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颓势尽显?

中国要举办计算机大会,当然不是单纯的为了让基辛格有借口来中国。

而是举办计算机大会,这件事情本来就是应有之意。因为现在中国是全球计算机和电脑行业的领军人物。

中国需要继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也需要激发民间对电脑技术的熟悉培养土壤,激发民间的创造力。

因为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的李锐是清楚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发展过程的。

在计算机和半导体产业的前中期。需要有大量的民间人士来发挥他们的各种奇思妙想。

即便是有后续的资料,李锐觉得也需要培养一下民间人士对于电脑技术的理解。

因为只有先做了,把这样的科技土壤培养出来以后,才能够出现更多的科技人才。这也是为什么李锐一直坚持在全国各个城市尽可能的推广电脑俱乐部这件事情。

玩电脑也好,研究电脑也好。 Diy硬件也好,自己尝试写代码也好。反正这种东西必须要有足够多的人去做,才能够有更多的创意和灵感出现。

这个时间点不把土壤培养出来,那么以后可就很难了。

因为李锐可是太清楚了,电脑科技这个行业是一个技术增密资本增密的行业。

就像是高科技重工业一样。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民间人士就玩不转了。

不仅仅是民间人士玩不转,一些中小公司乃至于中小国家都玩不转。

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资本和技术去不断的对这个行业进行增密。从而使这个行业突破上限进入到更高阶的层次。

所以别看李锐这一次给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发了邀请函。但是他清楚的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里面,有希望在计算机科学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其实也就仅仅只有几个国家罢了。

中国算一个,苏联算一个,东德算半个。日本算半个。现在统一的朝鲜半岛,如果中国和苏联支持他的话,也能算半个。

其他的各种东欧国家,大概率是没什么戏的。当然了,也不排除这些国家偶尔会蹦出一些天才。以点破面的带动他们的技术有所发展。

不过他们的天才怕是也是要在中国计算机的框架下来实现他们的志向和报复了。

这也是目前全球第1次召开计算机大会的主要用处之一。

计算机大会。可不仅仅只是一个成果发布会同时还是一次比赛。李学李锐习后世的经验。

搞出了开发者大会。给那些收到邀请的计算机天才们一个公平比赛的机会。

给他们出个题目,然后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利用中国的计算机和计算机架构。来开发一段实用小工具或程序。

虽然这个年头中国还没有搞出视窗操作系统,但是基本的电脑语言还是框架搭起来的。

在这个框架性进行研发,那么中国就掌握到了未来标准的制定权。

苏联那边虽然也在走中国的语言框架,但是他们还没放弃三进制计算机的研究。从这一点上来说,苏联可以说他们固执,也可以说他们有大国尊严。

毕竟这样的大国就是要有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东西才对嘛。这样才能有领导权话语权嘛。

怎么能和中国人完全一样呢。只不过本中苏联时空没有像原时空那样一根筋到底死磕三进制计算机不放。至少分了一半的人出来研究中国的计算机和电脑系统。

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基辛格带着他的美国代表队从美国出发了。

这对全世界的新闻媒体来说都是一个不得了的大新闻。

因为美国可是第1次成团的方式,前往中国进行访问。

哪怕是打着科学无国界,世界计算机精英交流这样的名头。

但是美国至少真的来了不是。

很多人都嗅出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而在美国的专机上,基辛格也闻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味道。

因为这些来自美国的计算机天才们显得非常的兴奋和跃跃欲试。

“太让人激动了!我们能够去中国和世界最顶尖的计算机高手过过招。”来自麻省理工的马奎尔在飞机上兴奋的完全无法休息。

他长得确实蛮符合一般人刻板印象中的麻省理工男形象。穿着格子衬衫,戴着黑框眼镜,有一头半卷不卷的中短发。

还有一条水洗发白的牛仔裤。

光看模样就知道他是个电脑天才。

和他一起来的同伴也是如此。他们在飞机上不断的讨论着关于中国电脑和计算机的种种。

基辛格作为国务卿,多少是要对这些美国未来的技术人才表达善意。所以在专机上还和特别和他们聊了一会儿。

结果这聊天的情况却让他不容乐观。

因为这些美国未来的计算机顶梁柱们居然对中国的技术抱有极大的善意和乐观态度。

以马奎尔为首的技术理工男们纷纷说道:“听说中国的计算机电脑又更新了。他们在频率上又有了突破,内存也更扩大了一些。好像已经开始出现一些面向民用市场的计算机产品了。还有大量的工控芯片。”

“国务卿先生,如果可以的话,真的希望这一次我们能够从中国购买到一些他们中国星原厂生产的半导体芯片。”

基辛格看的这一些20出头的年轻人,虽然心里面想法很复杂,但脸上还是露出和蔼的笑容问道:“怎么了?我们德州仪器的半导体芯片不行吗?”

马奎尔作为一个技术型的直男。虽然他没有多少花花肠子,但是也知道这个时候肯定不能直接说德州仪器不行。毕竟德州仪器也有技术员和领导在飞机上呢。

马奎尔非常委婉的说道:“德州仪器的东西自然不错,但是我们希望能够多一些对比,看看中国的产品怎么样。毕竟听说他们在黑市上卖的很好。”

“对的,日本现在生产的电子琴卖得特别好。在我们美国和欧洲都有销售。听说里面的芯片就是中国生产的。我们和欧洲的电子琴都比不过他们的。”有人不忘记补刀的说道。

飞机上的谈话并不怎么愉快,这导致了基辛格实在是没有什么心情和这些年轻的技术男们继续交流了。

一路无话直飞上海。等到他们这些代表着美国最新技术实力的代表团飞抵上海的时候。

上海今年才实行了军转民的虹桥机场内,许多国家的记者都来了。

当象征着美国代表团的飞机飞抵上海的时候,那是秒杀一众菲林。

而中国这边给出的接待规格也是足够高了。基辛格作为美国国务卿,而且他现在的美国权利也够高,基本对等与我国的总理。

所以新中国在外交礼仪上面还是做足了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