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如同潮水
自从中苏大力宣传美国将要在华沙开设他们的美国商场之后。
华沙人民,波兰人民都是翘首以盼啊。
因为一旦他们发现,自己没有了中苏提供的大量商品之后,仅仅依靠波兰自己的生产力,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过得好什么生活。
所以这些人指望着美国商场开业之后能补充一下波兰现在民生用品紧缺的问题。
所以当商场开业的时候,早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华沙人民冲进了商场,准备大肆购物一番。
但是真的进了商场,他们才算是开了眼界了。
“为什么这些东西这么贵?!”一名准备采购家庭日化用品的主妇疯了一样的吼叫道:“这洗发水,为什么足足比我平时买的贵了百分之三十五?!”“还有这洗衣粉。比我平常买的贵了一半!这里面装的是洗衣粉还是海洛因粉?!你们怎么不去抢?!”
和这个妇女同样爆发出吼叫的还有另外一些中年男人。
“为什么汽水和膨化食品要这么贵?!比中国生产的贵了三成?!你们是抢劫吗?!”学生们也在抱怨:“这些文具的价格也贵了。比中国同样的东西贵了好多哦……”
对于波兰人民来说,美国商场的东西太贵了。
是真的美国商场的东西太贵吗?其实还好,因为美国商人这一次算是保本赚吃喝了。
他们这次真的没有想着赚多少钱。
他们是来开拓市场的,所以在定价方面真的没有高出多少钱。
所以波兰和华沙的人民在这一点上面还真的是冤枉了他一个人,虽然是奸商,但在这一次他们图谋更深。
不是简简单单的,想要捞一笔就走。
但是实际销售成本摆在这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走海运运输并不是一件便宜的事情。
而中国和苏联的物资卖到波兰之所以便宜,实际上说到底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有很大的福利。
这种福利不仅仅局限于对波兰的优惠物价上。
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统筹发展阶段,商品生产阶段,无时无刻都能够体现得出,大多数普通人并没有意识到。
只有规划者,决策者和高层的生产者才能有感受的。
比如说从苏联到波兰的铁路运输这本身就是一个福利政策。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不管是中国还是苏联,交通运输都是带有国家福利补贴意思的。
交通费用不会太高。
会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之内。
因为交通尤其像是铁路,这样的重要交通都是涉及到国家战略安全和民生生产的。
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就不是这样了,铁路如果不能够赚到钱,那么对铁路公司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热门线路的铁路就往往会出现激烈的竞争。
会有更好的班车,更多的班次,乃至更便宜的售价。
但是相对不那么热门的线路往往都是更差的铁轨,更差的列车以及更高的售价。
因为如果不能靠那么仅有的班车把成本和利润都赚回来,铁路公司靠什么赚钱?这就注定了,在运输成本上面,他们就不可能便宜。
而这还仅仅只是运输一个环节,还有能源提供。
苏联是全世界最大的能源国家。
他对国内的能源补贴相当的高。
工厂生产所使用的能源电力全部都属于国家福利。
这一环一环的补贴就会体现在产品售价之中。
你的运输费用节省一点。
你的能源成本减少一点。
你的销售成本减少一点。
没有什么所谓的大盘商,次级经销商,终端经销商,不同层级的经销商的重重盘剥。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
那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了。
就算是美国的这些供货商愿意以低价乃至成本价销售,但是他们可以不付邮轮公司的货运费用吗?他们可以不支付在其中产生的人力费用吗?这些是平时看不见,但实际上像中国和苏联这样的国家会给予补贴和国家社会隐形福利的东西。
这就造成了波兰人民现在突然觉得美国商国品实在是贵上天的一种现象。
原时空之中,东欧国家热情的拥抱西欧,拥抱美国。
那个时候美国和欧洲提供的商品价格可比现在还要贵一点,但是波兰人民可是欢欣鼓舞。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当时的苏联根本就提供不了任何一点能对欧美产品提供冲击的相对竞品。
波兰人和苏联人一样,手上赚了很多钱,但是没有地方消费。
苏联的工人需要8~10年才能够提到一辆小汽车。
波兰人也差不多,甚至时间会更长。
因为苏联要优先提供本国公民的福利待遇。
计划经济也要先紧着供应苏联,然后才能去供应波兰。
当时波兰民众口中的钱不少。
但是花不出去。
所以他们愿意把那些钱全部在地下黑市换成美元或者是英镑。
用以购买黑市上面贩卖的西欧与美国的商品。
从某个方面来说,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垄断。
但是本时空中,中国打破了这种垄断。
原时空之中那种美国商品只要来到了波兰就能够轻松赚钱的日子,在这个时代之中一去不复返。
根本就没有留给他们任何的机会。
很多兴冲冲来的波兰公民在看到了美国商场内的这些商品价格之后,他们发出了哀喙。
因为这个售价彻底打乱了他们的消费计划。
还是因为本时空之中,中国的商品已经提前让波兰老百姓的钱包消费出去了一波。
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被迫储蓄。
也因为波兰现在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福利制度。
所以波兰人和现在的大多数苏联人也类似,手上并没有太多的存款了。
有点存款,基本上都拿来购买中国的大件商品来改善生活用。
现在拿着每月的月工资来商场购买货物。
本来一家有六七口人,一个月光是洗衣粉都要消耗3袋。
现在却因为洗衣粉价格太贵了,所以只能买一袋到两袋。
因为计算家庭开支的负责人要统筹计划接下来整个月家庭的其他开销。
洗衣粉要缩减,沐浴露也要缩减,香水这种东西就直接不要买了。
因为中国的香水便宜,而欧洲运过来的香水全是奢侈品。
价格是中国香水的3~4倍。
好一点的,简直就是翻了10倍。
可乐也很贵,膨化食品也很贵,铅笔橡皮也很贵。
安德鲁来到美国商场的时候,他原本是满脸兴奋的,但是现场的气氛和他想象中的兴高采烈,大家都欢欣鼓舞的采购美国商品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