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大洋彼岸的好感与通共
希尔维托都没想过在这种边角之地居然能放电影。
而在中国对世界输出革命的战略之下,中国的李锐部长就反复强调过。
革命这种事虽然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武装暴力事件。但是想要做好革命就不能仅仅依靠暴力。
仅仅依靠暴力,那就只治标不治本。想要标本兼治,那就需要一面武装暴力革命,在物理上摧毁敌人。
另一方面也需要用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同志,在精神上防御敌人的反攻。
因为资本主义最难防的地方从来都不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对手。而是在自己人身上深藏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所以,革命需要武器的批判和批判的武器双管齐下。
对外的支援,不仅仅是药品、武器这些。还把宝贵的运力里面塞进了这些象征着现代化工业文明的放映机、照相机等等。
而这些东西有用吗?
看看现场就知道了。
当革命军在驻地要放电影的时候,就一定会通知周边的村落里的人来看。
其实不要他们通知,村落里的其他村民也会通知那些人。
很多人还记得第一次看电影的时候,他们的那种震惊。在这个边缘的角落里,很多人这辈子连真的报纸都没看过呢。
结果一下子就接触电影这种高级玩意儿。
当时电影里出现人物画面的时候,很多人惊讶的捂着嘴。当电影里出现枪声和爆炸的画面时,很多人哭爹喊娘的到处乱窜。
还是当时革命军的战士把他们给控制好的。
因为这给这些村民的冲击真的太大了。即便是现在,这些村民已经看过好多次电影了,但是有的时候依旧会一惊一乍,有时候还是会因为电影演的太逼真了。所以误以为电影里死的人,是真的死了。
就像是有的小孩会认真的和自己的小伙伴说:“电影里死的那些人,都是从牢里抓的死刑犯演的。演电影的时候被打死了,那就是被打死了。”
当然,要是被布雷听到的话,多半还是要纠正这种奇谈怪论的。
不过不管怎么样的奇谈怪论吧,反正有电影看大家都很开心。
支援巴拿马的电影之中,有很多是中国拍摄的。大约中国拍摄的电影占到了百分之六十五,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五是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优秀电影。
这个比例主要是因为现在新中国产出的电影数量多,出现的优秀作品也就很多。
就像是现在给这些巴拿马村民们看的电影。正是最近两年在中国拍摄的电影《决战朝鲜》三部曲。
这部电影从志愿军入朝再到以截断美陆战一师归途,逼迫陆战一师全体投降,导致美军在朝鲜半岛的陆军力量大打折扣,最终无力发起主动进攻。
朝鲜战争形势从相持,变成了美军据守,中朝双方占有战争主动权的重大转折开始。
一直到中国的导弹一箭射爆美军依阿华级战列舰,逼迫美军从朝鲜彻底退兵签署和平协议为结束。
这是近几年来投资最大的一部国产电影。而且在国内的票房也很不错。在这个电影票只要两毛钱一张的时代。
三部曲在全国的总票房卖出了一亿人民币的天价票房。
这个票房数据当年出来的时候,不要说苏联、日本震惊了。就连好莱坞都震惊了。因为好莱坞现在全球票房换算过来能到一亿人民币的都没几个,或者说是干脆就没有。
这其中自然是有很多人反复观影,有爱国热情的支持。当然更多的是因为这三部曲拍的精良。
这电影在苏联等国家都取得相当高的观影人数,打破了多个记录就可见一斑。也就是西方国家不能引进,不然的话估计观影人数也不会少。
这电影是李锐亲自操刀的监制的。总投资超过一千五百万人民币。
在电影里,中国的摄影团队并没有搞那种诋毁对手的桥段,更没有故意降低敌人智商的降智桥段。
反而是把美军的狡猾和强大演绎的淋漓尽致。不管是天上的轰炸,还是地面的炮火,漫山遍野的坦克。这些都拍出来了。
当然,志愿军的顽强和志愿军技高一筹的个人技战术也是要表现出来。
不管是战役里面那些打到一兵一卒都坚决死守阵地不退的志愿军战士。
还是在后方发动了全国上下老百姓支援前线的后方建设。
亦或者是一群科学家们在不断改良自己的武器,最终依靠战略导弹一锤定音打破美韩联军最后的幻想等等。
这些都拍摄了出来。因为现在战争的亲历者基本在世,而且记忆也清晰。
可以直接请到当年的参与者拍摄片段。
在配合上李锐这么多年下来,苦心打造培养的电影团队。再加上网咖里的特效后期和后世的一些拍摄设备。
《决战朝鲜》三部曲做到了超越时代的高度。
反正所有观众看到美国满天的战机和中苏的战机决战长空时,都以为是真实拍摄的。
在看到那些坦克爆炸,看到阵地被攻陷。反正现场的巴拿马民众都看的惊呼不断。
不仅仅是他们,就连觉得自己见过世面的高中生希尔维托都紧紧的抿着嘴,双手紧握不敢说话。
在巴拿马城里当然有到电影院,不过电影院里基本上都是放美国的电影。希尔维托还是第一次看大洋彼岸那边中国电影。这部电影还用了西班牙语配音,听懂是没问题。
而给他们看这样的电影,其实就是要给这些巴拿马革命者树立信心。也要让他们认清自己将要面对的敌人最高难度下是什么一种状态。
没有必死的决心,他们是不可能成功的。
不过这些电影播放出去之后,倒是在巴拿马革命根据地里出现了一个之前意想不到的事情。
那就是莫名的,很多这辈子可能连巴拿马城都没去过的巴拿马人,却突然记住了大洋彼岸的中国。
有的巴拿马年轻人莫名的想要去北京、沈阳、鸭绿江去看看了。
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战胜了美国的中国志愿军突然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图腾。
尤其是革命革军内的小伙子们。他们刚刚打了一场胜仗。要说不骄傲是不可能的。
但是当他们看见电影里美军的强度,他们都在咋舌。突然之间,他们就觉得自己刚刚打的那场小胜仗不值一提。
和志愿军比,自己打的那个小仗算个屁啊。
他们在暗自比较竞争,在想着自己怎么才能战胜更强大的对手。
不过他们的对手之一,巴拿马政府军的人却又在开始帮他们削减强度了。
因为那些被他们放回去的大头兵,才刚走回基地,他们还没吃完的粮食就被上官给没收了。不仅是粮食被没收了,连身上的财物也被没收了个精光。那是一点都不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