啡吗?你们就生产咖啡机?以后是不是还要和我们抢速溶咖啡的市场?!
有的委员在心里这么骂着。他还真的没有骂错,在下一个小三年计划里,网咖的专家们已经把包括速溶咖啡在内的一系列冲泡饮品列入重要的发展项目。
虽然说中国现在对速溶咖啡的接受度不高,喝的人也不多。但是向南面的东南亚和日本经过长期的西化殖民,对咖啡的需求度极高。更不用说向北向西的苏联和一众东欧传统咖啡消费国家了。
因为在1951年,对云南的扶贫改造项目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就是种植咖啡。
再过两年正是第一批国产咖啡豆大量上市的时候到了。正向循环要搞起来,给云南地区的咖啡农增加收入,也增加国内工业生产。
不过非美委员会的家伙们显然不想承认,也不愿意承认中国人是自己搞出来这一切的。他们需要一个能让自己接受的理由,一个能让大家都说的过去的理由。
那就是中国人偷了我们的技术赫克托尔太了解这群老头子了。固执、保守、不听劝的同时只愿意听自己想听到的东西。
所谓:非我所思,皆为异类。
赫克托尔满足了他们,他在大会上罗列着各种资料。
“诸位请看,在钱学森回国之后,马列中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极快。这是他们在半导体技术上的进步,而这是他们在医药技术上的……”
“这里还有,这是他们的原子弹还有他们的导弹技术。诸位,诸位,请正视我们的对手吧!他们现在可能已经掌握了把原子弹放在导弹上打出去的能力了!”
赫克托尔觉得自己在危言耸听,所以他特别加重了语气。虽然他并不清楚中国是不是真的有能力把核弹装在导弹上打出去,但是他还是要这么说。
“现在他们不需要B—29或者图—4这样的战略轰炸机,他们可以直接在上千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上把核弹投射出去。诸位这还不让人心惊胆战吗?”
“有朝一日,他们或许还能让导弹飞过几千公里甚至是上万公里,让核弹落在我们的国土上!”
赫克托尔振臂高呼,他的演讲太有力了,直戳这些非美委员会委员们的心口。
有资格参与这次听证会的上百名委员们立刻爆发出了巨大的惊呼,紧接着就是不断的窃窃私语和私底下的讨论。整个会议厅里就像是有上万只蜜蜂在上空盘旋飞舞一样。
中央主席台的委员会主席用锤子敲了敲桌子:“安静,各位安静。”
沸腾的现场安静了下来,非美主席架着眼镜看着赫克托尔:“马修(赫克托尔·金·马修)先生你的言语是否有些危言耸听了。中国的导弹技术和核弹技术能有这么厉害吗?”
赫克托尔淡淡一笑:“诺,这是刚刚得到的消息。日本内部的叛乱,日本首相请求我们帮助他们轰炸赤军。结果去了二十二架B—29,被防空导弹打下了十九架。苏联不可能支援日本防空导弹的。斯大林和苏共党内向来看不起日本。只有可能是中国支援的。”
“诸位,我们在1952年才列装的奈基I型防空导弹也不过这个水准。而且还未经实战检验。现在中国在1954年就已经可以实战了。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各位,要知道钱学森可是参与过马波克(另一款防空导弹)和奈基研究的。后来才调去研究射程更远的进攻型导弹。他很有可能窃取了奈基的所有资料,并且带回了中国。不然无法解释中国如何有这样的导弹。”
“基于此,我也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弹道导弹的研究资料也早已被窃取了。而且我不敢肯定,我们国内现在就是否安全了。”
非美主席和一众领导看过来:“马修先生,你什么意思?”
“我们能放跑一个钱学森,而且在朝鲜战争期间我们内部还出现了大量的间谍为中国方面提供我们的情报。(实际是电脑解码)我很怀疑我们需要对我们内部进行一场彻底的大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