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能源战略
注:本章内容中关于电力的描述本该用百万千瓦时,但是为了阅读流畅我自己换成了度。如果换算错误,请指正一下,我在修改。
李锐很有诚意的邀请美国代表们同意一下[配货制度] 。这是来自于后世的先进经验啊。
就像是元时空的后世,各大奢侈品品牌本身的奢侈品包、鞋已经很智商税了。但是李锐发现还有一些更智商税的东西,那就是印刷着这些奢侈品logo的垃圾桶、拖鞋、果盘、蝴蝶结等等。
如果说奢侈品包包和衣服算是智商税的话,至少有不少人确实认可这玩意儿是奢侈品,确实很贵。有的包和服装也确实很有设计感。
但是那些一看就和义乌小商品一样的蝴蝶结、果盘、垃圾桶等,这些应该待在[样样两元,统统两元]的店里的东西。到了着奢侈品店里,身价立刻翻了无数倍。
垃圾桶一个八千八百八十八。一双穿三次就掉色的脱鞋三千九百九十九,一个十元店做工的蝴蝶结要八百九十九。
当时李锐就狠狠的陷入了思考:这他娘的到底是那些弱智会花钱买这些玩意儿?有钱人都是大脑偏瘫?
后来李锐才知道,原来奢侈品是有所谓的配货制度的。
简单来说就是想要买一个奢侈品十几万的包,并不能直接去店里就买,要先让奢侈品割一下韭菜才行。想买十几万当季流行的包?行,先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时尚精品小垃圾,然后你就有资格买了!
明确了这种配货制度之后,李锐觉得应该把这种优秀的资本主义制度,用在资本主义社会上。
现在就挺好,给他们用了。
"所以呢,对于配货制度,您们考虑的如何了? "李锐还是面带笑意。
但是对面的美国三人组是笑不出来的。
第一次碰面的时候,中美谈判不欢而散。三人直接从北京回到了香港。通过香港的渠道和美国总部取得联系。
美国白宫那边和大企业家之间还是有一些分歧的。 毕竟现在有不少美国企业其实是从中国这边进货后直接拿去美国卖的。
尤其是制药行业和部分化学行业的产品。杜邦现在都需要中国这边提供的还原剂、提纯剂之类的。这些玩意儿目前全世界也只有北京郊外的新曙光厂内可以通过李锐提供的后世黑箱科技生产。
现在全世界只有国内的化工厂、苏联的部分化工厂在大量使用。在资本主义世界,也就只有杜邦一家再用。
杜邦这样的化学集团根本不可能放弃这些重要的产品。更不希望这些东西落在他们的竞争对争手上。唯一还好的是, 中国和苏联还威胁不到杜邦的世界产线。中苏自己的化工产能连全力维持自己的
需求都不够。杜邦需要加快产品线推进,也要加快自身研究。
所以这些公司正在主动向白宫推动谈判进程。这和白宫方面的计划略有不同。
也就是冷战时期,白宫总统府的权力比较大,上下比较一 一心。不然换成其他时候,总统可不能这么硬抗那些巨头们的施压。
丹尼尔三人回去香港之后通过电话和美国那边开了个会议。
后续又有美国资本集团的人跑了过来,要求三人回去。而以杜邦为首的资本集团也在想办法推进谈判项目。
反正就是各种博弈。
对于资本家来说,护照上印的国籍并不代表他们要忠于这个国家。
相反,谁要是敢阻挡他们赚钱,谁才是真正的敌人。
而三人组中的技术官员雷尼尔则是从香港坐飞机来回了美国两次。
两个月来了两次往返的跨大洲飞行,雷尼尔也累趴下了。
但是他作为技术官员,对美国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情报。
在白宫里,他向基辛格、尼克松在内的一众高官,和其他的幕僚和技术官员汇报了他在中国的见闻,和对中国的判断。
“没错,中国确实在某些技术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基础建设也极度缺乏。他们的铁路公里数甚至比不上国土面积更小的印度。要知道他们的人口数量可是印度的两倍有
余。
“这是我对中国未来工业规模的预计。” 雷尼尔拿出了自己通过两次中国之行的出来的推测。这不光是他自己眼睛看到的,还有美国驻华情报人员收集的各种资料,最后汇总编纂而成。
可以说是非常的详细了。
“中国的工业产能会持续发展。工业产能最重要的一点,要看其能源发展量。1949年新中国建立,年发电总量在四十亿度左右。同时期的北朝鲜发电量为六十亿度左右。同时期的南朝鲜为六亿度左
右。
“目前(1955年底)根据我们收集的情报来推算,中国的发电量已经来到了一百八十亿度左右。已经超越了朝鲜半岛发电量的总和。”
“现在整个亚洲,只有日本全年发电量超过六百亿度可以稳压中国。但是考虑到中国的体量,其国土面积的大小和人口的分散情况。中国的工业发展和能源发展必然是要拖后脚的。
“中国想要成为一个现代化工业国家,那么即便是按照现在的日本作为标准。中国年发电总量也要达到四千亿度才有可能。” 雷尼尔说道这里的时候,白宫办公室里的工业部技术幕僚笑出声来。
他道:“不可能的,我们美国现在每年的发电量也才七千亿度电罢了。中国想要从两百亿度不到的发电量追上来?不可能的。
“发电可不是只烧煤就好了。"能源部的技术幕僚道:“还有铁路运输,电线架设,变电站修建。这是大工程。”
雷尼尔点点头:“是的,同时有一点很值得注意。中国现在的电力设备基本进口苏联和东德。也就是说他们现在本身并没有生产电力设备的能力。这也正常,如果以新中国建国的状态,他们现在就能
生产全套的大功率电力设备。那可比他们生产导弹还可怕。
“还有,中国国土面积广大。输变电功率损耗极大。这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只能处处建设电厂,他们会将自己本就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大量重复的建设之中去。”
“中国不像美国,那里多山。尤其是南方地区。这就导致了他们想要修建电厂也好,修建输变电线也好。这都极为困难。各位,想要控制一个国家的方式无非几种。“雷尼尔在白宫侃侃而谈。
“如果战争达不成。那么就是粮食、能源、金融。对于中国,我们的金融手段大概是进不去的。但是他们需要化肥,需要能源。那位李锐开出的配货条件中,电力机组也是重要的配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