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以血还血(第2/2页)

再加上他们也从来不进行正面猛攻。所以即便重武器有所不足,但也依然够用。

所以副连长显得非常的紧张。但是那些以色列的士兵就不一样了。

他们显得放松极了。毕竟从20年前的第1次中东战争开始,他们的父辈就告诉他们,中东地区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连续挫败中东联军让以色列年轻一代对于中东国家,尤其是对于巴勒斯坦有一种心理上的巨大优势。他们才不觉得自己会输呢。

而且这些年来以色列军队打的烂仗实在是太多了。打中东这帮子军队,打的顺风顺水。让他们真的有一种自己也是天下强军的感觉。毕竟军队的强和弱是比较出来的。

也是因为抱着这样的心理,这些以色列士兵有一种松弛感。

他们太松弛了,导致阿卜杜勒带领的连队对他们发起进攻的时候,还有一半的以色列士兵穿着睡衣在床上打盹。

等到迫击炮弹掉落到他们的营地的时候,他们才猛然惊醒。

然后他们想对付其他中东军队一样,想要对着敌人集中的地方发起猛攻。

但是这一波敌人和那些中东军队的完全不一样。没有集中的地方。不存在所有人堆积在一起然后发起冲锋。

而是几道长长的兵线,看似稀稀疏疏,实则密密麻麻的打了过来。

三人一小组,三组一小队。互相掩护,互为犄角。只要三个小队就能够控制正面长度超过两公里的阵线。

这些以色列的军队完全没有打过这样的仗。他们感觉处处都有敌人的火力交战过来。但是又感觉每个地方都没有敌人。

他们的火力优势在这里发挥不出作用。

没有办法对敌方的重点进攻方进行火力压制,最后正面击溃敌人。

这种看似稀疏实则稠密的火网,反而是要了这些以色列士兵的命。

约旦河边两个犹太人定居点。枪声在午夜2点想起在午夜4点结束。

定居点里数千名犹太人被赶了出来。

他们拿着能带走的财务哭哭啼啼的离开了定居点。阿卜杜勒都不知道他们有什么好哭的。自己的人可没有开枪,要了他们的命。最多就是缴获一些他们的大型财物罢了。他们有什么可哭的?

而至于那些以色列士兵的尸体,自然也是让这些人一并带走。就是要给那些以色列人看看,以牙还牙,以血还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