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人民万岁
“养猪做药?“彭学武满脑子的问好,他是在部队里学习过文化。这些年当村支书之后也不断的学习。
县里每年都会下发各种关于村干部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之类的小册子。彭学武别的不敢吹牛,但是认真学习这些册子上的东西还是很敢拍胸口的。这整个淮南这么多村干部,他肯定是学的最扎实的那几个之一。
这些村干部手册中也有关于养殖的,尤其是鸡、鸭、猪、牛、鱼这类的家畜家禽更是重点描述。
册子上说,家猪浑身都是宝。但是没有说猪还能做药啊。
彭学武急忙问道:“杨村长,这话怎么说的?养猪怎么就和制药有关系了?”
杨静思量了一会儿,组织了一下语言后说道:“支书其实国家这些年正在大力的搞医药产业,这个你知道吧? "
“知道啊,我知道啊。“彭学武点头道。
“那你知不知道,我们国内现在正在大力的搞辅酶、胰岛素、肝素纳,你知道为什么吗? "杨静笑着问道。
彭学武一挠脑袋:“你这还真问对人了,我对这个啊,那是一窍不通啊!我哪懂药啊,你说的这些东西我都不知道是干啥的。”
彭学武爱学习,但是这些东西不是他经常接触的东西,他也不会想到去主动学习的。所以他不知道也是理所应当。
不过杨静也没有因为彭学武不知道这些东西而看不起这位比自己大了好几岁的支书。
她道:“这些药具体干嘛的,我有空和你慢慢聊。我现在就和你说,这些药都是从猪身上提取出来的。所以搞养猪其实是可行的。”
“其实再来彭家村之前,我跟着同学们已经去淮南其他的村子看过了。其他村子其实很难搞大规模养猪。"杨静非常认真的说道:“实际上大规模养殖和工厂是很类似的。”
“农业其实也是要工业化的。农村人养猪,一 般养几头,村里富裕的话也就养几十头吧。
彭学武点头道: "确实如此,我们彭家村相对富裕吧,今年村里一 共养了三十头猪。过年杀一次,中秋杀了一次。每家每户都能多分一些猪肉。”
杨静:“可是养三十头猪和养三百头、三千头猪是不一样的。”
“小农规模式的管理是没办法适应几百几千头猪的养殖的。
彭学武想了想三千头猪的规模,那可是真的想不到啊。那些猪要吃多少猪草啊?!这三千头猪,吃的比整个彭家村吃的都要多吧!
“村长,村长,先停下。这个咱就不说能不能养猪弄药了。就是你说的这个规模,三千头猪。这把咱们彭家村的口粮都省下来也不够它们吃的啊。到时候别村里人饿死了才能养肥猪啊。”彭学武半是开
玩笑,半是认真的说道。
“这个,支书你不用太担心。之前我看了新闻,来之前也仔细读了一下省里下发下来的基层发展纲要文件。其中就有关于扶持农村养猪场的。”
杨静娓娓道来。
这个政策自然不是空穴来风。这就是之前李锐从网咖掏出来的新技术,关于辅酶、肝素纳、胰岛素等药物吸引了包括诺华、辉瑞在内的一众国际药商的目光。
利用这些技术,还有包括威哥、速效救心丸、降压药等药品的分销权和代理权为饵。江明在香港可是和那些国际药商周旋中咬下了不少好处。
其中就包括了中国接下帮这些国际药商生产胰岛素的生意。
关于胰岛素的生意,中国承诺以实惠的价格供应国际药商们。但是需要先款后货。因为中国国内没有那么大规模的养猪场来满足国际市场上对胰岛素日益增长的需求。
这个条件谈的很艰难,但是最后总算是让他们同意了。
于是现在国内就有一笔专项资金, 用于药厂、养殖场、饲料场的建设。
“按你说的这么好,那淮南有这个资金,其他县里村里怎么不去申请?“彭学武疑惑道。
“因为养猪场是要有一定规模的。县里的工人都有工作,就连锯板厂都在向下面村子招工了。而农村的农民也许很勤奋,但是农民和工人最大的区别就是纪律性和服从性。”
“养猪场看似是农业,其实是初级工业的一环。一般农村其实反而弄不了这种东西。彭家村的村民我看了,支书你搞的公社制度搞了几年了。其实村里人已经有不少工人的纪律性和服从性了。没有那
么散漫和随意了。这样一来,彭家村就有了搞这个的基础了。
“而且还有一点是养猪场在城里搞不了的原因,养猪场的气味确实大,城里……
杨静的话没说完,彭学武就哈哈一笑道: “城里人受不得养猪的臭味呗。想想也是啊,要是三千头猪养在隔壁,那些城里人怕是会臭的饭都吃不下。但是咱们村里不怕,一 些臭味怕什么。 ”
"要是能搞起来,别说三千头猪,咱们村里要是能养一千头猪, 那咱们村子都会大为改善啊!‘
彭学武兴奋的搓手手。
杨静却道:“支书,一口气吃不成一个大胖子。别想着那么多。我问你,你知道一个一千头的养猪场要怎么盖厂房吗?”
“你知道怎么处理养猪场造成的污染吗?”
“你知道怎么处理这么多猪的管理工作吗?'
“还有,说是养猪制药。胰岛素什么的咱们搞不了,没这个技术。但是辅酶这东西听说在农村就可以做出初级产品了,但是你会吗?”
这下倒是把彭学武给问懵逼了。他是真的不懂。
杨静看着彭学武懵逼的模样,她忍不住笑出声,这个支书看着就是个铁汉子的模样,这一傻倒是成了铁憨子了。
“别笑,杨村长,你要是有办法就帮我想想办法。”
"这方面,我也不是全懂。但是我的同学之中有这方面的人才。我给他们去信,让他们指导一下。”
“好好好。来来来,村长去村公所,咱们好好计划计划。最好开了年就能搞。村里的账上还有一些钱,都是砖窑和卖长毛兔兔毛赚来的。过完年就开一个会,咱们把这事儿定下来。”
彭学武喜笑颜开:“不枉费我和那么多人抢这个名额,杨村长你一来,简直就是给我们村莫大的希望啊!
彭学武和杨静相谈甚欢。
当夜,杨静便给自己的几个同学详细写了一封信。同时又思考了一下后,给家中父母写了一封信。
[父亲,非是我不愿接受你安排的工作,我更相信广阔天地,年轻人应该更有作为……
这彭家村的春节过的很热闹。这是十里八村最好的一个村子了。春节当日,远在北京的张祥穿上了一套自己最好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