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动态平衡

最先反应过来的就是一些小型企业。相比于大企业的臃肿而言。那些只有几十几百人规模的中小型企业,对于销量的些许波动都会非常敏感。

这边中国咔咔的卖糖货和零食以及各种饮料。

那边就有一些欧洲的中小型企业受不了了。

其中有很多中小型企业也是加入了有可口可乐、雀巢集团以及亿滋国际、马氏糖果他们联合组成的松散联盟。

说实在的,其实这个松散联盟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特别有用。因为其中很多中小公司的货在超市货架上就一点点位置。

那些各大超市还是更偏爱于进口大型公司的产品。

毕竟像可口可乐、雀巢集团这样的公司,更愿意投钱投广告。消费者的认同能力也更好。

他们这些中小企业更像是一种凑数的。这些大公司来找他们的时候,也都是说希望他们以大局为重。

当然了,每当有人说:希望你以大局为重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就证明了大局里面没有你。

这些小公司就是如此。这些大公司所规划的未来大局中并没有这些小公司的存在。

他们也最先成为了这场行业争夺战的炮灰。

这些都是体量非常小的公司。对他们来说,少赚一点都是伤经动骨了。

所以这个联盟其实是支撑不下去的。这些中小公司直接告到了他们这个联盟里面,希望联盟给个说法。

但是这种商业联盟怎么可能给你说法?他们不要你的命都算是好的了。还指望其他的什么呢?

“你们一开始不是怎么说的啊。说好的共进退啊!现在我们没得退了,你们怎么能这样呢?你们这些大公司不是在拿我们的命在开玩笑吗?”

在最近的一次松散联盟会议上,那些中小企业,尤其是被绑上战车的小企业代表们是破口大骂。

“你们说一起对付中国企业的。现在呢,你们要我们做的我们都做了。现在好了,中国的产品绕开了你们的渠道,却把我们挤出了那些小渠道,现在我们怎么赚钱啊?”

松散联盟里面的那些大企业,不管是可口可乐、雀巢集团、亿滋国际、玛氏糖果,他们对于这些小企业的咆哮,那是一点都不在意的。

他们只觉得吵闹,让人把这些吵闹的家伙给丢出去了之后,他们觉得才可以正常的开会。

“看起来很不妙,中国居然用这种方法来绕过了超市的渠道。现在他们卖的有些太好了。”发言的是可口可乐的罗伯特。

他的眉头已经锁成了川字了。因为最近一个月可口可乐在法国地区的销售额变得不好看了许多。

自从调价之后,可口可乐的销售额就下降了一成半有多。涨价的影响算是很大了。

而现在这个月,可口可乐的销售额下降的更多了。下降了差不多接近三成。这纯纯的就是在可口可乐虎口夺食。

当然,这个数据可口可乐是不能公布的。就像是现在罗伯特也不知道雀巢、马氏、亿滋国际他们的受损程度有多少。

那些小企业出局了,大中型企业日子也不好过。

“不能这么下去了,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可能会被中国的产品彻底赶出法国市场的。”亿滋国际的法国地区总经理说了一个很危言耸听的未来。

但是这个未来也不是没有可能出现的。

“现在,看起来我们的第一阶段的计划是破产了。”罗伯特已经确认了,他们在第一阶段排挤计划失败了。控制不控制超市的渠道,好像都没用了。

现在超市那边也在和他们抗议。因为从其他小卖店渠道购买了中国商品的老百姓,发现他们在超市反而买不到这些产品。

这让一些老百姓不得不选择只能从小卖店去购买这些中国产品。

这一下倒是让一些原本在大超市连锁店挤压下越发困难的小店焕发了第二春。他们又挺了过来。

这明显不符合各大超市的利益,他们对于松散联盟的要求更加难以接受了。

超市联盟那边也派人传话过来:“如果你们干不掉中国的产品,那么你们就不要干了。反正你们也干不赢,不要搞的我们也一起输。”

这一下可是把罗伯特等人的脸打的啪啪啪的。

只不过他们还没认输,既然这招不行,他们就换一招。他们准备游说法国政府。

商业上搞不赢,那就在政治上搞。

不过他们这次搞的慢了一点,因为达能的赫尔维已经去游说法国政府了。

甚至是游说到了戴高乐那里。

“我们国家缺少一个世界级的大集团。我们的超市里卖的饮料、零食被其他国家的公司牢牢占据着统治地位。这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戴高乐百忙之中召见了赫尔维可不是来听这些的。

戴高乐略显不悦的说道:“但是我现在看不见达能所做的事情对法国有什么好处。你们把你们的渠道卖了出去,让中国的产品进入了法国,还把很多小企业给挤的难以生存了。”

赫尔维急忙道:“这正是我们法国现在的劣势,这些小企业不得不屈服于国际级的巨型企业,同时又毫无自保之力。”

“如果我们没有巨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和可口可乐、雀巢这样的企业进行竞争的话,我们的市场就会被他们予取予求。而达能就是想要做这个巨型企业的角色。”

“总统阁下,相信您也不想让法国没有一个值得骄傲的民族品牌吧!”

戴高乐是个大法兰西主义者。他本质上是和美国尿不到一个壶里的。要不然也不会有法国退出北约的操作。

不过戴高乐对于赫尔维的话还是有所顾虑:“你说达能想要成为这样的角色,但是我怎么看不见你们有这样的潜质呢?你们凭什么?”

戴高乐愿意扶持法国国内企业,尤其是将其扶持为国际级的巨型企业。一个国家必须要有一些国际级的大型企业在国际上保持竞争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还挺像一些传奇故事里说的那样,一个家族必须要有传奇强者,隐藏老祖,不然就会从一流家族沦落到二三流家族去。

国际级企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相当于传奇强者。

赫尔维知道戴高乐的顾虑,他道:“我们达能已经和中国签订了相关的协议了。他们会转让一批技术。同时会有一些中法合营的新品牌。而这新品牌才是我们未来主推的主力。我们的协议也写的很清楚,中法合营,以法为主。”

“达能崛起需要时间,但是我们可以用市场换技术,发展五到十年,我们达能就起来了。到时候我们今日的付出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