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八卦之魂

“我看你这人哦,怎么现在这么像是个保媒拉纤的村里媒婆呢?”听着聂帅的话,主席也忍不住笑着调侃道。

听到主席调侃自己是媒婆,聂帅也不生气,反而笑哈哈的说道:“你还真别说这些年啊,我这媒婆还是没少当。”

“我负责科工委这一块。那些科学家技术员很多都是为了国家的科研任务生活在远离人烟的地方。即便是不生活在远离农村的地方,但是为了保密也是不能轻易和外面联系。”

“很多人都老大不小了,也该解决个人问题。很多刚进去的年轻小伙子小姑娘,一转眼10多年过去了,也都成了30来岁的中年人了。人家也总有情总有爱吧。人类最基本的欲望还是有的吧 我怎么着也是要组织一些联谊活动。让他们多接触接触。”

“能在内部解决的就尽量在内部解决了。你还别说,当初组建技术员队伍的时候,那些年轻的技术员男女比例最好达到1:1,这比例还是李锐提出来的。那时候他就肯定想好了,让那些年轻男女以后也能在基地里面恋个爱,结个婚。”

“这些年我也是促成了不少对了。”聂帅说到这些还挺自豪的。并不会因为自己被说成是媒婆而不高兴。

自己能促成这些婚姻。那是自己的工作做得好,也是自己的光荣。他觉得自己这个媒婆当的挺好的。

“再则说了,李锐同志是我们国家现在重要的领导人。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之后的20年乃至30年的时间,他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大。所以关于他的婚姻问题,组织上也确实需要帮他考虑一下。”

主席想了想,倒也是这么个道理。

不过和李锐接触了这么多年,主席也知道李锐这个人自主意见是很大的。

所以他对聂帅说:“这个事情的不能操之过急。还是要尊重李锐同志的个人意见。以他个人意见为主。他可是最反对任何形式的包办婚姻和包办恋爱的。在这方面他可是我们当中最激进的人。你可别忘记了,他之前可是因为类似的事情和陈永贵同志闹得很不愉快呢。”

主席说的陈永贵同志指的就是大寨乡的陈永贵。

本时空之中倒是没有过度的吹捧农业学大寨。因为在本时空之中,彭家村的彭学武取得了更加令人瞩目的成果。

以农村搞集体产业的方式,让从前的彭家村,现在的彭家镇变得更加富裕。

当然大寨乡也能算得上是农业的一个典型。只不过是起表率作用没有原时空那么大罢了。

而在大寨乡中出现了几个女性代表的典型。不管是女拖拉机手还是大寨乡幼儿园的女园长。

都是这个时代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代表。

其中有人和县里或者是市里的工人谈上了自由恋爱。这也不奇怪,毕竟她们的事迹被报纸发表之后。会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追求者。这个年代大家就是很尊重,也很喜欢这样的女性劳动代表。

所以有很多优秀的适婚男青年,像她们示爱也就不稀奇了。

其中有一位和城里面的一个工人正儿八经的谈上了恋爱,并且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了。

但是出于政治的考虑。大寨乡那边并不希望铁姑娘外嫁去城里。

因为她代表的是农村劳动妇女阶级。如果她嫁到城里去的话。那不就成为城里人了。

自此而引发了一场关于恋爱和婚姻的大讨论。

现在的中国,在李锐故意的引导下就是开启了一种全民大讨论的时代。

因为现在的中国发展太快,新旧思想交替。传统思想和进步思想的碰撞是必然发生的。

如果不给所有人一个发声的渠道将道理讲通透了。那么迟早是会出事情的。

所以各地的电台都有相关的节目。各个阶层的报纸和杂志也有开设相关的主题,以方便人民群众在此发声。

而对于铁姑娘能不能嫁进城里这件事情,当时的讨论度也非常高。

其中有一部分人认为是大寨乡培养了铁姑娘。如果铁姑娘外嫁去了城市。那么大寨乡这些年的培养不就都浪费了吗?

但是另外一拨人则支持恋爱和婚姻自由的选择。

难道铁姑娘和人谈恋爱了,要和人结婚了,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吗?应该支持铁姑娘的个人选择。

这件事就把大寨乡推向了风口浪尖。

当时陈永贵作为全国优秀干部代表来到北京。在参加会议的时候找到李锐。希望李锐把现在对大寨乡的讨论和风评压一下。

因为全国都知道是李部长分管国内舆论形式这一块。

不过李锐是直接拒绝了陈永贵的这一要求。

从私人感情来说,李锐还是很尊重陈永贵同志的。毕竟陈永贵同志在乡村工作中尤其是农业工作中做出了很多表率工作。原时空中的一句农业学大寨,那不是简单说说。大寨乡确实有很多先进的工作经验。

而且现在集体大队用的评分制度还是陈永贵元时空之中搞出来的。

但是处在自己所处的职位上。李锐是不可能答应陈永贵提出的要求的。虽然陈永贵提出的要求看起来很合理。大寨乡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示范单位。

本是不该被这样的推上风口浪尖。出于政治的考量,应该是要压一下。

但是李锐要的并不是这5年10年的所谓安稳和稳所谓的政治平衡。

他所求的是未来30年,自己有生之年之内中国的进步和思想的碰撞。

这些讨论最终会辨明中国的方向。用国家的手把持着方向,再让让人民的总要归于人民。这就是李锐的选择。

这自然是恶了陈永贵同志,但是李锐也没有办法。

所以即便是聂帅想要给李锐介绍对象。也要好好的考虑李锐的个人意见。

而这还真是白天别说人,晚上别说鬼。就在主席和聂帅讨论理论的终身大事时。李锐刚好拿着未来5~10年的西部吊庄移民工程以及务工移民计划来找两人。

他要和国内的几个主要领导人先沟通顺畅了,才能够实行下一步计划。

对于李锐提出的未来10年,尽可能将西部偏远山沟里面的贫困户移民出来。寻找更合适的居住点,聂帅和主席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这本来就是一个长远的规划。聂帅表示自己是举双手支持这个计划。

作为主管中国各机密计划的负责人。聂帅可是全国各地的山沟沟都跑过了。很多地方真的就是完全不适合人居住。

在北京上海那些大城市呆久了。有的时候就会忘记在中国的西部大山里面有很多人一天三顿只能靠红薯和土豆过活。一天三顿都是洋芋。蒸着吃,煮着吃。逢年过节才能油炸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