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是亚运会吗

运9的飞行品质不错,虽然远不如同时期美国波音公司的747,但是也一款还不错的产品了。

至少是苏联和中国已经很多社会主义国家以后和未来不是非要进口波音或者空客的客机了。

因为是联合研制和生产的,所以运9的生产线是中苏两国都有。或者说是苏联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因为引擎是苏联制造的。不过因为运9的引擎是中国方面提出了大量的技术改进,中国提供了技术理论。所以和苏联谈好了,苏联以接近成本价的方式来中国绑着建设一条引擎的生产线。

当然,这个重要的议题也是勃列日涅夫同志带着团队来谈的。中国为此额外付出了三十台大彩电、大冰箱、大空调、第一代智能洗衣机、吸尘器,外加上十辆今年新出的闪电摩托车厂推出的公升级摩托,还有一台新的红旗国礼级豪车。

反正对于勃列日涅夫同志带领的团队来谈判,中国方面很难评是好是坏。所以也就不予置评了。

不过这些事情当然是和老百姓没有关系了。葛丹他们只要觉得坐的舒服就好了。

从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起飞到北京,一共也就飞行三个多小时,不到四个小时。

而往常坐西伯利亚铁路,再加上转车和等待候车等等七七八八的事情。可能需要消耗五到六天的时间。

那种难熬的铁道旅行是结束了,甚至有一种旅行速度太快的感觉。

在客机的前部和中部都有一台大型彩色显示屏,根据空乘人员的介绍,是一种正在实验室里的新技术,叫做液晶显示器。目前还没有投入市场,仅仅作为一种新的高新技术投入到一些新领域。而这种元时空之中九十年代的技术,目前已经在本时空的七十年代进入了实验室和极小规模使用。

比如说运9客机就装了两块,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说是为了测试屏幕的技术,从客机的角度上来说是为了提升中国民航的逼格。

这俩屏幕播放了两部电影,刚好覆盖了一整个飞行的时间。想要看电影的乘客可以用飞机上提供的耳机,插入扶手上的耳机孔,就能听到声音了。这样可以无声观影,不打扰其他客人。

这对于葛丹和一众乘客才看了两部电影呢,感觉还没够呢,结果北京就到了。

伴随着空乘人员开始提醒大家收好小桌板子,收好耳机和各种杂物的声音。卓雅和葛丹看向舷窗外面,透过云层还能远远的看到北京呢。

他们之前来过北京,那是六年多前了,那时候他们才刚结婚。当时还上了报纸,算是中国工人同志和苏联工人同志的跨国婚姻范例。也是写进了以后跨国婚姻处理办法的主要案例。

“北京到了。”葛丹拍了拍自己女儿的小脸。

小家伙在飞机上没干别的,电影又看不懂,又没有她看的动画片。只能是吃空乘人员不断送来的各种小零食。

每次人家送来小吃小喝,她就笑的和精致的玩具娃娃一样说:谢谢漂亮姐姐。蓝色的眼睛还一闪一闪的,谁能不喜欢呢。于是全机组的空乘人员都投喂了一遍这小家伙。

把小家伙吃晕了。血液全去胃里帮助消化去了,脑袋里是直接放空开睡。

等被葛丹叫醒的时候,葛诗眯着眼睛道:“又有什么吃的了?我吃饱了,不吃了,谢谢姐姐。”

卓雅被女儿给弄笑了,她指了指女儿圆滚滚的小肚皮道:“就知道吃!已经到北京了,准备下飞机了。”

“啊!可以吃爸爸说的烤鸭了吗?!”葛诗拍了拍肚子:“可是我还不饿啊。”

葛丹和卓雅一阵无奈,葛诗还是外公外婆带的时间多,现在都被养成一个吃货了。每天的任务就是吃了玩,玩了吃。

毕竟就连现在的幼儿园也就是带着孩子们吃吃玩玩的地方。

老丈人和老丈母娘可是很喜欢葛诗这个又灵又乖巧还能吃的小外孙女。

下了飞机的时候外公就要抱着她。到不是说过度宠溺她,连路都不让她走了。主要是今天首都机场人有点多啊。

“现在能坐飞机旅行的人那么多吗?”葛丹都纳闷,飞机票可不便宜。今天这么飞一下,他和卓雅加起来花了一个半月的工资呢。

不过他们很快找到了原因。

在首都机场内悬挂了大量的海报,用多国语言传递着同一个信息。

【1970年亚洲运动会:北京欢迎您!】

“是了!我都忘记了,之前还在新闻上看到呢,今年亚洲夏季运动会在北京举办了!怪不得有那么多人来,还有很多看着明显是东南亚人的人也出现在这了。”葛丹一拍脑门想到。

老丈人和老丈母娘对亚运会挺感兴趣的,或者说他们本身就对一切运动竞技比赛感兴趣。在他们本地举行的各种运动会他们都会去看的。

亚洲运动会的层次显然更高,应该比苏联的全国运动会层次更高。所以老两口看着海报忍不住问道:“丹,我们会去看一两场比赛吗?”

葛丹有些挠头,他之前没考虑亚运会啊。他没太关注这个事情。只想着回国之后带着一家在北京、天津附近转转玩玩个五天七天的,然后在回老家。

但是亚运会诶!恰逢其会,来都来北京了,要是不去看看,好像说不过去啊。葛丹觉得要想一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弄到几张票,看看比赛。

而除了亚运会之外,葛丹和一家人出了北京机场,坐上接驳大巴前往北京市区的时候。葛丹和卓雅也瞪大了眼睛,六年多没来,北京的发展变化翻天覆地。

之前葛丹经过北京的时候就觉得北京是个繁华的大城市了,但是今天给他的感觉就不仅仅是繁华了。

而是非常繁华了。

这辆接驳大巴上除了坐了他们之外,还坐了一些从东南亚其他国家来的旅客。看起来他们也是赶来看亚运会的。

当接驳大巴行驶到北京建国门外附近的时候,一桩桩的高楼拔地而起。

这是北京新规划的商业中心。因为现在中国的国际贸易多了,了需要各种办事处、写字楼了。还有为了应对亚运会以及北京未来会承办的各种国际项目。

而且还需要更多的科技研发机构等等。北京传统的老城区无法容纳这些。所以北京扩建是势在必行的。

毕竟国际贸易要和北京驻扎的各种使领馆打交道。

建国门外就建成了北京目前规模最大的商业中心。

其中见过门外最高的大楼是建外国际贸易大楼,高度超过了两百三十米。已经是目前亚洲第一高楼。

而在建国门外的这片商业中心,百米之上的高楼并不孤单。它们树立成林。