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购物与探亲(6K6大章)(第3/3页)
踏实学技术,早些成为一个三级工四级工之类。那一个月的工资可就能有个三十七八了。
“如果是成为了大师傅大工匠那种,一个月50块钱都是有的。这还是基本工资,如果算上加班费和补贴的话,可能还能再多不少钱。”
“你们这儿买的这些东西,也差不多花了人家轻工两个月的工资呢。"工作人员如此说道。
杨振宁和杜致礼姐地看了看手上的东西,然后说道:” 虽然说花了差不多普通人两个月的工资,但是这些东西也不是经常置办的。衣服鞋袜总是能穿好几年的。这些糖果点心还有罐头,显然也不可能
是常吃的。至于这个最贵的咖啡豆就更不用说了,也就咱们这些在美国生活了多年的人,养成了个喝咖啡的习惯,本地人怕是喝些便宜的茶叶,也不会喝这么贵的咖啡。
杨振宁和杜志礼这么聊着,他们说起来好像是在聊物价,但其实是在聊自己未来的生活。
买一些东西,探一探现在的物价,以后就知道自己在新中国领的薪水,大概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虽然说比不得美国那样的物资充裕,但是却比想象中的物资匮乏要好上太多了。
如果杨振宁到大学任教授的话,那一个月也是有大几十块钱的收入的。杜致礼也是个高级知识分子,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也不难,夫妻两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就像是这快过年时的北京老百姓一样。从这些老百姓的姓眼里,分明就能看到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希望。
因为生活真的是一天比一 一天好过了。
杜致礼甚至忍不住对杨振宁说道:“相比于民国时期的北京,现在这个时候的北京看起来有生气多了。”
“是啊,平头百姓贩夫走卒,拉板车的,挑担子的,澡堂烧锅炉的都能够在这百货商店里买得起这甜蜜蜜的糖果了。这生活自然是有希望了。”
杨振宁眼神看向百货大楼的大门。进进出出的购物人群身穿不同的衣衫,代表着不同的阶级,但是眼神里却都透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甜蜜是由然而生的。虽然离开了美国那样好的科研环境确实是有些让人不舍。
但是看着这样充满希望的中国却突然让人忽然觉得。在这样的国度里拼搏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功德林里大家已经把会客室装扮的整整齐齐,
还弄来彩色纸带搞了装饰,搞的和新年一样很是喜庆。
当曾若萍和杨振宁、杜致礼、杜致仁来到功德林的时候,上百名功德林学员都在等着他们呢。
虽然他们是来探亲的,但是挡不住在场的学员们都想要和他们聊聊,聊一聊自己家人的近况啊。他们太想要了解台湾和香港那边家人的事情了。
所以在和他们沟通之后,先让他们先和家人见了面,私聊了一会儿。
陈瑞章和妻子的你浓我浓自然不足以外人道。她原本生活在香港,不过陈瑞章留给她的钱不多,在香港也需要做家庭教师之类的工作养活自己。
她想要留在大陆,等着陈瑞章出来。
因为在建国五周年后,主席对功德林的学员安排做出了指示,并不是要关他们一辈子的。只要改造好了他们也是可以回归于社会,为人民服务的。
曾若萍也是受过高等学历教育的,组织给她安排一个工作也是不难。
而杜聿明一家见面就更加的涕泪横流了。
杜聿明被俘后杜家可是大起大落,见惯了人情冷暖。
虽然说杜致仁是在1955年下半年才交不起学费的,但实际上这个时候杜家已经山穷水尽了。
杜聿明的夫人已经把家里可变卖的首饰和黄金都卖了。
家里的情况一说,杜聿明眉头都拧起来了。
“我不是该有一笔安家费吗?”
当时打仗前蒋总裁是承诺过这件事的,说是给那些前往台湾的将领家眷一笔 安家费的。
少则几千一万银元,多则十万银元。
“没有给,或者说只给一点点。 不仅仅是我们家,还有其他战死或者是在大陆被俘的将军。”杜致仁直接开口道:“姓蒋的钱不给,还欺负人。”
杜致仁愤愤的说着:“表面上功夫做的好,但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更厉害!”
杜聿明打断了儿子的话,他说道:“台湾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等会你和那些叔叔伯伯们说吧。”
就在这种情况下,增若萍和杜家姐弟与杨振宁来到了功德林的会客室里。
他们的到来引得了大家的欢迎。王耀武带头给几人“呱唧呱唧”(有 节奏的拍巴掌)。
曾若萍和杨振宁等人想着来功德林,也带来了探视的礼物。几十斤的糖果还有瓜子、花生啥的,大家分一分, 每人也能分到不少。
而功德林这边也给他们准备了东西。为了欢迎他们来,杜聿明和陈瑞章和所长王光英请示,能不能用他们平常劳动积累下的报酬准备些吃的喝的招待一下。
这点要求王英光没有拒绝。
所以在这几人的桌上还摆放着汽水、巧克力啥的。
“这也太破费了。” 曾若萍还以为是所里出的钱,他转头对会客室里的所长王英光道。
王英光笑着摆手:“这不破费,这是老陈和老杜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换的。我们的所里啊有劳动车间,他们平时要在里面劳动的。不过我们马列当人也不压榨他们的劳动价值。他们生产了的东西能创造
多少价值,能值多少工价,我们都如实给他们的。
“所以这些啊,是他们自己掏的钱。”
听了王英光的解释,几人啧啧称奇。从未听过囚犯干活还能有工钱的。
杜致仁更是直接开口道:“还能这样啊,看起来这功德林还真的是涨功德的地方。比现在的台湾强多了,现在台湾眷村里失去了丈夫的寡妇要是有一技之长, 能做个小吃开个早餐店的尚且能活。要是
肩不能扛手不能抬,还没手艺的。只能做半掩门的暗娟生意来养活一家人了。
“军官家眷如此,将军家眷也好不到哪里去啊。”
这杜致仁的话一说,现场的功德林学员们爆发出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