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
乔恩等人确实是很不高兴,因为中国的这个房子设计的有些过于的好了。
因为英国人是真的不想乐安雅苑项目成功。要是英国人没做成的事情,真的被中国人做成了,那岂不是打他们的脸?
虽然说英国人都是二皮脸,打他们几巴掌,他们也不一定觉得疼,但是这事儿丢面子啊。
你看看这里来了多少其他国家的人啊。有苏联来的,有日本来的,有德国来的,还有美国来的法国来的。更不用说,还有一些靠的比较近的东南亚国家的设计师过来参观学习。
这些人一边看一边啧啧称奇。他们的夸奖和称赞几乎是没有停过。从进样板房一直到出样板房,他们都一副神采飞扬的模样。
苏联人不用说了,他们看了这样的设计之后觉得他们接下来的新城项目应该做一点改变。
之前主要是由苏联方面进行设计,然后由中国方面进行施工。
现在看来应该要改成中苏联合设计,然后再交给中国工人继续施工。这样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
而像朝比奈那样的日本设计师则是一个劲的不停的说斯国一。尤其是几个现在已经有精中倾向的年轻人。
这些因为赤军运动以及中国这些年在日本的宣传,开始对中国产生好感并且开始深入研究中国文化的年轻人们,他们不光会讲日语。这些人中国话也说得很溜。
他们就在这里不断的用中文夸赞的这些设计.
“这些设计可真厉害。”
“我们应该好好的向中国学习。不知道那位王传志先生是否收徒。”
“其实我觉得跟在李霞女士或者是姜明义先生身边学习也可以。他们在电视上表现出来的能力足够当我们的师傅。”
“他们设计的可太好了。东京城里那些工人买的公寓楼,也可以按这样的方式设计。缩减一点空间,把61平米的室内面积缩成50平米。甚至是40平米。有2室1厅就够了。这样能给工人节约下来很多钱。而且我们日本的人口结构和中国不一样。家庭人口没那么多。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更大的房子。”
“对对对。应该请这中国的设计师团队到我们日本去进行设计。”
这些年轻的日本设计师或者是设计师学徒,他们的称赞溢于言表。旁边的中国人听得很开心,但是英国人听的可就真的不开心了。
当然了,除了日本人的夸赞,还有德国人法国人他们的夸赞,也让人听得很不舒服。只不过德国和法国的夸赞会更内敛一点。
夸一下中国设计师的能力,然后表露一下自己也要追上超越的决心。
不过这个世上向来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能让搞设计的人微微的低一点头,承认你比他厉害一点点。那其实就已经剩的很多了。
当然最难受的就是张润。因为他才刚刚把房子给退了呀。
120平的房子,实际到手90平。能退当然退呀。可是现在看看好像又后悔了。虽然少了30平米的使用面积,但是人家把你90平的房子设计好,还附送了装修。虽然说是简单装修,但是中国人现在哪里有精装房的概念。
这种简单的帮你把电线水管接好,然后墙皮粉白,地上铺上地砖。这在很多人来看,已经是精装修的规格了。
自己花上多少钱才能够有这样的设计这样的装修啊。这样少30平米看起来也不亏,甚至还有点赚。
可是现在自己却把房子给退了。真的是气的让人想要吐血。
而跟着乔嗯呢一起来的,还有那位原本负责这个项目的英国设计师。
这位名叫詹姆斯的设计师,在英国设计界还算是有些头脸的。
乐安雅苑项目挂着他的名头来搞,他也没有少收钱。他来香港之后就被负责文化意识形态的乔恩专员给请过来了。
原本是想要让这位詹姆斯设计师来挑挑刺。但是这位詹姆斯先生在这里转了一整圈之后。发现还真没有什么好挑刺的。
如果要挑刺的话。恐怕自己之前的那个设计会被挑的刺更多。因为自己之前那个都不能叫设计。
就是随便弄弄,能住人就行了。当时香港上上下下,从李嘉诚到香港官员然后再到他自己都是把乐安雅苑当成一个捞钱的项目来搞。谁真的能用心啊。
中国人也真是太死脑筋了,这种事情怎么能抓着不放。烂尾楼就让它烂下去就好了。
就在詹姆斯设计师有些生气的时候。让他和一众英国人更生气的事情发生了。
“ 哎呀,这不是詹姆斯设计师吗。我拜访了一下您在香港的设计大作。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呀。”
一个身体有些发福肥胖,操着俄罗斯口音英语的中年男人拍了拍肚子走了过来。
来人正是来自于苏联的建筑师伊万诺夫。
冷战冷战,就是意识形态的全面战争。其中不仅仅是军备竞赛,还有许多军事和文化方面的竞争。
包括且不限于:比较双方博物馆藏品的数量和质量。比较双方文化作品的出品量。
以及东西两方从建筑到雕塑的各种比拼。
这些年就没有没停过。
东柏林和西柏林就没有停下来比较。
东柏林这边修了一个漂亮的房子。西柏林那边就要修一个更漂亮的。
莫斯科要是有了一个地标性建筑。那么伦敦或者是纽约需要有个比他更宏伟更有标志性的建筑。
詹姆斯之前就在西柏林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剧院。把东柏林之前的大剧院给比下去了。而那个大剧院正是伊万诺夫设计。
这两人多多少少算是结的仇。尤其是詹姆斯很得意那个剧院的设计。总是在设计师圈子内部夸一夸自己,损一损苏联的伊万诺夫。
其实像他们这种比较顶尖的设计师群体并没有很大。你在背后拉扯别人说人坏话,这话自然也传到了伊万诺夫的耳朵。伊万诺夫现在有机会自然不会跟你客气。他今日抓住机会不好好贬损一下詹姆斯,不讽刺一下英国人的设计,他可不打算放手。
而就在苏联的设计师和英国设计师气氛逐渐焦灼的时候。在没有人发现的角落,一台摄影机正被悄悄竖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