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叹息和狂喜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面对李锐甩过来的文件,苏联那边的代表团看了一会儿就直接说不可能。
“你们的要价太离谱了。这么多的材料、钢铁,还有各种设备。这些东西折价起来你们知道要值多少钱?”
负责吵架和谈判自然不会是李锐和勃列日涅夫连个主要领导人。
不过苏联这次是抱着彻底白嫖的想法来的。所以他们对于这次网络相关技术的想法就是好处全都要,但是东西是一点都不想给。
毕竟都做好了白嫖的打算了嘛。
其实季科夫和格鲁什科夫两人已经被召回了。这也是应有之意,当时国内还给两位科学家办了一个比较隆重的归国仪式。
大家都觉得这俩科学家要回去苏联受到重用了。他们的抱负也应该是能伸展了。
不过勃列日涅夫和两人见面,并且详细询问了他们关于网络相关技术问题之后,这俩学者也很老实的回答了。
“只靠我们不行。”
“还有很多终端技术是中国同伴解决的。”
“在项目上我们虽然负责部分抓总,但是细节技术和一些关键技术上,我们没办法。”
所以这才是苏联方面,一个劲的想要让中国把所有技术都吐出来的原因。
他们是真的需要啊。
不过这技术一开始其实就不是完全形态。因为现如今网络传播依靠的是电话线。而现在解码和终端还是最初级的。理论上电话线的网速是可以达到几兆。
相比于现在十几KB的网速来说,那简直就是质的飞跃了。
而这些相关的技术,其实早就在网咖里面有了。交换机和解码之类的东西,到时候完全可以替换。唯一差的就是大规模的生产设备罢了。
李锐想要的就是从苏联和美国这样的国家化缘罢了。
“这可真的不是什么狮子大开口。毕竟我们其中使用的技术,和我们搞的技术突破,都是花了很多成本的。其中格鲁什科夫和季科夫同志并没有这些相关的技术,都是我们自己弄的。”
中方的谈判代表有理有据的说着:“我们本着中苏友谊的条件来谈,我们是愿意转让相关技术,并且愿意帮助苏联搭建网络的。但是总不能让咱们打白工,不是嘛。”
虽然苏联那边代表的气势很足,但是中方这边并不退让,而且说话还是笑吟吟的,并没有被苏联想要白嫖的态度给激怒。
毕竟一开始李锐就让人做好了准备。
当然,这事情肯定没有那么好谈。根据各种传闻都知道,因为苏联些年日子好过了,所以出现了一种比较荒谬的理论。觉得中国占苏联太多便宜了,不然苏联的日子能更好。
所以对苏政策要调整了。不能让他们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所以这种谈判,一开始就不可能有很好的结果。不过这次苏联没有派赫鲁晓夫来,觉得赫鲁晓夫和中国的关系太好了,不合适。
他们派遣了勃列日涅夫,却不知李锐对于勃列日涅夫同志早有研究。
这种谈判桌上取得不到的东西,有的时候可以在其他地方取得。
比如说在今天的谈判无疾而终后,李锐就很热情的拉着勃列日涅夫同志前往招待外宾的饭馆吃饭。
还专门把那个在北京搞酒研究,并且曾经喝趴下一圈苏联人的大林子叫了过来。让他和勃列日涅夫同志好好的喝,让勃列日涅夫同志喝高兴,喝痛快。
这还不算完,第二天苏联的代表团因为前一天被灌的宿醉,根本就没法谈判。
李锐直接拉着勃列日涅夫同志前往北京的一个试车场。
一台全新的高档红旗停在那儿。这可是12缸的红旗,比当年送给斯大林的那台红旗还要豪华。
“听说勃列日涅夫同志,你的车技很好。这台红旗是我们中国新研发的最高级也是技术最先进的汽车。您试试?”
李锐诚挚的邀请着勃列日涅夫上车试试。
苏勋宗最大的爱好就是飙车了。这种十二缸大马力豪华车,正是他的最爱。苏联的汽车行业现在依旧是半死不活。没啥好玩意儿。
勃列日涅夫的私人车库里是停着美国产的别克和凯迪拉克的好车的。
现在有中国的好车,他也自然不愿意放弃尝试。
看着他在试车场里,一圈圈的飙车,高兴的和游乐园里玩碰碰车的孩子们一样兴奋。
尤其是当下车之后,满眼热切的看着这台汽车,就能看出他的渴望。
李锐也让人顺水推舟,把这台红旗作为国礼送去苏联。
这样一来,勃列日涅夫同志就很高兴了。他在接下来的会议交谈中,主动同意了很多要求。
而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下面有人告诉李锐,有部分苏联代表团的成员索要大彩电、最新款的电冰箱、音箱、烤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自从我们开始向苏联出口这些商品之后,苏联本土生产类似产品的工厂反而变少了。他们把产能都集中到重工业去了。导致我们这边产能上升,他们那边产能下降,买这些货还是要排队很久。”相关人员来报告。
对于这些主动索要礼物的苏联人,李锐不知可否。和快要退休的主席打了个招呼。
主席正在写毛笔字的手停了一下,然后继续书写,只是话语中有些叹息:“苏联啊,苏联。给他们吧。”
李锐点点头。
把礼物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之后,整个谈判顺利的不行。勃列日涅夫拍板,直接同意了中了国提出的绝大多数条件。这次中国可以说是赚到了不少。
但是李锐却没有多少开心的感觉。
他也是看着文件后叹息一声:“知道了,照办吧。”
“主任,那个美国那边想要买我们的技术……”
“技术不买,只买设备。一套价格翻一百倍。他们愿意出钱就卖,不愿意就算。总采购价低于一千万美元就不用谈了。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李锐直接定下了一个他自认为很高的价码。
但是结果出乎预料。
“买了!我们买了!”霍华德和约翰逊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