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宏大的与渺小的

只有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这句话在欧洲大陆的设计行业内正在血淋淋的上演着。

中国的爆改节目就像是在英国的设计行业上面撕开了一个并不大的小血窟窿。原本这只是一个小伤口,对于整个英国设计行业来说,无伤大雅。

不过是稍微缓缓就过去了的事情罢了。近代的英国,因为工业实力的强大和遍布全球的军事实力,把自己的文化和设计理念传遍世界。

对于这一点,从法国到意大利,乃至西班牙之类的国家都看不惯。

地域歧视这东西不是中国独有的,中国的面积这么大,一个省歧视另一个省的人。欧洲国家的面积小,那就是一个小国家歧视另一个小国家的人。

就像是法国人经常嘲笑英国的国宴一样,问:英国的国宴吃什么?答:法餐。

一直到元时空后世的几十年之后,在英国的正式场合宴请,还是吃法国菜。稍微轻松一点的不是太正式的商业餐会或者是相熟男女朋友之间的小聚则是是意大利菜。菜

英国人懂个屁啊!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匈牙利如是说。

既然不懂,那就一边凉快的呆着去。你们英国人当当海盗还是在行的,艺术和食物,你们就不要来沾边了。

所以这对于这些国家的设计行业来说就是一场默契的围攻。

关于英国设计行业各种的坏话,和流传出来的各种谣言。其实真的不是李锐的大手在暗中发力。

而是来自自由市场的哈耶克的大手在暗中推动着一切。

那些西欧其他的同行们默契的啃食着英国设计行业的份额。

这件事足够引起英国国内的注意了。

设计行业如果真的萎缩,那就不仅仅是钱少赚的问题。很重要的是这是话语权的萎缩啊。

法国这些年一个劲的搞法语复兴运动。还真的多多少少有点用处了。

中法之间现在的关系很暧昧。尤其是关于摄影和艺术方面的合作可多了。

中国帮助法国拍摄了大量的有关于法语的视频。就是为了帮助法国和英国可以长时间持续的撕逼。

现在法国文化委员会的主席很高兴,因为他们看见了一些成果了。

“这次中国的爆改节目效果很好。 我们应该要乘热打铁啊。”法国文化委员会的主席如此说到。

“我听说了,我国的几个设计室已经拿到了几个大单了。都是从英国人那里抢过来的。这很好,要继续。”

“我们法国在建筑设计上的优势,必须要保持下去。必须要把英国人踩在脚下!”

英国和法国的设计之间一直有仇的。当年巴黎淹水的时候,英国人疯狂嘲笑法国人的下水道系统。(实际是伦敦也好不了多少,大雨淹没地铁站是家常便饭)

现在法国人抓到了机会,怎么能不要他们的命?

“最好是我们也拍摄一部类似的影片来宣传我们国内的设计。”必须要说法国文化部的官员们还是很懂得什么叫做跟风的。

而且懂得跟风的也不止是他们。包括西班牙、意大利,他们也要跟进拍摄类似的节目了。

不过他们没有法国那么好的资源。因为法国那边直接出了钱,请了中国的团队来法国帮助拍摄。

不仅仅是帮助拍摄,还有整个剧本的架构,项目的选择等等。

而且还指明要了就在香港拍摄的那个中国团队来法国去拍。

中国方面也趁热打铁,这些年和法国的文化交流多了。

在李锐的推进了牵头之下,中方开始和法国开始商谈,关于中法文化交流的事情。

其中包括留学生,电影拍摄,杂志文化书籍出版等等。

当然,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慢慢来。

就如李锐一直所坚持的那样,中国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一个孤岛。迟早都是要和外界进行大规模的交流的。

中国文化到经济,再到意识形态都要准备好一场强力的冲击。

和法国的文化交流,不过是在为了应对这场冲击前的脱敏药罢了。

有了预防针,接下来至少好办一些。

而在英国那边他们也难受的不行了。伦敦的官员们现在又想起了贝尔了。

“不能让中国人,不!应该是不能让法国人和意大利他们这些人太嚣张了!”

“我们必须要还击!狠狠的还击!不然我们的设计行业肯定是会被法国、意大利等国踩在脚下的。”

“贝尔·格莱德先生,现在就要靠你了!您的独角兽日报发表过那么多厉害的新闻,现在只有靠您来扭转劣势了。”

贝尔听到这些伦敦官员的话,他的脸色都铁青了。

我扭转你个锤子!

当初我就说了,我要收拾乐安雅苑的烂摊子,你们说不用。当初我还说了不要让你们上赶着去把脸送过去给那位姓李的打。你们不信是吧。

现在好了,你们的脸都被打肿,结果现在要我来收拾烂摊子?!以为我是阿拉丁灯神?

贝尔被这些人的行为给搞的气笑了。

所以他也很光棍,直接给装病了。生病不出,你们能拿我怎办?

反正这个烂摊子我是管不了了,你们自己想办法去。

自己也要学习一下这些伦敦官员一推二五六的精神,要不然累死的都是我这种干活的。

贝尔称病不出,伦敦方面也是病急乱投医。

直接找了BBC,让BBC的节目组出一个剧本,打算扭转一下现在的舆论。

至于他们究竟会打成什么样?反正远在香港的普通老百姓是不知道了。

因为如文六这样的普通人今天都有一个非常重要,并且非常高兴的事情。

那就是乐安雅苑第一期的房子盖好了,爆改好了。

文六等人终于可以搬进去了。

这对于众多香港百姓来说,这都是值得庆祝的事情。

至少对于辛苦了十多年的搬楼工文六来说,他全新的生活就展开在自己的面前。

当然,他还需要做一件事情。

就在他今天上午,搬完了一车家具的装卸工作之后。他破天荒的下午没有继续干活。

而是找了个澡堂子把自己洗刷个干净。并且换上了一套利索的衬衫和西裤,并且在路过花店的时候买了一束鲜花。

然后他就像是自己看过的电影里的情节那样,准备去向自己的对象求婚。

在这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里,组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庭。

一个自家的房子,一个房子里的女主人,以后应该还会有几个小家伙在那房子里奔跑玩耍。

正如这个时代所有中国人所期待的美好生活一样。平凡渺小不起眼,一日三餐只盼幸福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