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骗

“白组长。这一组数据您看看对不对。”三十一岁的技术员把一组新的数据送了上来。

这是新型纺纱机的测试数据。

曙光厂正在验证原型机。考验新的设计,希望有更高的产能,更加可靠的稳定性。

从粗纱、细纱,到粗纺、精纺。这些机器都需要升级。

还有就是化纤面料的生产,现在的生产效率还是太低。中国现在石油进入大开采时代,原时空之中标注的采油点在这些年都是陆续被找到并且开挖。

反正陆地上的采油点,能采的都尽量采了。海上采集的话,现在技术还不够。

现在的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很高。还好李锐带来的那些资料让勘探队的工作减轻了很多,有迹可循的采油比一点点的摸索好多了。

现在的中国,石油产量从建国时期的绝对稀缺已经转化到了比较宽松。

这其中除了本国采油之外,现在中国和苏联两国之间最大宗的贸易是石油交易。

中国开始大量的进口苏联的石油。这个事情其实让苏联内部分的人不满。

因为苏联的爸权主义确实有很大的抬头倾向。莫洛托夫虽然是斯大林主张的人,虽然也确实是萧规曹随的办事。但莫洛托夫始终不是斯大林。

他没有办法压制住苏联内部的各种牛鬼蛇神。从上次勃列日涅夫来中国谈判,然后代表团成员索要礼物就能窥见一斑。

要知道,赫鲁晓夫当主要贸易代表的时候,那些苏联代表团成员在中国最多也就是大吃大喝罢了。

还没人公开索要礼物,最多就是自己掏钱,然后让中方帮忙买一些紧俏的货品。这可以算是一种公平买卖,毕竟人家也付钱了。撑死了算是插队购买。

中国购买苏联的石油,为什么苏联中有人会生气?因为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内,搞得很多盟国其实只能按要求生产东西。

比如东欧的一些国家只能生产农产品,另一些国家只能开采矿石。然后他们又不能自主生产轻工业和民生工业品。

说起来苏联会按需分配这些国家的民生产品和各种民生工业品的。但是苏联的生产效率和他们的物流配货情况,只能说懂得都懂。不能多说了,说多了就成黑苏了。

这也导致这些盟国国内民众的生活状况一言难尽。

原时空之中,那些盟国被苏联卡的欲仙欲死。一个工业国家的老百姓,有钱居然也买不到肥皂和洗衣粉是什么操作。

嘿!苏联就是这么操作的!

本时空之中,也幸亏是有中国的中国商场给他们调剂。

中国商场开遍了东欧,一开始是大城市,后来是二三线城市也慢慢铺开。甚至开始设立自己的物流和仓库。独立于苏联的物流体系。

那些东欧国家也是热烈欢迎这种事情,因为苏联物流,真的不值得信赖。被苏联卡下去,家里的火柴都要没得用了。

中国这种完全跳出苏联掌控的行为,确实是让苏联的一些爸权份子恨的咬牙切齿。

他们连石油都不想卖给中国。但是苏联有需要大量的民生和轻工业制品。所以这些人把这种石油交易,视为苏联软弱的象征。

对于这种情况,李锐自然是知道的。所以他才要曙光厂早日把新型的化纤面料和纺织设备给搞出来。

以后大量的化纤衣物要进入苏联。要让苏联不卖石油给中国的话,他们老百姓连穿衣服的会变成一个困难的事情。

现在这些牛鬼蛇神们屁事太多了。偶尔不敲打他们一下,他们真的是想要骑到人头上当爸爸了。

当然,在基地里负责试验验证的白灵并不清楚李锐打的什么心思。

经过在基地里十几年的摸爬滚打,这个当初学钢铁材料的女大学生,现在和她的很多同僚一样,都成为了多面手。

在这里,学会的东西就是会多一点。

现在也是独当一面的人物了。

从前还有些青涩的女大学生,现在带着银边眼镜,扎着马尾穿着白色工装大褂,已经是颇为干练了。

“现在原型机到是数据很好。就是我们曙光厂能生产这些,外面的工厂就未必能生产了。”白灵看了眼数据。

“嗯,因为加的东西有点多。还有工控芯片来实时监测系统,还有异常报警系统。还设计了一套纠错。这些东西稳定性搞起来了,生产的难度就起来了。但是稳定性不搞起来,那麻烦就来了。” 年轻的技术员也是颇为无奈的说着。

“只能是我们来不断的检查和改进了。”白灵道:“不过还好,至少取得了进展。按照进度,年底应该有望定型。”

“是的。今天还确定了好几个重要参数。”

“好,大家伙这段时间都累了。我请客,大家今天晚上吃顿好的。今天请大家吃一顿炸鸡。”白灵笑着道。

全组人都高兴了。

“谢谢白姐!”

“组长万岁!岁”

“哇哦!炸鸡!”

白灵这组人之中,有几个和她一同时间进来的。但是更多的却是最近三五年才进来的年轻人。

曙光厂也是在不断的搞年轻化。而曙光厂中的老人,也开始慢慢出现了脱离曙光厂的计划。

让一些人先脱敏,然后放在一些保密程度更低一点的地方工作几年。等到他们在曙光厂里的知识已经落伍了,或者是不那么机密了。就让他们慢慢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产之中。

当然,保密协议还是要搞的。

也是因为台湾解放,朝鲜和日本也相继解放之后,美国之类的国家想要向中国投放间谍敌特变得困难许多了。所以这才慢慢解绑的。

毕竟李锐也不想曙光厂的这些技术员们,真的一辈子就只能在这里待着。

不过到目前为止,申请调离曙光厂的人还少之又少,两年了,申请人数还是个位数。

“我才不离开呢。就这口炸鸡,我都不走。”在曙光小镇商业街的炸鸡店里,啃着香喷喷炸鸡的年轻技术员如是说道。

这老北京美式炸鸡可是香得很。

再来一瓶老北京气泡橘子汁,味道更是嘎嘎好。

小饼卷炸鸡肉,再刷上一层甜面酱,塞满黄瓜丝。那更是又香又脆,还清爽解腻。

白灵笑吟吟的看着这些年轻的组员们在这大口吃着炸鸡。

她今年三十六岁,岁月到是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多少痕迹。虽然说她还是少女,那太违心了。但是时间的历练在她身上留下了属于她自己的沉淀。

气质内敛,顾盼生辉,不骄不躁,气自升华。

而且曙光厂的福利还挺好的。

商店里的保湿和护肤品也一直都有。卖的比外面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