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大哥仗义
从哈尔滨出发,路途经过将近一万公里才能抵达那个叫做列宁格勒的地方。
这是葛蛋去过最远的地方,也是这一车中国人 去过最远的地方。
当火车缓缓停靠在斯大林格勒火车站的时候。葛蛋从硬座上缓缓醒来,他伸了个懒腰,全身骨头发出了噼里啪啦的脆响。
“妈的,我这辈子第一次做这么长的火车。妈呀,我的腰都要断了。这是不是能停站休息一会儿了? 我都想要下车转转了。”
葛蛋嘟嘟囔囔的说着。现在这一万公里的旅程可不是好受的。
即便是中国和苏联达成了协议,苏联开了专列来运输这些建筑工人。
但是也只能提供硬座座位罢了。
而且不算国内的旅途,就算从哈尔滨出发的时间,也需要接近十七天的时间才能抵达列宁格勒。在这个火车还没提速的时代,十七天还算是快的。
算是苏联方面特事特办,把第一批三千名中国工人拉过来了。不然按苏联的道路状况,二十天也是有可能的。
毕竟现在苏联的铁道网络运载量其实已经有些不堪重负。苏联迫切的需要修建新的铁路,或者对原有铁路进行提速。
对于苏联来说,这两件事需要一起做。 但是这俩都算是大基建,就苏联现在的壮劳力数量,他们是真的没太多人员投入进来。就算是有钱有资源都没法弄。
火车上,葛蛋嘟嘟囔囔的声音也把其他人给吵醒了。现在是莫斯科时间早上六点。
但是圣彼得堡的天色还没大亮。外面还有些灰蒙蒙的。
“咱们这是到那儿啊? "和葛蛋一个村的大许揉了揉眼睛:“这在哪儿也看不清啊?这在车上都多少天了?二十天了?”
大许坐车都坐昏了。其实不光是他,车上大多数人都坐昏头了。
谁都没有在火车上坐过这么久。这对这群人来说都是考验。
葛蛋伸了伸腰说道:“哪有二十天,才十七天呢。大许,你是没坐过这么长的火车吧。”
大许翻了个白眼:“说的好像你做过一样。这是到站了,还是中间停啊?”
说真的,大家都希望是到站了。因为这十多天了,这些人在火车上都有味了。毕竟这火车上是真没什么办法洗漱啊。
就算是在不注意卫生的糙汉子,现在都快憋不住了。
而好消息终于传来,这里终于到了列宁格勒了。
列宁格勒,苏联的重要城市。这个城市靠近波罗的海,每到夏季的时候也算是苏联重要的度假胜地了。
有不少的疗养院建在这里。还有不少的别墅也建设在这里。
但是与此同时,列宁格勒也有很严重的劣势。
那就是冬季日照时间太短,进入寒冬集结之后,平均日照时间不足四个小时。
为此,中国销往苏联的维生素片中有大部分是被供应列宁格勒和同一纬度的城市。用此来缓解列宁格勒人民冬季缺少维生素的供给。
同时苏联还在列宁格勒(包括同维度的其他城市)这样的城市供应了一些非常工业朋克的玩意儿。
苏联有一种模拟阳光的紫外线灯,他们发到列宁格勒,建议市民每天光膀子在紫外线灯下晒五分钟。当然, 要带上特制的墨镜来避免眼睛被紫外线伤害。
用这样的办法来补充冬季缺少日照的问题。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简单粗暴。
然后就会出现澡堂里,男女分开去不同房间,大家全身赤裸然后带着颇为科幻的墨镜,然后一起晒紫外线灯的场景。
“也不知道我们的那些中国工人能不能适应斯列宁格勒严酷的冬季。"在列宁格勒车站外,苏联派来接站的博洛耶夫看着火车上下来的中国工人,他感慨道。
“列宁格勒的疗养院太多了。已经引发人民的不满了。”博洛耶夫对自己的助手说道:“已经有人在批评了,说那些海边的疗养院一年之 中只有夏天几个月的时间为了少数一些人服务。
“但是常年生活在列宁格勒的老百姓却还没有足够像样的房子。很多人很不满啊。"博洛耶夫说着话摇摇头。
而他的助手则说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的。我们列宁格勒已经算是大城市了。但是我们员工宿舍只能算是可以住。但是确实算不上很好。”
“我们的房子比很多国家的其实要好一点。 但是认真的讲,比不过中国现在新修的一些小区。 我去过哈尔滨看见了哈尔滨修建的新的保障性住房。使用面积五十平米的两室一厅, 设计规划很合理。
保暖设计很好,小区里还考虑了冬季无法室外活动的问题。加盖了很多室内活动的场馆,可以打乒乓球和下棋之类的。”
博洛耶夫摸了摸下巴的胡茬:“那就希望我们的中国朋友们能赶紧开始干活吧。土地我们都已经规划出来了。他们最好早日把房子建设出来,减少一些人的批评。"
“不过他们来的时间有点不太好啊。"博洛耶夫推了推自己的帽子:“现在已经十月份了。虽然气温还有十几度,但是到了冬季,这里可是很冷的,并且日出时间短。希望他们加速吧……”
全列宁格勒的老百姓都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中国的建筑队来了,整整三千人,跨越了一万公里从中国来到了列宁格勒。
因为伟大领袖承诺对全苏联境内的工人们修建更好的住宅,满足大家日益上涨的住房需求。
不仅仅是列宁格勒,还有很多其他城市都是如此。
列宁格勒政府宣布了一个计划,在明年夏天的时候先推出一千套住宅来缓解现在列宁格勒内的住房问题。
在未来五年内,推进超过一万套新住房,对住房老旧困难的家庭进行更换。
只不过现在很多苏联的人只有一个疑问:中国人能建的好吗?毕竟又不是所有人都去过中国。
而葛蛋等从中国来的建筑工在各个项目组组长的带队下,前往了他们在列宁格勒的简易住宅基地。是靠着南边的一大块空地,距离城市中心大约五公里。
一众人看着陌生的人,陌生的土地,那些高鼻梁白皮肤的苏联人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他们。这让很多人有些畏畏缩缩。
不过当他们来到苏联后吃到了第一餐之后, 这些畏畏缩缩和害怕的情绪却消散了。
在建筑队的基地里,负责接洽的博洛耶夫和中国方面的领队交接完成之后,他视察了一下供应给中国建筑队的后勤。毕竟这方面也是苏联供给的。
博洛耶夫还是很尽责的,他怕会有人克扣或刁难中国建筑队的后勤。毕竟对现在的列宁格勒来说,越早建好房子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