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社会主义的生活(第2/2页)
还没等美国那边代表团发出语问。
这边李锐就已经按照一开始和米高扬说好的方式,他直接开始当画外音一样开始解说。
“住在这个家庭里的是来自苏联的一名工厂里的铆接工谢尔盖,和他的妻子,在乐器厂负责包装的耶夫娜。他们是工厂里的年轻工人,刚刚参加工作五年,两人刚刚有了一个孩子。而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地方。”
伴随着镜头的移动,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见房子里的情况。
一对年轻的夫妻正在房子里,做着看似很日常的事情。
谢尔盖正从外面带着一份从中国商场买回来的外卖。
装着外卖的铁饭盒里飘来阵阵香味。
他打开不同的饭盒,里面分别装着:锅包肉、烧豆腐、土豆沙拉和肉酱面条。(嗯,现在旁边的中国商场里有卖这些)他打开盒饭,招呼着:“耶夫娜,过来吃晚饭了。工厂食堂在装修改进,给我们发了中国商场的餐券。”
“好的,我刚刚从托育所里把小艾娜接回来了。”
年轻的妻子抱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进来。
小女孩的脸色红润,身体壮实,看着就很健康。
年轻的耶夫娜一边进来一边说道:“谢尔盖,今天我们工厂开组织会议,我有可能会提升成为小组长了。”
年轻女工的脸上露出笑意,谢尔盖脸上露出惊喜。
他大笑着抱住耶夫娜道:“那可是太好了!”“那我们再开一罐红烧牛肉罐头和鱼子酱罐头庆祝一下。”
谢尔盖哈哈大笑着。
他从厨房的橱柜里拿出了一罐足足有八百克重量的牛肉罐头,和一罐鱼子酱。他又拿出了一瓶啤酒和一瓶山海关汽水和一包饼干。
把红烧牛肉罐头加热一下倒在盘子里。
把鱼子酱抹在饼干上。
拿出两个玻璃杯,一杯是谢尔盖的啤酒,一杯是耶夫娜的汽水。
当然,还有小女孩的奶瓶。
就这样,两个年轻的夫妻弄出了一顿颇为丰盛的晚餐。
尼克松并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这些表演有什么意义。
因为直观的大量这个房间,这个房间并没有太多的电器。
只有一个十一寸的小电视,产至中国。
一台并不大的收音机。
普通的杂木椅子刷着黑胡桃色。
并不宽也不豪华的小沙发。
墙上没有墙纸,并不奢华。
只有简单的刮大白。
灯光也仅仅只是满足照明的需求。
这里甚至没有空调和冰箱。
比美国的小别墅差太多了。
尼克松皱着眉头,他完全没有察觉出这里的问题是什么。
但是他并不知道,远在电视机前的各位观众在思考什么。
在东柏林的威廉突然明白他为什么刚刚看美国的宣传样板间觉得有问题,但是又说不出问题是什么了。
因为美国样板间虽然很漂亮,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人味!对,就是没有人味。
美国的宣传和他们的样板间一样,漂亮,但是漂浮在空中。
就像是空中楼阁一样。
威廉不相信所有美国人都能过上尼克松宣传的那种生活。
美国也有差不多两亿人口啊。
要是所有人都是过这样的生活,那美国该有多强大?怕是早就可以统治世界了吧。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谢尔盖和耶夫娜这样的生活才是触手可及的。
有一种淡淡的温暖,很日常,不虚假。
但是却又让人羡慕不已。
为什么?因为仅仅这个小小的片段就能透露出很多令人羡慕的地方。
谢尔盖弄来了很好的外卖,而这是属于工人的福利。
因为工厂包伙食。
因为食堂改进还可以拿中国商场的餐券。
而耶夫娜的宝宝还那么小,看着才一岁多,但是却可以放在全日制的托育所观照。
耶夫娜可以正常的去上班。
这证明这个托育所是两个青年工人夫妻可以承受的起的。
而耶夫娜不仅可以上班,还有机会晋升!这在欧美可是太难了。
而一个青工的家庭,可以储备着大量的肉罐头和鱼子酱罐头,以及汽水啤酒。
还有一些家用电器。
这样的生活难道不好吗?相比于美国说的那么天花乱坠的东西,苏联这边的宣传完全不同。
美国的宣传入虚,苏联的却切实。
在一旁的米高扬只有一个问题问李锐:“这些临时演员你从哪弄来的?”李锐笑笑道:“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里带来的。本来打算这次辩论后让他们在波兰拍摄纪录片作为他们的毕业作业的。没想到现在却有了用处。刚好导演系也是要学表演的。”
米高扬低声道:“可惜不是表演系。”
李锐却哈哈一笑:“还好不是表演系。表演系的演员大多长得都还不错。他们来演,就没有普通人那么好的代入感,没那么逼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