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两相对比(第2/2页)

[小琴:咱们国家现在道路运输好多了。而且仅仅去年一年咱们铁路新增了两千公里!宝成铁路通车,兰新铁路完成了第二阶段工程。京广铁路、京哈铁路也完成相当路段,部分路段已经通车,从

南到北我们国家发动了数百万的群众力量进行铁路的基础工作。]

[小琴:这些群众力量其中有很多是农民。因为铁路通车了,仓库建好了。粮食的转运成本大幅度降低了,吃水不能忘记挖井人啊。所以国家将一部分降 低的粮食成本用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增加

农民收入。另一部分用来调控城市内成品粮食价格,减少粮价波动。让市面上的粮价保持平稳。]

[小林:原来是这样啊,你这一说我就懂了。]

工友里有人抽着旱烟,听到节目这话,他吧嗒着烟屁股:“还能有这好事呢?当官的没把钱都收走?还能落到农民口袋里? "

阿森也觉得真厉害,还能这样的吗?原来修路还有这样的作用啊。

“但是咱们台湾最近两年不也修路了吗?怎么没看见粮价下来点?我咋还感觉钱还越来越不值钱了呢?从前干一天的活赚的钱买粮食够一家三口吃两天半的,现在感觉就只够吃两天了。"阿森提出了自

己的疑问。

工头老大低声说了一句:“因为咱们这里是台湾啊,当头的姓蒋。

“啧。“工棚里的大伙儿不约而同的啧了一 声,但是谁都没有在这个事情上多说话。多说多错,心里知道就行了。

而《谈天说地》的节目还在继续,小林和小琴又在说国家准备在过完年后开始组织大规模的医疗下乡。

解决乡村里赤脚医生解决不了的复杂疾病。

阿森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出生在台湾。童年时期生活在日据统治下,少年时代则是蒋光头的统治时代。

他这辈子都没离开过台湾,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台北,那还是因为他太爷爷在台北郊区去世了,一家人去奔丧。

大陆,那是一个遥远的名词,是一个雾里看花的地方。

台湾的报纸天天都在说大陆的坏话,但是阿森不在意,因为他不认识几个字,根本看不懂台湾报纸写的什么。

台湾的电台节目也无聊的很,远比不上《中国之声》。而且从台湾节目的无休止抹黑和中国之声客观的报道来说,他更相信中国之声。因为人家好的坏的都说。

二十岁的阿森心中有一个影影绰绰的想法, 那就是自己要是能去大陆就好了啊。

听着电台里的节目,阿森的心绪飞的很远,仿佛都已经穿山越海的抵达了那个地方。那个他做梦都想要去的地方。连身上的疲惫都放松了。

就和他的工友们一样,抽着烟听着广播,他连因为砍树而造成的虎口伤势都不那么痛了。

还有三天就过年了啊,那么明天就该放假了。刚好拿了钱之后去买年货,也不知道巧克力是不是真的那么贵。要是便宜点的话,自己买一小点尝尝吧,毕竟过年了。

阿森和工友们挤在大通铺上,带着对过年的期待沉沉的进入梦乡。

第二天叫醒他的是激烈的争吵。

“过年不放假?!这他妈是哪个狗屎人想出来的主意?!你别和我说什么威尔士先生,他现在站在我面前我一斧子劈死他!”

工头老大的叫骂声将阿森从梦境中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