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超乎想象
在列宁格勒的义卖会上,关于工业福利券的售卖超乎想象的好。
因为对于现在的苏联人民来说,中国商场就像是一个宝藏地一样。
实际上中国商场售卖的东西现在已经不便宜了。对于苏联人民来说都不算便宜。但是却依旧能吸引一堆苏联人去消费。因为苏联老百姓虽然从绝对值上来说赚的不如美国人多,但是在消费能力
上却和美国相差无几。毕竟有大量政府兜底的福利,让苏联人更敢花钱,只要钱有去处,他们就敢于把钱花出去。
而中国提供的大量商品成为了苏联经济循环的重要一环。 这也是为什么斯大林想要在自己死前尽快促成和中国的货币谈判。
现在中国商品在苏联的消费级市场上真的是嘎嘎乱杀。从中低端一直 杀到高端都有。毕竟有超级技术的加持,有的看着不起眼的民用产品,现在的苏联还真的生产不出来。
包括中国现在推出的第一代速干材料制作的衣服。一套速干运动服的价格卖的贵到天上去了。
一套速干三件套的价格敢卖到一百多卢布一套。是苏联工人一个月三分之一甚至接近二分之一的工资了。
这是真的贵啊!
但是愿意掏钱买的人却不少。苏联时期的老百姓大多热衷户外运动,而速干类的运动套装比传统棉布类运动装的优势太明显了。只要穿过的人就都懂的汗水打湿纯棉衣物后可能一两个小时都不
能干。尤其是在持续运动中,可能会因为潮湿的衣物而让身体变冷。
而速干材料的衣服显然要好的多,不太会有这样的问题。好的速干衣物只要几分钟就能干透了。
这玩意儿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可是真正的高科技。苏联的各大运动队都向中国订购这些速干运动服。民间的运动爱好者,只要条件允许也会购买。
还有民用消费市场中的运动鞋,中国现在研究出了第一代弹性 且带支撑的鞋底,运动员再也不用穿着板鞋运动了。软弹且带有支撑的运动鞋对运动带来的提升是巨大的。
当然,价格也是高昂的。一双这样高科技 的运动鞋价格也接近八十卢布。对现在来说是贵上天了。但是这也挡不住苏联人的消费热情。
因为钱留在手上不花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纸张,只有花出去变成实物,他们的卢布才有意义。
这些玩意儿就是他们愿意花钱的地方。钱是用来提高自己生活品质的。
唯一的问题是中国的很多产品也面临产能不足的问题。尤其是那些高科技产品,因为刚刚诞生,所以产线都没有扩充起来。所以都要排队,苏联人对于排队多少有些深恶痛绝了。尤其是在中国商品开始大量供应苏联,缓解苏联民用品的紧张之后。
所以关于工业福利券的销售,那些苏联老百姓对于打九折这件事并不关心,他们只关心一点:
“我说如果,如果我全额购买不用打九折。那么明年六月份你们双星说明年要上市的新一代运动鞋,我能直接优先购买吗?就当我已我经排了一年队了。”
“对对对,还有你们的冬季速干套装,一直断货。 我现在全额购买这个福利券, 你们也不要打折,给我明年六月 或者七月可以直接提货的权力就好了。”
“我也是这个要求,你们的新款耳机.. ”
“我要求提你们的音乐播放器…… .”
“你们宣传的拍立得呢,是不是该明年上了?我等着呢!”
一众苏联老百姓围在这 个摊位前说出他们的要求。对于这些苏联老百姓来说,九折不九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货。
那些普通的民生物资好买,但是那些高级货却不好买。
还有人提出:“我可以多买点这个券,但是你们的摩托三轮货车什么时候能到货。”
“对对对!三轮摩托货车!”
负责人满脑门子的汗水。
中国现在工业摊子铺开的太大了,而苏联旺盛的需求也太大了。从来没有想过,中国这个在建国的时候生产自行车都要进口零件的国家,现在居然要出口车辆了。
除了闪电摩托之外,现在卖的最好的就是各种三蹦子。后世农村、城市大量可见用来运货的玩意儿。一个后斗能装六七个大人,或者是堆五六百公斤的货物。
这种玩意儿很丑,转向还不好,操控更是一般,更加不能防风吹日晒。而且后世经常有人调侃:真是把汽车和摩托的缺点都集合在一起的产物。
但三蹦子能在这个世界出现,而且卖的好,就必然有它的受众群体。
在广大的苏联农村和郊区,三蹦子可太有用了。比汽车更便宜的价格,可以带人可以拉货,比拖拉机更好的乘坐体验和更快的速度。
不仅仅是苏联人,整个东欧地区的劳动人民都爱三蹦子。这玩意儿居然成为了中国出口的拳头产品。
现在这些老百姓的热情真的是超过了现场工作人员的预料了。
这比现场那些吃中国特色(各种 下水制作的美食)的地方来的更加热闹。
因为列宁格勒老百姓的高度热情,导致这场义卖卖出了远超预计的钱款。
列宁格勒的老百姓只害怕一点,那就是中国一旦受灾了,那么明年的工业产能受损,会导致他们需要的产品延期交货。
音乐发烧友们为了自己的耳机、音响、播放器。运动发烧友们为了自己的运动服、运动鞋、全球第一款碳球拍。钓鱼佬们为了自己的路亚竿、龙鱼王吊线钓竿。电影爱好者们为了自己的录像机、录像带、大电视。牌佬和桌游佬们为了明年的新卡组、众筹的新桌……
大家都爆发出了很大的热情。
这股子热情是在场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并且这股子热情很快传播向了全苏联乃至全东欧地区。特别是在政府的引导下达到巅峰。
第一个巅峰的到来是谁都没有想到的。那是来自《漫画新世代》海外刊上连载的漫画《英雄王》的作者在漫画正文后的四格小漫画中将自己所在地区的困境画了出来。
作者表示家乡现在受灾,他可能要放弃连载一起去帮助救灾。至于什么时候继续连载?那他就不知道了。
当《漫画新世代》 海外刊的这期一经刊出,造成了远超所有人的反应。 就在一瞬间,好像整个欧洲都震动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