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印度:我超勇的
赫曼卡比尔大声的说道:“我们印度准备再未来三年内拍摄一千五百部电影电视剧,以此来扩展我们印度的文化进程。同时也准备向全世界提供更加优质和更加便宜的精神文化产品。”
赫曼卡比尔大言一出,立刻是全场的记者都把目光集中了过来。
因为赫曼卡比尔说的是什么话?仔细听听吧。三年一千 五百部电影啊,每年拍摄五百部电影。要知道现在的好莱坞才拍摄多少电影啊。好莱坞在1957年也大概就是拍摄三百部电影左右。
印度这是直接超越美国,一人独战欧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啊!一国建成全球最大影视中心!
为什么中国的李锐和苏联的扎罗多夫两人在合计之后,准备在东柏林搞这个发布会呢?就是因为在李锐和扎罗多夫在北京的密切会谈之后。中苏两国签订了一个文化同盟协议。
协议旨在联合中苏两国的力量,对以美英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势力进行文化上的进攻。
其中包括电影、动画、漫画、通俗小说、有声小说等等。同时也准备在东柏林搞一个电影周。
现在中、苏、东德三国政府的文化部门在李锐的撮合下,准备搞社会主义阵营的三大电影展。并且搞三个电影节,以抗衡资本主义阵营在这方面的优势。
东柏林、莫斯科、北京,三大影展,三大奖项。将成为社会主义阵营这边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奖。并且要扩展这三个影展的含金量,不能以后大家提到影展和电影奖项就是戛纳、威尼斯、好莱坞之
类的。
本来这次在东柏林搞这个盛典,说到底就是造势。要给美国在内的一众西方国家压力。
并且还用了诺玛简来做招牌,说是要有重要的新片发布。以此来吸引一众欧美媒体的目光。毕竟诺玛简是好莱坞被中国上的最难受的眼药,他们想要不看都难。
之后就是宣布三年五百计划,接着顺势推出三大电影节电影展。在之后又是一波宣发对抗。
这一次的宣发又是李锐的手笔,执行出来的效果和李锐料想的也差不多
不光是中苏邀请来的一众部长级高官来参加中国大戏院的开幕,以还有一帮子颇有 名气的电影人和全球将近两百家媒体的记者都到了。
这台子搭好了,李锐都准备好唱戏了。他就待在后台呢,按流程他应该在各国部长发言完之后大轴登场。以此展示他是这场盛会的发起者。也是社会主义阵营文化方面的扛把子的身份。
但是谁能想到呢,印度人会整这么一出。
赫曼卡比尔在台上侃侃而谈:“我们印度致力于成为在世界上的新兴文化大国。我们将将向全世界提供更好的影视产品。而且我们还准备推广德里电影周和印度国际电影奖。我们为全球的电影创作
人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并且我们将会扶持一些更年轻的电影人和更有才华但是却缺少资金的电影人来印度拍摄电影。我们将推广我们的电影城..
站在后台,李锐的嘴巴微微张大。
怎么说呢?赫曼卡比尔这位印度部长这样喧宾夺主的行为很不礼貌,一切都在意料之外。但是李锐一想到他是印度人,又觉得一切都是情理之中了。 印度人嘛。
李锐记得曾经在互联网上有过一段调侃的话:这个地球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印度人。
台上的住持都傻眼了,但是又不敢阻止赫曼卡比尔。毕竟赫曼可是印度文化部长啊。要阻止他发言,至少也要另一个部长上来才行啊,自己一个小主持人怎么敢打断。
在后台的李锐在最初的惊讶过后,无奈的揉搓着自己的眉头:“我们是非要请印度人来参加这个开幕式不可吗?”
李锐的助手在一旁无奈道: “部长,最开始拟定名单的时候你也看过的啊……
“我是看过,但是我也没想到印度的这位文化部长这么离谱啊。“李锐的眉头皱城了川字。
一起在后台的扎罗多夫对李锐道:“李,要不要我上台阻止一下他?”
李锐深深的思考了一下后道:“不用了。”
“嗯?”扎罗多夫看着李锐:“但是任由印度人这样发言,可是把我们的风头都给抢走了。这可是我们召开的盛会。”
“没关系。”深思了许久之后的李锐突然展颜一笑: “就让他搞吧。
“嗯?! ”扎罗多夫不解的看向李锐:“印度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难道你不担心吗?现在可是冷战,印度虽然参加我们的开幕式。但它们是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国。说的好听是不结盟,说的难听是左右摇摆。
“我们苏联和对面的美国都在争取印度的支持。说实在的,我一点都不相信印度 依靠自己能把他们说的豪言壮语实现。但是印度毕竟是大国,他们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他们只要兑换他们的潜力,他们将成为中南亚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扎罗多夫非常认真的说道。
作为一名苏联人,扎罗多夫真的相信印度有巨大的潜力。
当然,李锐也相信印度有巨大的潜力。
但是潜力如果不兑现,那它永远都只是潜力。再过七十年,印度依旧可以担得起一句:印度拥有巨大的潜力。并且潜力比七十年前还要大!
但是扎罗多夫不知道啊,所以他继续说道: “李,难道你不担心吗?”
“担心什么?你真的觉得印度能三年拍摄一千 五百部电影电视剧,而且搞什么印度文化大复兴? ”李锐笑道:“印度的实力不够支持他们做这些事情的。他们打算把家底掏空来搞吗?”
扎罗多夫显然也不相信,但是他有自己的理由:“我不相信尼赫鲁会放那么多预算给印度文化部门]来做这件事。但是在现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你真的认为英美不会拉拢印度来做对抗吗?”
李锐哈哈一笑,拍了个巴掌:“要的就是这个啊!”
中国大戏院开幕当晚,因为赫曼卡比尔的存在,开成了一地鸡毛。
几乎所有记者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赫曼卡比尔的身上。他们都被印度的雄心壮志给深深震撼了。
这个时代真的没有人觉得印度人在吹牛。因为现在世界政坛上虽然也有一些吹牛战术。 但是一般都吹的比较保守。 对国内的吹牛所有国家都有。
但是对外,大家还是比较克制的。在实际情况上增加个两三成就差不多了。比较不要脸的增加个五成,这已经是大家能想象到的最大极限了。
而且印度现在作为[全球乐子]的本体还没暴露,现在的印度可是一众中南亚国家马首是瞻的领袖。还有一帮不结盟运动的小国希望印度成为他们的领袖,带领他们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