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联盟

“这个价格太高了。”

“六十五美元一吨,还是均价。你们看看,中国还把原糖按照等级分了。粗粒糖、中颗粒糖、细颗粒糖价格还不一样。最贵的细颗粒糖价格都拉到了75美元一吨了。”

“如此一来,我们还有什么赚头?”

在香港的万豪酒店内,一群西装革履的外国人正聚在酒廊内,对着中国糖价上涨一事口诛笔伐。

因为中国的糖价一上涨,他们就很难受了。说都说自己是国际糖商,但是这些年因为中国这里的糖真的太好弄了,他们其实已经快要成为国际掮客了。

这里聚集的商人们从前或许有那么几家炼糖厂,每年可能可以生产个几万吨或者十来万吨的糖。但还是那句话,在资本主义市场上,资本都是倾向于流进成本更低的地方。

中国的生物制糖法是目前全世界成本价格最低的制糖法。国家重重保密,不允许透露一点机密。

这些年不断地改良完善。生物制糖法的效率也开始逐渐提升。再加上苏联便宜无比的土豆大规模供应。

中国糖的成本已经被压倒了一个其他制糖厂难以理解的地步了。之前中国的糖卖价真的不贵,这些糖商算了算,如果中国糖一吨卖价在37~40美元。而自己生产一吨糖的价格也在33~36美元之间。

自己还要承受机器折旧费用,种植甘蔗甜菜之类作物还要考虑天灾影响。还有行政管理成本。

自己费心费力,赚就为了每吨多赚两三美元,好像怎么都不划算啊。而且万一来一个天灾,种植园出现减产。自己的成本可能也就和中国拉平了。

那还不如直接从中国进呢。虽然每吨少赚了两三美元,但是每年节省下来的心力和时间怎么看都划算呢。

索性把厂子给关了吧。直接买货卖货多好啊。

但是现在……

“我们必须要团结起来。”有一人带头说道:“在场的诸位,再加上我。我们每年至少能吃掉中国出货的七十万吨糖。这么大数额的糖,如果我们不吃下,中国一时之间之是卖不出去的。”

“所以我们要联合起来,直接不买他们的货。逼迫中国降价。”这位仁兄一带头,周围的商人们也纷纷点头,觉得他说的挺有道理的。

七十万吨的糖不是小数目。好几千万美元的货呢。

现在全世界哪一个公司敢说自己能吃得下?也就是美国糖业精炼公司有这个规模吧。

如果大家能组成阵线,倒也不是不能逼着中国让步。

虽然说糖是耐储品。但是只要放在仓库里就会有损耗。谁能保证仓库绝对不回潮,谁又能保证仓库一定没有老鼠蟑螂搞污染?而且几十万吨糖占着仓库,那下一批生产出来的糖放哪里啊。

所以到时候肯定还是要出掉的。

所以一个松散的联盟成立了。他们要共进团,达成逼迫中国让步的计划。

不过有人提醒道:“还是要和太古糖业的CEO打个招呼吧。毕竟太古糖业的规模最大,进口的糖也最多。如果他们不和我们站在一条线上的话,我们就危险了。就怕太古糖业一口把我们给吃了。”

号召组成联盟的中年商人马斯特点点头:“好,听说戴维斯先生也来香港了。我去和他聊聊。”

……

马斯特是在万豪酒店的行政套房里见到的戴维斯。

戴维斯今年五十五了,年级不小。之前看到中国糖价上涨的消息后,脑袋一晕就倒了。还好没什么问题,休息一下就好了。

他静静地听着马斯特的来意,尤其是听到马斯特他们已经组成了联盟,要共进退时,戴维斯也有些意动了。

如果按照中国的糖价来收购这批原糖,太古糖业的成本要上升八百多万美元,这基本上把这批合同的利润都吃光了,指不定自己公司还要倒贴不少进去。

中国的这份协议不能签订,签订的话自己会被董事会弄死的。

“所以戴维斯先生,您意下如何?”马斯特觉得自己说动了戴维斯。

戴维斯没有立刻答应,因为他这边合同交货也是有期限的。马氏糖果的十五万吨糖要交货,最晚十八天后就要装船运输。不然就赶不上交货日期。

十八天的时间,能不能逼中国就范?戴维斯有些没底。但是损失八百万和损失三千万的账,他还是算的来的。

不过他没有马上拒绝马斯特。而是说道:“我明白了,我这段时间不会做声。更不会签订和中国的协议。”

马斯特大喜:“既然如此,我们加在一起,怕是有百万吨的原糖量了。这么多的糖囤积在手上,中国企业也收不住的。相信我吧戴维斯先生,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戴维斯点点头,客套的说道:“今天刚下飞机,有点困。明天我再酒店的酒廊摆酒会宴请各位。”

马斯特知道戴维斯送客的时间到了,他站起来点点头道:“那么祝您晚安,先生。”

等到马斯特走了,戴维斯才让自己的心腹秘书把自己的降压药送来。

“总裁先生,真的要和他们组成联盟吗?这些都是小商人,数量少的一年过手的糖量不过一两万吨,数量多的一年也不过十万吨。和我们不在一个量级。他们即便是亏损了,他们也扛得住,因为量少。”

“我们可是足足有三十五万吨的差额啊。”秘书帮助戴维斯用药,随即说道。

吃药后的戴维斯靠在沙发上沉吟了片刻:“是的,三十五万吨的差额太大了。所以我也不敢把话说死。帮我约见一下我们在香港的代表。他们在这里耕植了这么多年,我不相信他们一点门路都没有。”

“让他们过来,看看有没有和中国直接接触的可能。”

……

香港星火工业区东边一点五公里有一座东方酒店,属于内地通过雷月星在香港置办的产业。

从内地来香港办事的人员,一般会先在这里落脚住一段时间,等到工作和住处都妥当了在搬出去。

郭师年就住在这。酒店还专门整理了一个房间出来给他们办公。

他正在详细的看着孙代表给他总结出来的信息,对集中在香港的国际糖业掮客们有了大致的了解。

这些人从前算是糖商,但是自废武功后,孙代表直接叫他们掮客了。

郭师年是新成立的中国糖业进出口总公司派往香港的代表。

除了他之外,还有几个副手和随行人员。毕竟几百万吨糖的进出口也不是一个郭师年可以搞定的。这可是涉及到近两亿美元的超大额交易。

“郭同志,你这一口气说涨价涨的这么多,会不会引起那些外国商人的反噬啊?”房间里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抽着香烟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