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开源

兰考县今年注定是要成灾了。不仅仅是兰考县,整个河南都一样。

元时空的1959年,河南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旱,作为中国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河南的粮食一旦 出现紧缺,对于全河南全中国的人来说都是致命的。

元时空之中,河南在1959年时粮食亩产低至142斤(全省平均亩产,部份乡县亩产只有七十多斤,几乎绝收)。

而且元时空之中河南还有一个很瘪三的省长,吴芝圃。

从1957年开始搞大跃进式的水利建设。当真是:有困难要上,没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为了自己的政绩,这位省长罔顾事实,根本不管客观条件。强行上马大量各种水利设施。这种建设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很多地方没有条件,而且水系也很脆弱。强行搞水浇地,除了让脆弱的生

态进一步破坏之外,没有任何好处。而原本脆弱的生态一旦被破坏,搞水浇地的那点好处就不值一提了。

当年河南发动一千五百万农民,强行新增了三千万亩所谓的水浇地,也强行起了堆重复建设的水利设施 (多为村级的小水库, 抵御灾害能力几乎没有,纯纯面子工程)。

并且这位省长还批判省委书记通过省委讨论,并且由省委下发的《关于奖励发展农业生产、争取秋季大丰收的宣传要点》(1957年) 。批判其为[资本主义思想]。

该宣传要点包括:为调动公社社员积极性,应发展复合型农业经济,增加产值,增加社员基本收入。从而进一步巩固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支援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但是吴省长将其批判为资本主义思想留毒。强行把省委书记开除左籍。

并且抓住时机,直接党政权利一把抓。开始了农业和水利的双重大跃进。

而真到了1959年,吴省长搞的各种面子工程在面对真正的天灾时,能发挥作用的寥寥无几。所有大型工程,尤其是水利工程的上马都要经过详细的科学论证才可以。

可以说元时空之中,河南1959年大早后亩产只有142斤粮食,有一半的责任在吴省长和其身后的那些人身上。

本时空之中,为了斗倒这些人,主席这些年可以说是用尽浑身解数。

而这么努力,至少结果是好的。现在河南的省长不姓吴,也没有元时空的大跃进。

只不过除掉害虫不是那么容易的。有的人还在高位呢,斗争还在继续。甚至有的人会想着借着大灾搞事情也说不一定。

而想要让那些人无机可乘,就要让基层的管理更加严格。

焦裕禄和他的战友们就是河南基层的一块块基石。而这样的基石还有很多。若是没有他们,中央的一切布局都将化为尘土。

而中央支援的救济粮食也在夏天的时候按时到了。这个时候河南已经开始出现灾情了。

因为整个河南今年的降水量只有去年的十分之一。人的饮水勉强保证,田地里的庄稼却难以保证。

在不干预救灾,那么就来不及了。

而为了应对这一次的灾难,国家已经储备许久了。

这些年来,利用水利设施和良种、化肥等方式,中国的粮食生产比元时空之中强太多了。

救灾仓库里储备的粮食虽然没办法和七十年后比,但是真的开仓放粮,开始支援河南灾荒之后。河南原本躁动的人心也就平静下来许多。

一列列火车拉着 粮食来到兰考县。

焦裕禄和张钦礼、张集等人组成的县委班子第一时间去接车入库。

兰考县下面受灾严重的村落,大地已经出现龟裂了。

要不是上面的救济粮到了,很多人都准备跑了。

就在前几天,已经有公社书记发现下面的村民小组开始心思涣散,有的人都开始准备夏收后粮食不够。要集体逃荒去。

这些粮食算是定海神针。

不过相比于简单的运送来粮食,那些随着粮食一起运来的 [食品增稠剂]到是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

这些玩意儿是干嘛的?

还好上面的文字标识还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这玩意儿就是在煮饭煮粥的时候,把这玩意J L放进米饭和粥里,就能让米饭和粥变得更加浓稠。

如何分粮食,也是要交给公社和大队去分的。

主要是要抓好公社和大队里面的社员别做偷窃的事情。原时空之中就有这样的事情,大量的公社社员为了填饱肚子,所以用偷窃的方式来盗取公社公粮。

河南有一个公社里的老教师, 因为为人正直,不偷公社的一分一毫,反而是 全家都被饿死了。

这样的悲剧是不能重演的。

焦裕禄领导的县委班子要以身作则,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要能进行有效监督。

而面对这样的大灾难,从中央到地方也出台了大量的举措。尽可能的让粮食公平的分到各家各户的手上。

当然,仅仅做节流是不够的,还需要开源。

或者说最重要的就是开源。人有这么多,饭却是有点少。不开源可不行。

除了工厂里需要大量生产产品,然后出口换取粮食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换取粮食的地方。

那就是:印度。

曾培洪之前和印度签订的协议是长达七年,总数额高达两百万吨的粮食进口协议。

去年中印冲突之后,在泰国会议上。中国算是强压着印度进行了战争赔款。以八十多万吨粮食作为谈判条件,进行了和谈。(这也是中国同意 暂时搁置麦克马洪线争议的前提。没办法,穷就只

能搁置争议)

当时印度可是清空了不少资本权力不是那么强大的老爷们的仓库,才算是把这八十万吨的粮食给凑齐。

从去年十一月开始,印度开始赔付这笔款项。中国和日本的船队一船一船的把粮食从印度拉到中国。

八十万吨粮食不是小数字,相当于中国现在一个产粮省份一年的粮食产出。

要不是因为德里被解放军兵锋所指,德里的老爷们才不会如此简单的同意这个要求呢。

而现在,中国开始向印度出口大量的轻工产品,向印度继续购买粮食。毕竟每年三十万吨的粮食购买,如果都熬成稀粥,在加上粮食增稠剂做调配。至少能保证一千万人饿不死(当然也吃不饱)

同时,今年中国又向苏东国家开始输送大量的劳动人口,前往苏东国家帮助进行基础建设。

从1958年底,到1959年六月,仅仅半年的时间内。中国向苏东输送了差不多五十万劳动力。

现在整个西伯利亚大铁路方路向上,全都是中国劳工。

远在列宁格勒的葛蛋、许大有等中国出国务工的工人们也看到了远在万里之遥的祖国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