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因为对手是解放军
华罗庚第一次发现自 己上课的时候居然还有学生走神。要知道现在的华罗庚可是网咖基地里数学组的组长,是很难得在外面抛头露面的。
但是华罗庚除了研究数学问题之外,也蛮喜欢教书育人的。对他来说,在研究复杂的数学问题之外,教书育人是一种放松。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学数学累了,在学语文放松一下]是真的存在的。华罗庚就是基地里研究累了,出来教教书。
这是组织上批准的,因为像他这样的大能是要多传播知识,然后从学校里选拔出好苗子来。他对那些在数学上有天赋的人给一些提点, 是会有捅破窗户纸的作用的,就像是陈景润。
他在大学里上大课从来都是满人,并且大家都很认真。
但是今天却有很多人走神了。华罗庚看着台下走神的学生们,他知道学生们为什么走神。
他干脆把粉笔一丢, 哈哈笑道:“今天看来大家都无心学习了,好吧。那咱们干脆不上课了。去教务处找王老师,让他把咱们学校的放映机拿来,咱们看电影。”
“啊,教授……
“去吧,今日大家无心学习,我其实也无心教学。去吧,再去把《甲午》的电影借来,咱们一起看! "
《甲午》这部电影是本时空1954年底拍摄完成的。之前已经积累了《赡养人类》这样大片的拍摄经验,《甲午》 这电影拍的也是极好。上映之后也是饱受好评。
说来也巧,今日放《甲午》电影的还不止是华罗庚他们。
今天放《甲午》的还有功德林管理所,还有中央电视台下午的《午间剧场》节目。
在功德林里,一群学 员们围坐在图书馆里。大家拉上帘子,看着投影幕上播放的画面。很多人心声感慨。
本时空的《甲午》这部电影和元时空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将北洋舰队的失败完全归于海军军费的钱被老佛爷拿去修园子上去了。
而是多角度、大纵深、全立体的表现出了清朝末年的腐败和烂。从清朝朝廷到地方政府的糜烂,一群海军新军有志难伸的困境。
全片极其压抑,根本不是商业片的拍法。那种暮气沉沉的朝堂;压抑的色调和令人喘不过气来的配乐,还有大量半藏在阴影里的清朝官员与皇室成员的镜头,都给人一种难以呼吸的窒息感。所以
《甲午》这电影如果以后世的商业角度来看是一个叫好不叫座的电影。
李锐也不光是让下面的人拍叫座的电影,有的时候这样叫好但未必叫座的电影也是要拍的。因为这样的电影会有一种历久弥新的力量。
电影不能全是有教育意义的,但是也不能一部有教育意义的电影都没有。
当功德林的学员们看着邓世昌开着战舰,喊着:“撞沉吉野!
但是最后却被日军鱼雷击沉后,很多人都深深的叹了口气,深吸了一口烟。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感被压在心头。
《甲午》全片就是这种压抑感觉,就算是有新军入列,北洋训练等少量鼓舞人心的情节,那也是为了后面的悲壮而作铺垫。
从大东沟海战失利,一直到陆战失利,本时空的《甲午》一直拍到清王朝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才结束。
“丧权辱国啊!“看完电影之后,杜聿明忍不住发声道:“"即便是这么多年后再看甲午,我心依旧悲愤!”
说着,他忍不住看向坐在最后面的溥仪。
不仅仅是他,所有其他学员都看向溥仪了。溥仪觉得压力极大,他连忙站起来道: "甲午之战真的和我扯不上关系啊!胜啊,败啊,都和我无关的!‘
众人摇摇头,还真是这个理。
这甲午的难受劲刚起来,那边叶立三却说道:“你们大家伙难受个什么劲。那满清王朝腐朽无能,但咱们新中国又不是满清王朝。这满清打了个甲午,咱们可是打了个金门海战啊!可是把美国佬胖揍
了一顿好的!
“是啊! "邱行湘也猛地一拍巴掌:“咱们这是牢记历史,但也要展望未来啊。
杜聿明拍了拍额头:“嗨, 现在这几年,人老了。总爱想从前老年间的事情,大家伙说得不错。是啊,甲午惨败了,但是咱们新中国挺过来了,还是一场大胜!这是一扫百年中国海军雪耻啊。
“不过可惜,听说萨总兵(萨镇冰)前年年去世了,不然他要是活到今年,看见中国海军雄起,一扫百年颓废。怕是要高兴的跳起来。”有 人说道。
萨镇冰不仅仅是清朝时北洋总兵,在国民政府时期也担任要职。
功德林里大家谈的都很欢乐,唯独坐在角落里的蒋二公子纬国有些难受。
你们一个个的都在聊金门大胜,可是这大胜可是打死了党国多少海军啊。你们一点都不念旧情啊!
蒋纬国想要站起来说些什么。但是他觉得左边有一个目光看向他,是黄维。
他打了个哆嗦,急忙和乌龟一样缩了回去。黄维是真的敢干他啊,上次给 自己放血,自己现在还体虚呢。医生说没几个月好好休养都补不回来。
功德林里,一众学员看完电影后,该忙活的忙活,该帮厨的帮厨。今天大家要在七点前做完其他所有事情,因为大家要集合起来一起看 《帝国主义舰队的消亡》。
忙碌的不仅仅是他们,还有全中国各地的大家伙好像都挺忙的。
北京的张祥一家早早的吃完饭, 六点半就跑去胡同里唯一有电视的那位邻居那里蹭电视了。这次任由他吹牛吹得再响,张祥觉得都要忍着了。
在上海,李若梅自己的租房里,她将自己组织并且上报区里同意的解放妇女(曾经的失足妇女)互助与预防女性侵害小组成员都召集了过来,一起看电视。
在各个工厂里,大家。也被组织起来观看这场特别节目。有工人问能不能带家属厂方都是尽可能安排。不用说上级希望给更多人看到这个节目,就说但凡厂领导有一点爱国心的, 都会想着尽可能的传播这场大胜。
而在香港的的几百个汽水铺那边,每个汽水铺子里里外外都挤满了人。小点的店挤着七八十号人,大点的店挤着一两百号人。
当时间来到七点,苏联驻华大使打开电视,全苏联使馆成员以及在附近工作的苏联专家们都汇集到了使馆内。
几十名刚刚还在讨论新中国海军是如何击败美军舰队的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们都闭嘴了。
他们的目光都注视着电视机。
当熟悉的新闻联播片头音乐过后,特殊节目《帝国主义舰队的消亡》开始了。
[观众朋友们,这是美国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