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干它

以色列和法国还在打嘴炮,还指望能在这上面搞一些优势出来。

结果这边才刚搞出来一点事情呢,那边拉姆就已经开始搞反击了。

拉姆等着这一天可是很久了。原本就是被那些人搞的心烦的要死。现在不反搞,什么时候反搞?

……

阿摩司等以色列官方人员正在准备捞人了。被抓的人太多了。

莫哈莫得都打了特别申请过来,这一次以色列政府不额外介入是不行了。

毕竟这么多编外人员,不能全都放弃吧。真的全都放弃了,那以后就真的找不到人了。

以色列这边已经开始出面了。

莫哈莫得作为以色列的官方人员,必须要出面去和法国政府沟通了。

莫哈莫得必须要和那位秃头局长去沟通了。

……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来着?你说这些人都是犹太人?”秃头局长挠了挠自己的秃顶。

“所以你要搞外交赦免?这是不是不合规矩?这些人可都是有很大可能是克格勃的探子啊。”秃头局长老神在在的说到。

莫哈莫得却说道:“那些人不是克格勃的探子,这一点我可以做保证。他们都是帮助我们工作的一些人员。”

“这些人和我们都有一些合作关系,所以我们可以为他们作保。他们真的不是克格勃。”说着话,莫哈莫得想要给秃头局长意思意思。

但是还没等他的意思意思表露出一丝意思的时候,秃头局长就猛烈摇头道:“这话你和我说也没用啊。那些人我都移交给反间谍部了啊。”

这话说的莫哈莫得气的直拍大腿:“你们怎么能这样呢?”

他本是想要说:你们这不是草菅人命嘛!

但是想了想还是算了,现在形势比人强,不好激怒法国当局了。

现在还能做的就是继续去找人捞人了。

这下不找还真不行。

而且以色列官方也在和法国政府官方接洽来着。

但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拉姆的反击也是时候的到了。

“号外号外,看看别具一格的真相!”

“号外,优秀青年的另一面。”

“到底是社会的优秀青年,还是街区里最深刻的害虫!”

一个个报童涌上街头,开始贩卖今天的晚报。

这年头因为劳动法的普及,街头的报童是越来越少了,大多数都是一些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兼职赚钱。

但是今天巴黎街头好像突然多了一倍的报童数量,就好像是有人专门花钱请他们来发报纸的一样,好像是要把整个巴黎都给塞满了的似的。

而这些报童叫卖的报纸标题也一个个的吸引人。

《伍兹—阴暗还是阳光》

《走上街头的黑帮混混:是社会道德的沦丧,还是民族意志的沦陷》

《真与假,“犹太青年”双面人生》。

如此等等的新闻标题都在不断的吸引着大家的眼球,促使着普通人想要购买这些新闻报纸来好好的看看。

因为这些日子以来,多亏了以色列政府的大力“投资”新闻行业。导致了很多法国人,乃至其他国家的人都知道了,在法国有一群非常杰出的犹太青年。

他们一个个的都是堪称当代圣人的典范。想要不注意他们都很难。

现在有了关于他们的新闻,这能不看?

而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好家伙啊。怎么回事?说好的优秀犹太青年呢?怎么好像都有问题啊。

在这些新闻报纸里,那些关于优秀犹太青年的另一面被揭开了。

第一个被揭开的就是以色列现在正在主推的那个名叫伍兹的青年。

在以色列推的犹太新闻里,他几乎是完人了。

而在今天的新闻里,他也是完人了。只不过这个完是完蛋的完。

在新闻里,这个伍兹从小就是个混蛋。从小偷小摸开始,不过因为那个时候他未成年,所以也就没有留下任何案底。警察找了他也是只能教育后放回去。

等到他成年之后,他就开始知道自己未成年的保护卡消失了。开始做一些更隐蔽,但是也更赚钱的行动了。

比如说帮黑帮的行动放哨。

还有一些,比如说更加隐蔽和专业的偷窃和销赃等等。

这些新闻的报道有鼻子有眼的,而且还有不少有名有姓的相关知情人士的旁证。

这导致了新闻的可信度很高。

尤其是这些新闻里面不仅仅提供了这些信息,最关键的是还提供了照片啊!

那些说伍兹之前坑蒙拐骗的也就算了。关键是他找犹太人领钱,领完钱后去潇洒,甚至是去嫖娼都有照片啊。

还有他和黑社会关系不清不楚,这些也被镜头忠实的记录了下来。

这一切都要感谢王德。因为王德虽然长着中国心,骨子里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但是他却是中苏混血。父亲是中国当年早起去苏联的留学生之一,母亲是当时父亲的同学。

所以王德从小就顶着一张混血脸。他的长相在欧洲并不突兀,因为他的五官骨相遗传至母亲,只有眼球瞳孔长的像父亲。

这些日子以来,王德一直在暗中调查这些事情,当然也少不了拉姆派人从旁协助。

王德侦查调查经验增加了不少,而像是伍兹这样的家伙,有了点钱就飘飘然了。

他被王德找到破绽可是太容易了。

于是关于伍兹的造神运动早就被王德和中国的革命青年们给看破了。

而现在,他们不过是把看到的,记录的东西都发出来了罢了。

而除了伍兹之外,还有雅力等其他以色列犹太正在努力推出来造神的年轻人,都被传出了他们的双面做派。

这场双面派对还没让以色列尽兴呢,就被中国给打断了。

而且不仅仅是打断了,最关键的是它们的计划还被破灭了。

原本经过他们这些年的鼓动,尤其是这段时间的大肆宣传,本来已经出现了一批倾向于犹太的法国人(以及周边国家的人)。

但是在这些文章出现了之后,这种人开始大量消失。

甚至于在酒吧里,有一些酒客喝醉了酒后开始吹牛逼。

有人吆喝了一声:“现在以色列可是太有出息了,连我们法国人都敢骗。咱们法兰西能忍得了这?兄弟几个有没有胆子?”

“干什么?”

“嘿嘿,走,去砸以色列大使馆的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